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悼屈
为怀才不遇者感伤。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鉅,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宋 王安石 《杜甫画像》诗:“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 宋 吴子良 《吴氏诗话》卷上:“ 岑参 诗:‘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门吏,还从旧路归。’ 于武陵 祖其语意云:‘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 唐 诗人类多哀穷悼屈之语。”
《國語辭典》:轸悼(軫悼)  拼音:zhěn dào
痛切哀悼。《宋史。卷二八七。杨砺传》:「砺拜工部侍郎枢密副使,二年,卒,年六十九。真宗轸悼。」
分類:痛切哀悼
《國語辭典》:哀悼  拼音:āi dào
哀伤悼念。《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靡所寘念。」《大宋宣和遗事。贞集》:「阿计替与众人促帝回甚速,帝哀悼日夜不已。」
《國語辭典》:悼念  拼音:dào niàn
追怀死者,表示悲痛。如:「他对因病去世的母亲悼念不已。」
《漢語大詞典》:悼惜
哀伤惋惜。多用以对死者。三国志·蜀志·霍峻传:“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 成都 。 先主 甚悼惜。”隋书·循吏传·樊叔略:“晨起,至狱门,於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 亳州 刺史,諡曰‘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誄辞、哀辞、祭文,亦一类也,皆生者悼惜死者之情,随作者起义而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独有二巨篋……訇然堕板上。两篋皆破,顿足悼惜。”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九章:“对死者是何等悼惜,竟慷慨地用柏木棺材厚葬她。”
《漢語大詞典》:悯悼
哀悼;哀怜。《东观汉记·朱遂传》:“政失厥中,狼灾为应,至乃残食孩幼,朝廷愍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颖 仍还眠向寐处,梦见谓 颖 曰:‘我以穷苦告君,奈何不相愍悼乎?’” 唐 陆龟蒙 《南泾渔父》诗:“民皆死搜求,莫肯兴愍悼。”辽史·萧海瓈传:“年五十卒,帝愍悼,輟朝二日。”
分類:哀悼哀怜
《漢語大詞典》:悼叹(悼歎)
亦作“ 悼嘆 ”。 哀伤叹息。后汉书·安帝纪:“奉承鸿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更相噉食。永怀悼叹,若坠渊水。” 宋 秦观 《代程给事乞祝圣寿表》:“楼观宫室,化为丘墟。父老过之,徜徉悼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氏子:“ 柳 惧,杀骡以进。子乃喜,然尝一臠,便弃去。疾卒不减,寻毙。 柳 悼叹欲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前将此情啟奏我真圣天王,而圣心悲悯,不胜悼嘆。”
《漢語大詞典》:悼痛
悲伤痛心。汉书·贾谊传赞:“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后四十年,道其事者,尚相与悼痛嗟惜不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自家起了一个别号,叫做‘死里逃生’,以志自家的悼痛。”
《漢語大詞典》:惊悼(驚悼)
震惊而伤悼。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悼之情,弥以伤惻。” 宋 苏辙 《超然台赋》:“彼世俗之私己兮,每自予於曲全。中变溃而失故兮,有惊悼而汍澜。”明史·秦从龙传:“寻病卒,年七十。 太祖 惊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但见坟兆万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鸣,骇人心目。惊悼而归舍。”
分類:震惊伤悼
《国语辞典》:悼亡诗(悼亡诗)  拼音:dào wáng shī
诗名。晋朝潘岳所作。五言古诗。为潘岳痛失其妻,作诗以祭悼怀念,共有三首。后世因之。
《漢語大詞典》:悼惧(悼懼)
恐惧。吕氏春秋·论威:“敌人之悼惧惮恐,单荡精神尽矣。”后汉书·安帝纪:“朝廷不明,庶事失中,灾异不息,忧心悼惧。”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世之所谓贤人大臣者……闻大师之言律义,莫不震动悼惧,如听誓命。” 宋 司马光 《赐文武百寮曾公亮已下上第三表乞上尊号不允断来请批答》:“朕荷祖宗之重寄,元元困穷,未获厥所,夙夜悼惧,如涉春冰。”
分類:恐惧
《漢語大詞典》:感悼
感伤哀悼,伤感。三国志·吴志·阚泽传:“六年冬卒, 权 痛惜感悼,食不进者数日。” 晋 王彪之 《与诸兄弟方山别》诗:“丝染 墨 悲叹,路岐 杨 感悼。”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三:“使君新篇韵险絶,登眺感悼随嘲咍。”
《漢語大詞典》:悼伤(悼傷)
(1).哀伤。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 元帝 悼伤母 恭哀后 居位日浅而遭 霍氏 之辜,故选 嘉 女以配皇太子。”
(2).犹悼亡。
分類:哀伤悼亡
《漢語大詞典》:叹悼(歎悼)
叹息哀悼。 汉 蔡邕 《汝南周巨胜碑》:“遐邇叹悼,痛心失图。”
分類:叹息哀悼
《漢語大詞典》:悼恨
哀伤遗憾。汉书·刘向传:“ 望之 自杀。天子甚悼恨之。”南史·刘三达传:“年十八卒。 之遴 深怀悼恨,乃题墓曰‘ 梁 妙士’以旌之。”太平广记卷三五八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比至 饶州 ,妻卒已半年矣。 李 亦粗知其死,不得其终;悼恨既深,思为冥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老相公:“忽巨浪覆舟,妻女皆没。 张 迴棹,悼恨欲死。”
分類:哀伤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