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惭悸(慚悸)
亦作“慙悸”。 羞愧害怕。 唐 苏颋 《陈情表》:“臣志不动天,身容何地,周章慙悸,惶骇战慄。”新唐书·韩愈传:“罪犯至重,所处远恶,忧惶惭悸,死亡无日。”
分類:羞愧害怕
《漢語大詞典》:余惭(餘慚,餘慙)
亦作“ 餘慙 ”。不尽的惭愧。《梁书·王筠传》:“ 夔 牙 接响,顾有餘惭;孔翠羣翔,岂不多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崇祀名贤》:“至于溢美之申,捧主之入,实有餘慙。”
分類:不尽惭愧
《漢語大詞典》:惭叹(慚歎)
亦作“慙叹”。 惭愧感叹。后汉书·赵咨传:“盗尝夜往劫之, 咨 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盗皆慙叹。”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美人望昏至,慙叹前相持。” 唐 白居易 《早朝》诗:“ 汉 庭方尚少,慙叹鬢如霜。”
分類:惭愧感叹
《漢語大詞典》:惊惭(驚慚,驚慙)
亦作“ 惊慙 ”。 惊恐而惭愧。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表》:“一省惊慙,再悸魂府。” 唐 裴铏 《传奇·孙恪》:“吟讽惨容,后因来褰帘,忽覩 恪 ,遂惊慙入户。” 宋 张耒 《谢得请表》:“罔俾造朝,更佩恩荣之从欲。内循安便,未免惊惭。”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喷帝:“一日食次, 宁王 错喉喷上鬚,王惊惭不遑。”
分類:惊恐惭愧
《骈字类编》:上惭(上惭)
宋书武帝纪司马休之表今绛旗所指唯讳兄弟父子而已须尅荡寇逆寻续驰闻由臣轻弱致讳凌横上惭俯愧无以厝颜
《漢語大詞典》:愧惭
亦作“ 愧惭 ”。 惭愧。《韩诗外传》卷九:“ 田子 愧慙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东周列国志》第三一回:“ 惠公 方才晓得 穆姬 用情,愧惭无地。” 丁玲 《阿毛姑娘》第二章一:“她是非常愧惭,很悔从前不学好这针线。”
分類:惭愧
《漢語大詞典》:忧惭(憂慚)
忧虑羞惭。 唐 戴叔伦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秉心转孤直,沉照随可否。岂学 屈大夫 ,忧惭对渔叟。”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奏疏五》:“臣叨冒宠荣,忧惭无地。”
分類:忧虑羞惭
《国语辞典》:惭恩(惭恩)  拼音:cán ēn
感念恩情。《文选。江淹。别赋》:「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
分类:感念恩情
《骈字类编》:一惭(一惭)
左传季孙从知伯如乾侯子家子曰君与之归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公曰诺众曰在一言矣君必逐之
《國語辭典》:惭赧(慚赧)  拼音:cán nǎn
羞愧脸红。《后汉书。卷六四。延笃传》:「下见先君远祖,可不惭赧。」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一○出:「言之惭赧,只恐逆流难挽。」
分類:羞惭脸红
《漢語大詞典》:惭耻(慚恥)
亦作“慙耻”。 羞耻。《战国策·齐策六》:“使 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慙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南史·范晔传:“及将诣市, 曄 在最前……在道笑语,初无惭耻。”《元典章·刑部十五·不许妇人诉》:“有一等不畏公法素无惭耻妇人,自嗜鬭争,妄生词讼。”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其人乃反叩吾以所服,輒慙耻囁嚅而不能对。”
分類:羞耻
《國語辭典》:惭沮(慚沮)  拼音:cán jǔ
羞愧沮丧。南朝宋。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应玚〉:「调笑辄酬答,嘲谑无惭沮。」《明史。卷二五三。王应熊传》:「请入对,不许,请归田,许之,乃惭沮而返。」
分類:羞愧沮丧
《漢語大詞典》:惭服(慚服)
亦作“慙伏”。亦作“慙服”。
(1).惭愧而伏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上谩駡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慙伏。”
(2).羞愧而心服。汉书·何武传:“而 圣 子宾客为羣盗,得,繫 庐江 , 圣 自以子必死。 武 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 圣 慙服。”周书·李贤传:“ 贤 曰:‘夫人各有志……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之於心。’问者慙服。”宋史·焦守节传:“奉使 契丹 ,馆伴 丁求説 指远山谓曰:‘此 黄龙府 也。’ 守节 应声曰:‘ 燕然山 距此几许?’ 求説 惭服。”
《漢語大詞典》:惭魂(慚魂)
亦作“慙魂”。 谓有愧于心魂。语本晏子春秋·外篇下四:“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至如 李君 降北,名辱身寃,拔剑击柱,弔影慙魂。”
《漢語大詞典》:惭腼(慚靦)
羞愧,不好意思。魏书·律历志上:“ 延昌 四年冬,侍中、国子祭酒领著作郎 崔光 表曰:‘……兹业弗成,公私负责,俯仰惭靦。’” 唐 卢照邻 《同崔少监作双槿树赋》序:“词义猥薄,退增惭靦。” 宋 欧阳修 《与蔡省副书》:“昨日无以为礼,深用惭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