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目眩神驰(目眩神驰)  拼音:mù xuàn shén chí
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也作「目眩神摇」。
《国语辞典》:目眩神迷  拼音:mù xuàn shén mí
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孽海花》第一○回:「场上陈列著有锦绣的,有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顿时吓得出神。」也作「目眩神摇」。
《国语辞典》:目眩心花  拼音:mù xuàn xīn huā
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内中有两个女子,双鬟高髻,并肩而立。丰神绰约,宛然并蒂芙蓉。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惊得目眩心花,魄不附体。」也作「目眩神摇」。
《国语辞典》:神摇目眩(神摇目眩)  拼音:shén yáo mù xuàn
心神不定,眼花撩乱。形容所见景象令人惊异。如:「这部科幻电影的声光效果令人神摇目眩。」也作「目眩神摇」。
《国语辞典》:喔呀  拼音:ō yā
表惊异之词。如:「喔呀!好大的西瓜!」也作「喔哟」。
分类:惊异
《漢語大詞典》:洞心骇目(洞心駭目)
形容使人惊异。 宋 杨万里 《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心骇目,得未曾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内廷豢畜:“大内自畜虎豹诸奇兽外,又有百鸟房,则海外珍禽靡所不备,真足洞心骇目。” 清 卢文弨 《〈游宦纪闻〉跋》:“初不知异闻之有録也。一日出示,余洞心骇目,多闻所未闻者。”
分類:惊异
《漢語大詞典》:急杵捣心(急杵擣心)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清 钱谦益 《答王于一秀才论文》:“见 徐巨源 与 陈伯璣 书,论僕晚年之文字,顓好駡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擣心者累日。”
《漢語大詞典》:怪咤
惊异,奇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曹:“一夜,妻坐对握髮,忽见星光渐小如萤,流动横飞。妻方怪咤,已入口中,咯之不出,竟已下咽。”
分類:惊异奇怪
《國語辭典》:大眼望小眼  拼音:dà yǎn wàng xiǎo yǎn
比喻毫无办法,只好相对发楞。《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也作「大眼看小眼」。
《漢語大詞典》:戳娘的
詈词。亦以表示惊异。 吴组缃 《山洪》二:“学堂里放爆竹,戳娘的,像过年那样热闹!”
分類:詈词惊异
《國語辭典》:见怪不怪(見怪不怪)  拼音:jiàn guài bù guài
遇到奇怪的事物而不觉得奇怪。比喻处事镇定。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二。姜七家猪》:「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國語辭典》:目眩神摇(目眩神搖)  拼音:mù xuàn shén yáo
眼花撩乱,心神摇荡。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著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著金杯,大笑著,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著。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也作「目眩魂摇」、「目眩心花」、「目眩神迷」、「目眩神驰」、「神摇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