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1
词典
2
分类词汇
79
共79,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蛊坏
氛昏
还主
弗营
淫巫
惑志
烦惑
无眩
耽荒
营惑
淫惑
反情
倒惑
谗惑
诬乱
《漢語大詞典》:
蛊坏(蠱壞)
惑乱败坏。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先甲先庚》
:“圣贤当事之蛊坏,必有飭蛊之道,既更新於其先,又丁寧於其后,则天下復归於治矣。” 明
彭士望
《冬心》
诗:“人才天地心,长养万物命,学术蛊坏之,好恶失其正。”
分類:
惑乱
败坏
《國語辭典》:
氛昏
拼音:
fēn hūn
恶气。《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盛明荡氛昏,贞休康屯邅。」
分類:
云雾
昏愦
烟霭
惑乱
人
《漢語大詞典》:
还主(還主)
(1).惑乱君主。还,通“ 营 ”。
《荀子·成相》
:“曷为罢,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还读为营。比周营主,谓朋党比周以营惑其主也。”
(2).归还给主人。
《
南齐书·明帝纪
》
:“詔省 新林苑 ,先是民地,悉以还主,原责本直。” 明
田汝成
《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
:“其时火逼,诸丐者争为搬挈家资,火息,尽以还主。”
分類:
归还
惑乱
主人
王念孙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弗营(弗營)
(1).不惑乱。营,通“ 荧 ”。 汉
班固
《东都赋》
:“形神寂漠,耳目弗营。”
(2).无所营屈。
《
汉书·叙传上
》
:“ 纪 焚躬以衞上兮, 晧 颐志而弗营。” 颜师古 注:“ 晧 , 四晧 也,处 商洛 深山, 高祖 求之不得,自养其志,无所营屈。”
分類:
不惑
惑乱
《漢語大詞典》:
淫巫
惑乱人心的巫师。 唐
柳宗元
《贞符诗序》
:“其言类淫巫瞽史,誑乱后代。”
《
新唐书·文艺传中·苏源明
》
:“彼淫巫愚祝,妄有关説,甚不可九也。” 清 周树槐
《宋景公论》
:“ 楚 之天,独 昭王 、 孔子 知之尔?此淫巫瞽史不絶於后世也歟!”
分類:
惑乱
乱人
人心
巫师
《國語辭典》:
惑志
拼音:
huò zhì
疑惑、怀疑的心意。《论语。宪问》:「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文选。班固。东都赋》:「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分類:
疑心
惑乱
《漢語大詞典》:
烦惑(煩惑)
亦作“ 烦或 ”。
(1).烦闷惑乱;烦躁疑惑。 汉
扬雄
《反离骚》
:“舒中情之烦或兮,恐 重华 之不纍与。”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织成
》
:“卿果神人,早请直言,以祛烦惑。”
(2).指杂乱可疑的事物。 晋
袁宏
《
后汉纪·桓帝纪上
》
:“救世之术,岂必 尧 舜 而治哉!期於纽絶拯挠,去其烦惑而已。”
《
隋书·经籍志一
》
:“ 张禹 本授
《鲁论》
,晚讲
《齐论》
,后遂合而考之,删其烦惑。”
分類:
烦闷
杂乱
惑乱
可疑
烦躁
事物
疑惑
《漢語大詞典》:
无眩(無眩)
不受惑乱。
《
史记·张仪列传
》
:“人主贤其辩而牵其説,岂得无眩哉!” 清 恽敬
《杂说》
:“故君子观道必要其备,立言必求其安,盖庶几所见之无眩也。”
分類:
不受
惑乱
《漢語大詞典》:
耽荒
沉迷惑乱。
《淮南子·修务训》
:“沉湎耽荒,不可教以道。”
《
百喻经·说人喜瞋喻
》
:“世间饮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诸放逸。”
《
隋书·五行志下
》
:“帝后竟得心疾,耽荒酒色,性急狂暴,数年而崩。”
分類:
沉迷
迷惑
惑乱
《漢語大詞典》:
营惑(營惑)
(1).亦作“ 营或 ”。惑乱;迷惑。
《
史记·孔子世家
》
:“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
《汉书·刘向传》
:“所以营或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
《
新唐书·陈子昂传
》
:“巫鬼淫祀营惑於人者,禁之。”
(2).火星的别称。
《
广雅·释天
》
:“营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参见“ 荧惑 ”。
分類:
火星
惑乱
迷惑
《國語辭典》:
荧惑(熒惑)
拼音:
yíng huò
1.古代指火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察刚气以处荧惑」句下司马贞索隐引《春秋纬。文耀钩》:「赤帝熛怒之神,为荧惑焉,位在南方,体失则罚出。」汉。王充《论衡。变虚》:「有善行必有善政,政善则嘉瑞臻,福祥至。荧惑之星,无为守心也。」
2.迷惑、眩惑。汉。桓宽《盐铁论。论诽》:「夫苏秦张仪,荧惑诸侯,倾覆万乘,使人主失其所持。」也作「营惑」。
分類:
火神
火星
隐现
不定
火德
人迷
迷惑
《漢語大詞典》:
淫惑
荒淫惑乱。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好乐声色者淫也,贪姦者惑也。夫淫惑之国,不亡必残。”
《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
:“天戒若曰:勿取 齐 女,将生淫惑篡弑之祸。” 唐
沈亚之
《冯燕传》
:“呜呼!淫惑之心,有甚水火,可不畏哉!”
分類:
荒淫
惑乱
《漢語大詞典》:
反情
(1).恢复正常的本性,以防惑乱。
《
礼记·乐记
》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 陈澔 集说:“反情,復其性情之正也。”
(2).内省。
《
吕氏春秋·务本
》
:“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后任,必反情然后受。” 高诱 注:“反情,常内省也。”
(3).违反人情。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
:“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 丽姬 之反情。” 王逸 注:“若 晋 驪姬 以 申生 之孝,反为悖逆也。”
分類:
恢复
违反
内省
复正
人情
正常
惑乱
《漢語大詞典》:
倒惑
颠倒惑乱。
《
百喻经·欲食半饼喻
》
:“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分類:
颠倒
惑乱
《漢語大詞典》:
谗惑(讒惑)
谓以谗言惑乱视听。
《宋书·臧质传》
:“崇树私徒,招聚羣恶,念旧爱老,无一而存,岂不由凶丑相扇,志肆谗惑。”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诗:“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 宋
范仲淹
《奏议葬荆王》
:“虽谗惑多端,陛下仁圣,力能保全,使得令终。”
分類:
谗言
惑乱
视听
《漢語大詞典》:
诬乱(誣亂)
欺诳惑乱。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
:“ 音 復对曰:‘陛下安得亡国之语?不知谁主为佞讇之计,诬乱圣听如此者!’” 晋 道恒
《释驳论》
:“立言舛杂,师学无依,考之典义,不然可知,将令真妄浑流,希悟者永惑,莫之能辩,诬乱已甚矣。”
分類:
欺诳
惑乱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