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惊心(驚心)  拼音:jīng xīn
内心害怕。唐。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红楼梦》第七三回:「俗语说的,物伤其类,唇竭齿亡,我自然有些惊心。」
《分类字锦》:桐风惊心(桐风惊心)
李贺 秋来诗 桐风惊心志士苦。
分类:
《漢語大詞典》:眩目惊心(眩目驚心)
使人眼花心惊。 宋 刘从乂 《重修文宣王庙记》:“增华崇丽,眩目惊心。”
《国语辞典》:胆惊心颤(胆惊心颤)  拼音:dǎn jīng xīn zhàn
形容十分惊惧而颤慄。如:「走在年久失修的吊桥上,步步皆胆惊心颤,深怕发生意外。」也作「胆战心惊」。
分类:惊惧
《国语辞典》:草木惊心(草木惊心)  拼音:cǎo mù jīng xīn
形容心里疑惧、害怕。如:「自从经历了强台那场浩劫后,整日惶惶不安,草木惊心。」
《國語辭典》:动魄惊心(動魄驚心)  拼音:dòng pò jīng xīn
形容所受震撼很大,感受极深。如:「那场山崩飞沙走石,令人动魄惊心。」也作「惊魂动魄」、「惊心动魄」。
分類:感受震动
《漢語大詞典》:骇目惊心(駭目驚心)
使人见到非常震惊。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修鳞》:“平地水深数丈,树头牵夫藻荇,舵尾压於楼臺,骇目惊心,声如万马。”《三侠五义》第三八回:“﹝ 包兴 ﹞不觉骇目惊心,失声道:‘哎哟……这是那里来的刀。’”亦作“ 骇目振心 ”。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何景明》:“一以为霆惊电煜,骇目振心;一以为落日明霞,餘暉映远。”
分類:见到震惊
《漢語大詞典》:吊胆惊心(弔膽驚心)
亦作“吊胆惊心”。 犹言吊胆提心。《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國語辭典》:怵目惊心(怵目驚心)  拼音:chù mù jīng xīn
眼见可怕的情景,使内心惊恐不已。引申为感到事态、问题极其严重。如:「晚报登了这桩车祸的彩色照片,血肉横飞,让人看得怵目惊心。」「近来国内校园意外和危机事件频传,诸如学生霸凌、营养午餐中毒、师生冲突、外力入侵等等,令人怵目惊心。」
《國語辭典》:触目惊心(觸目驚心)  拼音:chù mù jīng xīn
目光所及,令人惊恐。形容事情极为惨重。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九出:「李大人,闻言兴慨,触目惊心。」《花月痕》第五回:「那时正痴珠西入蜀川,天寒岁暮,游子乡关之感,……触目惊心,无复曩时兴致。」也作「触目崩心」、「触目骇心」。
《漢語大詞典》:惊心褫魄(驚心褫魄)
见“ 惊心丧魄 ”。
《漢語大詞典》:惊心丧魄(驚心喪魄)
亦作“ 惊心褫魄 ”。 形容十分恐惧。 明 焦竑 焦氏笔乘·支谈下:“世方惊心褫魄,我独燕处超然。” 清 唐甄 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分類:恐惧
《漢語大詞典》:惊心怵目(驚心怵目)
同“ 惊心骇瞩 ”。 季新 《红楼梦新评》:“此书识字男女,人人爱閲。如今批了出来,準科学的学理,以指 中国 家庭的种种癥结,使人閲之,惊心怵目。”
《漢語大詞典》:惊心悼胆(驚心悼膽)
见“ 惊心吊胆 ”。
《漢語大詞典》:惊心吊胆(驚心吊膽)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郁达夫 《沉沦》:“天亮的时候,他就惊心吊胆的走下楼来。”亦作“ 惊心悼胆 ”。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説文:悼,惧也。徒到切。今人言惧犹曰惊心倬胆。”
分類:害怕担心
《漢語大詞典》:惊心吊胆(驚心吊膽)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郁达夫 《沉沦》:“天亮的时候,他就惊心吊胆的走下楼来。”亦作“ 惊心悼胆 ”。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説文:悼,惧也。徒到切。今人言惧犹曰惊心倬胆。”
分類:害怕担心
《漢語大詞典》:惊心吊魄(驚心弔魄)
见“ 惊心动魄 ”。
《國語辭典》:惊心动魄(驚心動魄)  拼音:jīng xīn dòng pò
使人感触很深,震撼很大。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红楼梦》第八四回:「这里赵姨娘正说著,只听贾环在外间屋子里更说出些惊心动魄的话来。」也作「动魄惊心」、「惊魂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