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握两手汗(握兩手汗)
因惊骇而两手出汗。犹言捏两把汗。元史·赵璧传:“ 宪宗 即位,召 璧 问曰:‘天下如何而治?’对曰:‘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 宪宗 不悦, 璧 退, 世祖 曰:‘秀才,汝浑身都是胆耶?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
《漢語大詞典》:竦魂骇目(竦魂駭目)
极言惊骇之状。竦,通“ 悚 ”。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从山之右翼,临不测而观之,竦魂骇目,亦天下之一奇也。”
分類:惊骇
《国语辞典》:倒抽一口气(倒抽一口气)  拼音:dào chōu yī kǒu qì
表示惊骇、失望。《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登时倒抽了一口气,凉了半截。心里的那番懊恼,不但后悔此番不该会试,一直悔到当年不该读书。」
分类:惊骇失望
《国语辞典》:有惊无险(有惊无险)  拼音:yǒu jīng wú xiǎn
仅有惊骇而无危险。比喻事情虽有波折,但终究平顺。如:「这次虽然高手如云,但他还是有惊无险的卫冕成功。」
《漢語大詞典》:怍愕
惊骇变色。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而 杨芳 单骑直入贼营,万众怍愕。”
分類:惊骇变色
《国语辞典》:掉魂  拼音:diào hún
失魂。形容极为惊骇。如:「我被那黑影吓得差点儿掉魂。」
分类:惊骇
《漢語大詞典》:猜骇(猜駭)
猜疑惊骇。南史·宋巴陵哀王休若传:“上以 休若 善能谐缉物情,虑将来倾幼主,欲遣使杀之,虑不奉詔。徵入朝,又恐猜骇。乃伪授为 江州 刺史,至,即於第赐死。”
分類:猜疑惊骇
《漢語大詞典》:倒抽了一口气(倒抽了一口氣)
表示失望或惊骇。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安老爷 一听,心里説道;‘完了!正是我怕走的一条路,恰恰的走到这条路上来!’登时倒抽了一口气,凉了半截。”《三侠五义》第三回:“员外闻听,倒抽了一口气。” 李云秀 《燕子飞在电杆上》:“ 周万如 一看就认出是 小燕 的笔体,刚念到上边第一句话,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怔了半天。”
分類:失望惊骇
《漢語大詞典》:吃惊受怕(吃驚受怕)
受惊骇。《水浒传》第四二回:“﹝ 宋江 ﹞再拜道:‘老父惊恐。 宋江 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吃,一本作“ 喫 ”。
分類:受惊惊骇
《漢語大詞典》:倾駴(傾駴)
倾骇,惊骇。 清 曾国藩 《〈朱慎甫遗书〉序》:“或劝以稍易其途,从事於时世所谓辨物析名、梳文櫛字之学者,足以倾駴耳目,植朋广誉。”
分類:惊骇
《漢語大詞典》:惊窘(驚窘)
惊骇窘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龙负舟》:“忽舟若凑浅不能进……令僕下水负,乃知舟正阁龙脊上而篙亦正刺龙鳞间,惊窘无策,遂捨舟,急令僕善水者负之登岸。”
分類:惊骇窘迫
《國語辭典》:毛发悚然(毛髮悚然)  拼音:máo fǎ sǒng rán
形容非常害怕惊吓的样子。《红楼梦》第一○一回:「虽然毛发悚然,心中却也明白。」也作「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