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哀思  拼音:āi sī
1.哀愁、悲伤。《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2.哀伤的情思。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志不出于淫荡,辞不离于哀思。」
《漢語大詞典》:哀声(哀聲)
(1).悲哀的声音。《孔子家语·颜回》:“哀声有似於此,谓其往而不返也。”
(2).指发出哀声。 许地山 《荔支》:“屋里跑出一个老妇人,哀声求他们说:‘大爷们,我这棵荔支还没有熟呢。’”
(3).悲凉的乐声。 汉 马融 《长笛赋》:“律吕既和,哀声五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 徐 鼓箜篌而歌,哀声入云。”
《國語辭典》:悲声(悲聲)  拼音:bēi shēng
悲伤痛哭的声音。《西游记》第一一回:「又历了许多衙门,一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红楼梦》第六八回:「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
《漢語大詞典》:外除
(1).谓服父母之丧,丧服虽渐除而内心仍存悲哀。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亲丧外除者,谓父母之丧。外,谓服也。服犹外随日月渐除而深心哀未忘。” 唐 韩愈 《与郑相公书》:“ 孟 之深友太子舍人 樊宗师 ,比持服在东都,今已外除,经营 孟 家事,不啻如己。”参见“ 内除 ”。
(2).京官出任地方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五:“其所出与外除,及不使入朝者,皆贤士。”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 王介甫 诡诈不通,外除,自 金陵 过 扬州 , 刘原父 作守,以州郡礼邀之,遂留。”
《漢語大詞典》:内除
谓服兄弟之丧,丧服未除而内心悲哀已渐减。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兄弟之丧内除者,兄弟谓期服以下及小功,緦也。内,心也。服制未释而心哀先杀,由轻故也。”
《漢語大詞典》:余哀(餘哀)
不尽的悲哀。《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餘哀。”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餘哀。” 唐 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餘哀。”
分類:不尽悲哀
《漢語大詞典》:哀苦
悲哀痛苦。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叶圣陶 《在民间》:“她用乞求的眼光仰望着 庞 ,故意皱起眉额的部分,表示她的哀苦。”
《漢語大詞典》:内除
谓服兄弟之丧,丧服未除而内心悲哀已渐减。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兄弟之丧内除者,兄弟谓期服以下及小功,緦也。内,心也。服制未释而心哀先杀,由轻故也。”
《國語辭典》:节哀(節哀)  拼音:jié āi
抑制心中的悲痛,以免过分哀伤。常于吊丧时慰问死者家属之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令堂天年有限,过伤无益,且自节哀。」
《國語辭典》:擗踊  拼音:pì yǒng
擗,捶拍胸部。踊,以脚顿地。擗踊形容捶胸顿足,极为悲痛的样子。《孝经。丧亲章》:「擗踊哭泣,哀以送之。」《聊斋志异。卷一一。竹青》:「后和氏卒,汉生及妹皆来擗踊。」
《國語辭典》:恸绝(慟絕)  拼音:tòng jué
哀痛至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馀亦卒。」
《國語辭典》:致哀  拼音:zhì āi
表示哀悼之意。如:「他前往丧家致哀慰问。」
《國語辭典》:哀叹(哀歎)  拼音:āi tàn
悲哀的叹息。《文选。宋玉。神女赋》:「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臣闻昔有哀叹而霜陨,悲哭而崩城者。」
《國語辭典》:悲苦  拼音:bēi kǔ
悲伤痛苦。如:「这人世虽然无限悲苦,但我们还是要乐观进取地活下去!」
《漢語大詞典》:极哀(極哀)
极其悲哀;最大的悲哀。 晋 潘岳 《寡妇赋序》:“斯亦生民之至艰,而荼毒之极哀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澄 帅官僚赴弔, 寳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 胡三省 注:“礼,居君父之丧极哀。”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凌廷堪》:“君冷宦无家,白头乏嗣,虽死故乡,实同旅殯,亦生人之极哀也已。”
分類:悲哀
《漢語大詞典》:愁情
悲哀的情思。 清 纳兰性德 《红窗月》词:“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 殷夫 《孩儿塔》诗:“你们小小的空手,指上只牵挂了你母亲的愁情。”
分類:悲哀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