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塞管
咽塞
咽嗢
笳愁
惋切
恓切
吁地呼天
阿里郎
杜鹃啼血
《漢語大詞典》:塞管
塞外胡乐器。以芦以首,竹为管,声悲切。 唐 杜牧 《张好好诗》:“繁絃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冯集梧 注:“北人吹角以惊马,一名笳管,以芦为首,竹为管。”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之三:“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 宋 晏殊 《清商怨》词:“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漢語大詞典》:咽塞
病名。喉咙梗塞,呼吸不畅。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佗 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
形容声音悲切滞涩。 陈衍 元诗纪事·程一宁:“歌中音语咽塞,情极悲愴。”
《漢語大詞典》:咽嗢
(1).形容声音滞涩、悲切。 唐 元稹 《缚戎人》诗:“华裀重席卧腥臊,病犬愁鴣声咽嗢。”
(2).指抽搭,抽泣。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胡琴婢胜儿:“﹝ 刘景復 诗﹞:‘海内汉民皆入虏,饮恨吞声空咽嗢。’”
《漢語大詞典》:笳愁
胡笳吹奏,音声悲愁。多用以形容怀念或悲切的心情。 唐 崔涂 《湖外送友人游边》诗:“雨暗江花老,笳愁陇月曛。”
《漢語大詞典》:惋切
含冤悲切。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詔报曰:‘具知卿惋切之怀,今当显加赠諡。’”
分類:含冤悲切
《漢語大詞典》:恓切
凄凉悲切。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冥誓》:“他説的恁般分明,恁般恓切,是无是有,只得依言而行。”
分類:凄凉悲切
《漢語大詞典》:吁地呼天(籲地呼天)
呼天唤地。形容极度悲切。 南朝 陈 徐陵 《檄周文》:“翊从 瀟 湘 ,空竭 关 陇 , 荆 梁 左右, 汉 沔 东西,吁地呼天,望佇哀救。”
分類:悲切
《国语辞典》:阿里郎  拼音:ā lǐ láng
1.一首韩国民谣。旋律缓慢而悲切。
2.对韩国男子的通称。
《國語辭典》:杜鹃啼血(杜鵑啼血)  拼音:dù juān tí xuè
相传周末蜀王杜宇,号望帝,失国而死,其魄化为杜鹃,日夜悲啼,泪尽继以血,哀鸣而终。后以杜鹃啼血比喻哀伤至极。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