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头皮(頭皮)  拼音:tóu pí
1.头部的皮肤。《红楼梦》第六三回:「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
2.头皮表面脱落下来的屑。
3.头。《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您将三十贯与他去,便从断送了他头皮,使他无归路也!」
《漢語大詞典》:老头皮(老頭皮)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真宗 东封,访天下隐者,得 杞 人 杨朴 ,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 朴 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后以“老头皮”为年老男子的戏称。 宋 辛弃疾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词:“记得 瓢泉 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驀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之一:“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國語辭典》:容情  拼音:róng qíng
看在人的情面上,加以宽容。如:「义不容情」。《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其考官容情任意者,许台谏风闻弹奏。」《西游记》第二○回:「若似前猖獗,钯举处,却不容情!」
《国语辞典》:薄意  拼音:bó yì
谦称自己的情意、情面。《西游记》第二九回:「万望郎君慈悯,看我薄意,饶了那个和尚罢!」《野叟曝言》第六○回:「这是家老爷一点薄意,求太夫人哂纳。」
《國語辭典》:薄面  拼音:bó miàn
1.对人谦称自己的面子。如:「看我薄面,你就饶了他吧!」也作「薄分」、「薄脸」。
2.娇羞的面孔。《佩文韵府。卷七六上。霰韵引文徵明诗》:「湖上修眉远山色,风前薄面小桃花。」
《國語辭典》:脸皮(臉皮)  拼音:liǎn pí
1.脸部的皮肤。如:「她的脸皮粉嫩细致,真叫人羡慕。」《西游记》第三二回:「若他饿了些儿,你该打;黄了些儿脸皮,你该打。」《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一张方方的脸皮,一阵阵的红上来,登时觉得局促不安。」
2.颜面、面子。如:「他都不要脸皮了,何必还要为他著想呢!」《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你被儿童耻笑,连累我也没脸皮。」《文明小史》第一九回:「毕竟他四人胆子还小,而且初到上海,脸皮还嫩。」
《漢語大詞典》:阻情
碍着情面;难为情。 李文元 《婚事》:“﹝ 莲妞 妈﹞当着兄弟脸上没说闺女闹了自由恋爱,有些红面阻情的,不好意思。”
《国语辞典》:不认人(不认人)  拼音:bù rèn rén
不顾交情、不讲情面。《红楼梦》第一四回:「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漢語大詞典》:颏颊(頦頰)
犹情面,面子。 明 王稚登 《答范尧卿司马书》:“不虞公之臆间亦有 王生 也,将无 田叔 辈頦颊邪?” 明 王稚登 《与侍御朝肃书》:“门下推轂不肖者,皆 姜君 頦颊之餘也。”
分類:情面面子
《漢語大詞典》:不搁(不擱)
方言。谓不留情面,难堪。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 双眉 急了,她喊住 小黄梨 :‘别走,你回来,这是干什么呀?给我脸上不搁呀!’”
《漢語大詞典》:面软(面軟)
谓顾及情面,板不起面孔来。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好几个新佃户面软了,不好意思再争了。”
《國語辭典》:脸子(臉子)  拼音:liǎn zi
1.容貌。多指女子貌美而言,含轻佻意味。《说郛。卷二四下。中吴纪闻。与妓下火文》:「昔日绣阁迎仙客,今日桃源忆故人,休记丑奴儿脸子,便须抖擞好精神。」
2.不悦的脸色。《红楼梦》第三一回:「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
《漢語大詞典》:整脸儿
不丢情面。例如:帮他一把,好让他落个整脸儿。
分類:情面
《國語辭典》:瞻情顾意(瞻情顧意)  拼音:zhān qíng gù yì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红楼梦》第一六回:「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关碍处。」
分類:照顾情面
《漢語大詞典》:无情少面(無情少面)
不讲情面。《西游补》第二回:“我又见他几遍,不是无情少面之人。”
分類:讲情情面
《國語辭典》:撕破脸(撕破臉)  拼音:sī pò liǎn
比喻感情或关系破裂。如:「他们两个人早就撕破脸了。」
分類:讲情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