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郁悼(鬱悼)
郁抑忧伤。《汉书·元帝纪》:“夙夜兢兢,不通大变,深惟鬱悼,未知其序。”
分類:郁抑忧伤
《漢語大詞典》:怜悼(憐悼)
哀伤。南齐书·周颙传:“观其饮喙飞沉,使人怜悼,况可心心扑褫,加復恣忍吞嚼。”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益困。私自怜悼,悔其初心。”
分類:哀伤
《漢語大詞典》:悼耄
指幼童与老年人。语出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 韩云卿 《平蛮颂》:“悼耄鰥寡,各安其宅。” 宋 苏轼 《与朱鄂州书》:“佛言杀生之罪,以杀胎卵为最重,六畜犹尔,而况于人。俗谓小儿病为无辜,此真无辜矣!悼耄杀人犹不死,况无罪而杀之乎!”
分類:幼童老人
《漢語大詞典》:隐悼(隱悼)
沉痛悼念。国语·晋语二:“使寡君之绍续昆裔,隐悼播越,託在草莽,未有所依。” 韦昭 注:“隐,忧也。” 唐 元稹 《高允恭授尚书户部郎中判度支案制》:“兹用省於有司之狱,莫不伏念隐悼,周知物情。”
《漢語大詞典》:悼逝
感伤时光流逝。 晋 陆机 《上留田行》:“岁华冉冉方除,我思缠绵未紓,感时悼逝悽如。”
《漢語大詞典》:闵悼(閔悼)
(1).怜恤伤悼。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先帝閔悼其菑,亲省 河 堤,举 禹 之功, 河 流以復, 曹 卫 以寧。”旧唐书·崔龟从传:“ 贞观 中 任瓌 卒,有司对仗奏闻, 太宗 责其乖礼; 岑文本 既殁,其夕为罢警严; 张公谨 之亡,哭之不避辰日。是知閔悼之意,不宜过时。”
(2).忧伤。新唐书·柳宗元传:“ 宗元 不得召,内閔悼,悔念往吝,作赋自儆。”
《骈字类编》:下悼
汉书董仲舒传见上嘉下
《漢語大詞典》:悼悯
哀悼。后汉书·吴汉传:“及薨,有詔悼愍,赐諡曰 忠侯 。”
分類:哀悼
《漢語大詞典》:悼慄
亦作“ 悼栗 ”。 惊恐战栗。庄子·山木:“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汉书·王莽传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分類:惊恐战栗
《漢語大詞典》:嘉悼
赞美并悼念。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力虽可穷,气不可夺,义立边疆,身终锋栝……皇上嘉悼,思存宠异。”旧唐书·良吏传上·薛季昶:“言念忠冤,有怀嘉悼。”
分類:赞美悼念
《漢語大詞典》:悼丧(悼喪)
悲伤沮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至则门庭如故,人物已非。问之居人,俱不知其所徙,悼丧而返。”
《漢語大詞典》:悼恩
怀念旧恩。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瞻栋宇而兴慕,抚身名而悼恩。”
分類:怀念念旧
《漢語大詞典》:怛悼
忧伤;悲伤。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见主上惨愴怛悼,诚欲効其款款之愚。” 唐 韩愈 《刘统军碑》:“公遂薨殂,年六十二,奏闻怛悼,俾官临弔。”
分類:忧伤悲伤
《漢語大詞典》:凄悼(悽悼)
悲悼。宋书·刘穆之传:“故侍中、司徒 南昌侯 刘穆之 ,深谋远猷,肇基王跡……感事怀人,实深悽悼。” 唐 无名氏 《补江总白猿传》:“忽若有物惊悟者,即已失妻矣……既逾月,忽於百里之外丛篠上,得其妻绣履一隻,虽浸雨濡,犹可辨识。 紇 尤悽悼。”
分類:悲悼
《漢語大詞典》:悼悲
哀悼。 唐 沈亚之 《异梦录》:“闻宫中出輦,鸣笳簫,击鼓,言葬 西施 。王悼悲不止,立詔词客作輓歌。”
分類: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