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佂伀
怔忪,惊慌貌。广雅·释训:“屏营,佂伀也。” 王念孙 疏证:“屏营、佂伀,皆惊惶失据之貌。” 章炳麟 《肃政史箴》:“ 汉 作执法,式遏乱从。鹰鸇之搏,胡不佂伀。”
《漢語大詞典》:张张屈屈(張張屈屈)
形容惊慌的样子。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一折:“见人呵急张张屈屈的走,更那堪惊惊颤颤的慌。”
分類:惊慌
《國語辭典》:亡魂丧胆(亡魂喪膽)  拼音:wáng hún sàng dǎn
形容非常惊慌恐惧。《三国演义》第五○回:「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孤本元明杂剧。破天阵。第二折》:「杀匈奴亡魂丧胆,保家邦万载咸宁。」
《國語辭典》:相顾失色(相顧失色)  拼音:xiāng gù shī sè
形容众人互相对视,脸上露出惊慌之态。《旧五代史。卷一二八。周书。段希尧传》:「寻命于吴越,及乘舟泛海,风涛暴起,楫师仆从皆相顾失色。」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三。袁滋》:「五人相顾失色,悔饮其酒。」
《漢語大詞典》:悕惶
惊慌不安,形容人匆忙烦恼的样子。例如:老大谁相识,悕惶又独归。——张籍《送韦评事归华阴》
《漢語大詞典》:心头撞鹿(心頭撞鹿)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水浒传》第一○一回:“ 王庆 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觔麻。”亦作“ 心头鹿撞 ”。 梁羽生 《江湖三女侠》第八回:“这托名 李双双 的文弱少年果然是 吕四娘 ! 唐晓澜 又喜又惊,心头鹿撞,跳个不停!”
《國語辭典》:心慌意乱(心慌意亂)  拼音:xīn huāng yì luàn
心中慌乱无主。《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原来卜良被咬断舌头,情知中计,心慌意乱,一时狂走,不知一个东西南北。」《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姑娘此时心慌意乱,如生芒刺,如坐针毡。」也作「心忙意急」、「意乱心慌」。
《国语辞典》:莫知所措  拼音:mò zhī suǒ cuò
惊慌失度,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语出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九。李昌遐诵消灾经验》:「四顾而望,熊罴虎豹,围绕周匝,莫知所措。」也作「不知所措」、「未知所措」。
《国语辞典》:毛了手脚(毛了手脚)  拼音:máo le shǒu jiǎo
惊慌得手足无措。《老残游记》第一回:「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不意今日遇见这大的风浪,所以都毛了手脚。」
《国语辞典》:惊顾不遑(惊顾不遑)  拼音:jīng gù bù huáng
惊慌而不知所措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宁曰:『此小倩也。』母惊顾不遑。」
《国语辞典》:惶悚不安  拼音:huáng sǒng bù ān
心中惊慌恐惧而十分不安。《封神演义》第五四回:「民受倒悬,军遭杀戳,将逢陷阱,如之奈何!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也作「惶恐不安」、「惶惶不安」。
《国语辞典》:顶梁骨走了真魂(顶梁骨走了真魂)  拼音:dǐng liáng gǔ zǒu le zhēn hún
形容人极度惊慌。《红楼梦》第六八回:「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忙飞进报与尤二姐。」
分类:人极惊慌
《国语辞典》:心慌胆战(心慌胆战)  拼音:xīn huāng dǎn zhàn
形容惊慌害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家僮回家说知,刘氏心慌胆战,不敢迟延,疾忙顾了一乘轿,飞也似抬到县前来。」
分类:惊慌害怕
《国语辞典》:未知所措  拼音:wèi zhī suǒ cuò
惊慌失度,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也作「不知所措」、「莫知所措」。
《漢語大詞典》:慌遽
慌乱,惊慌。红楼梦第九七回:“那知 秋纹 回去,神情慌遽。”
分類:慌乱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