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语出月胁(語出月脇)
谓出语惊人,非同寻常。语本 唐 皇甫湜 《〈顾况集〉序》:“偏於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脇,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 宋 苏轼 《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 大范 忽长謡,语出月脇令人惊。”
分類:出语惊人
《國語辭典》:一鸣惊人(一鳴驚人)  拼音:yī míng jīng rén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潜藏才华,一旦有机会施展时,果真令人惊讶、佩服。参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条。《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漢語大詞典》:一石几钟(一石幾鍾)
汉书·主父偃传:“使天下飞芻輓粟,起於 黄 腄 琅邪 负海之郡,转输 北河 ,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颜师古 注:“六斛四斗为钟,计其道路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得一石至。”后因以“一石几钟”谓运输漕粮时沿途损耗侵吞惊人。 清 钱谦益 《寄督漕张御史》诗之二:“一石几钟凭奏报,忍令膏血等泥沙!”
《漢語大詞典》:新鲜事儿
动人的事,惊人的事。例如:我在森林中发现许多令人高兴的新鲜事儿。
分類:动人惊人
《国语辞典》:飞必冲天(飞必冲天)  拼音:fēi bì chōng tiān
比喻平时深藏不露,突然做出惊人的事情。参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条。《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国语辞典》: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拼音: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
鸟三年不飞不鸣,但一飞即可冲天,一鸣即能惊人。语本《韩非子。喻老》:「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比喻人平时没有特殊表现、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即能做出非凡的成果。《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国语辞典》:掀雷抉电(掀雷抉电)  拼音:xiān léi jué diàn
抉,挖出、剔取。掀雷抉电比喻声势惊人,直追雷电。唐。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序〉:「愚尝览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奔腾于天地之间。」
分类:声势惊人
《漢語大詞典》:撑霆裂月
亦作“撑霆裂月”。 形容声气惊人。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吾适又自编《一鸣集》,且云撑霆裂月,劫作者之肝脾,亦当吾言之无怍也。”
分類:声气惊人
《漢語大詞典》:碜大(磣大)
方言。形容大得惊人。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这可真説得起活老了的都没见过的一个希希罕儿!是磣大的一对大凤凰!”
《國語辭典》:惊涛骇浪(驚濤駭浪)  拼音:jīng táo hài làng
猛烈的风浪。《孽海花》第二八回:「就为他们是海边人,在惊涛骇浪里生长的,都是胆大而不怕死。」亦用以比喻险恶的环境。如:「他是经过惊涛骇浪的人,还有什么能吓得了他的呢?」也作「骇浪惊涛」、「惊风骇浪」。
《國語辭典》:惊天地,泣鬼神(驚天地,泣鬼神)  拼音:jīng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惊动天地,鬼神哭泣。形容极为壮烈。如:「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为国牺牲的精神,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漢語大詞典》:惊才风逸(驚才風逸)
谓惊人的才华如风飘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不有 屈原 ,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國語辭典》:惊才绝艳(驚才絕豔)  拼音:jīng cái jué yàn
人的文采华丽,令人惊异。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李长吉惊才绝艳,锵宫戛羽,下视东野,真乃蚯蚓窍中苍蝇鸣耳。」也作「惊采绝艳」。
《漢語大詞典》:惊采绝艳(驚采絶艷)
谓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故能气往轢古,辞来切今,惊采絶艷,难与并能矣。”《老残游记》第四一回:“ 南革 诸君的议论也有惊采絶艷的处所,可知道世界却被他搅坏了。” 清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因暇﹝余﹞熟读 长吉 诗,刺其文字之惊采絶艷,一一汇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