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悲谷  拼音:bēi gǔ
传说西南方有深谷,人至此地,就会兴起悲凉的愁绪,故称。《淮南子。天文》:「至于悲谷,是谓餔时。」汉。高诱。注:「悲谷,西南方之大壑,言其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
分類:山谷谷名
《分类字锦》:悲月
李中 江馆秋思因成自勉诗 客思虽悲月,诗魔又爱秋。
分类:羁旅
《漢語大詞典》:悲商
指凄厉的秋风声。 晋 陶潜 《闲情赋》:“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王瑶 注:“商是五音之一,音调凄厉。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秋风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如同商音,这里悲商指风声。”
《漢語大詞典》:悲嘅
悲慨。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空悲嘅,他风云已遂,我日月难捱。” 清 黄鷟来 《〈闲止书堂集钞〉序》:“余读 省斋 先生诗文,不禁悲嘅愤懣,掩卷太息,深疑彼苍之难问也。”
《漢語大詞典》:娱悲
排遣悲伤。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南行诗》一卷,舒忧娱悲,杂以瓌怪之言。” 宋 陆游 《跋吴梦予诗编》:“君子之学,盖将 尧 舜 其君民,若乃放逐顦顇,娱悲舒忧,为风为骚,亦文之不幸也。”
分類:排遣悲伤
《國語辭典》:悲篥  拼音:bēi lì
乐器名,吹管乐器。突厥语 beri音译。胡人所用的管乐器,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声意悲凉。也称为「觱篥」。
《漢語大詞典》:悲栗
亦作“ 悲篥 ”。亦作“ 悲慄 ”。簧管乐器名。即觱篥。以竹为管,以芦为管口的哨子。其声悲,故名。本 龟兹国 乐。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觱篥:“觱篥者,本 龟兹国 乐也,亦曰悲栗,有类於笳。”旧唐书·音乐志二:“篳篥,本名悲篥,出於胡中,其声悲。亦云胡人吹之以惊中国马云。”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卷二八:“悲慄,篳篥,本名悲篥……一名葭管,以芦为首,竹为管,居巢笙也。”参见“ 觱篥 ”。
《韵府拾遗 尤韵》:悲讴(悲讴)
李群玉诗南冠束秃发白日劳悲讴
《漢語大詞典》:悲唶
悲叹。 清 黄景仁 《登镇海城楼观海》诗:“我来幸清晏,所见餘悲唶。”
分類:悲叹
《漢語大詞典》:收悲
犹言节制哀伤。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分類:节制哀伤
《骈字类编》:鸿悲(鸿悲)
唐 皇甫冉 秋夜戏题刘方平壁 鸿悲月白时将谢,正可招寻惜遥夜。
《韵府拾遗 咸韵》:悲衔(悲衔)
吴均诗泣听离夕歌悲衔别时酒
《漢語大詞典》:悲噎
犹悲咽。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盐官孝妇》:“ 张氏 梦神人以宿生事责之曰:‘明当死雷斧下。’觉而大恐,流泪悲噎。”
分類:悲咽
《漢語大詞典》:悲染丝(悲染絲)
墨子·所染:“ 子墨子 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后以“悲染丝”为易受习俗影响以及由此而发感叹的典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亦作“ 悲素丝 ”、“ 悲丝染 ”。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九:“惻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 清 丘逢甲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之二:“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亦省作“ 悲丝 ”。 唐 罗隐 《谗书·屏赋》:“ 阮 何情而泣路, 墨 何事而悲丝。” 清 无名氏 《万金记·顽梗》:“天末徒号鴟,可怜泣路悲丝,忠肝义胆,至今寝食常思。”
《漢語大詞典》:悲恫
悲痛。 宋 王安石 《慰太皇太后表》:“永怀爱孝之隆,尤积悲恫之感。”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悲路岐
传说古代 杨朱 看见四通八达的大路,可以往南,也可以往北,容易迷失方向,不觉哭了起来。见《淮南子·说林训》。后用为感伤人生道路多歧的典故。 明屠隆《綵毫记·团圆受诏》:“嘆流离,悲路岐,日落天寒野旷时,孤灯山鬼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