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悦和
怡悦和顺。《后汉书·郎顗传》:“陛下若欲除灾昭祉,顺天致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则太皓悦和,靁声乃发。”
《漢語大詞典》:悦媚
逢迎取悦。隋书·艺术传·萧吉:“见上好徵祥之説,欲乾没自进,遂矫其迹为悦媚焉。”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七年:“﹝ 宪宗 ﹞谓左右曰:‘ 吉甫 专为悦媚;如 李絳 ,真宰相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颂祝主人,悦媚豪右之作,可无竢言。”
分類:逢迎取悦
《漢語大詞典》:兑悦
亦作“兑说”。 喜悦。 宋 王禹偁 《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天颜兑悦,临轩乍满於重瞳;民心乂安,在野惟闻於皷腹。” 宋 范仲淹 《纪送太傅相公归阙》:“归赴诞辰知兑説,轻安拜舞寿觴前。”
分類:喜悦
《國語辭典》:悦泽(悅澤)  拼音:yuè zé
美好润泽的样子。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五步一噣,终日乃饱;羽毛悦泽,光照于日月。」
《骈字类编》:悦草(悦草)
明 王廷陈 岁暮杂兴十首 其七 蟠泥乏龙德,悦草愧羊质。
《漢語大詞典》:清悦
渭清雅的兴致。 清 赵翼 《朱堂西岩松坪陪松崖漕使宴集九峰园并为湖舫之游作歌》:“似为游人助清悦,襟尘一扫何快哉。”
分類:清雅兴致
《骈字类编》:悦城(悦城)
唐书地理志康州晋康即悦城县
《骈字类编》:悦闻(悦闻)
唐 孟郊 喷玉布 悦闻若有待,瞥见终无厌。
《骈字类编》:静悦(静悦)
隋炀帝遣延智顗书法门静悦戒行熏修
《漢語大詞典》:诚悦(誠悦)
见“ 诚説 ”。
《漢語大詞典》:诚说(誠説)
亦作“诚悦”。 衷心悦服。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表》:“百年上寿,既曰徒然;如其诚説,亦以过半。” 隋炀帝 《谢天冠仍请净名义书》:“为子为臣,难亏难怠,岂藉四缘,能入三昧!此非臆断,实荷诚説。”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及至此都,徘徊而不能去者,诚悦閤下之义,愿少立於堦墀之际,望见君子之威仪也。”
分類:衷心悦服
《漢語大詞典》:充悦
(1).欣喜自得貌。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其 何婆 士女填门,餉遗满道,颜色充悦,心气殊高。”
(2).形容精神焕发。 唐 牛僧孺 《岑顺》:“ 顺 閲之,恍然而醒,乃大吐。自此充悦,宅亦不復凶矣。”
《骈字类编》:悦茂(悦茂)
谢脁杜若赋览兹荣之悦茂蒶为芳于清籞
《漢語大詞典》:悦劝(悦勸)
乐于接受教化。晋书·愍帝纪论:“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和而不弛,宽而能断,故民咏维新,四海悦劝矣。” 唐 元稹 《授乌重胤山南西道节度使制》:“自经理海邦,训齐戎旅,灾荒之后,安阜为难,政以和均,人斯悦劝。”
《骈字类编》:悦愉(悦愉)
嵇康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愉
《漢語大詞典》:悦远(悦遠)
使远方悦服。《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闲於听,世服於道。”参见“ 悦近来远 ”。
分類:远方悦服
《國語辭典》:悦近来远(悅近來遠)  拼音:yuè jìn lái yuǎn
语本《论语。子路》:「近者说,远者来。」比喻使近者悦服,远者归附。《魏书。卷五八。杨播传》:「是以先朝居之于荒服之间者,正欲悦近来远,招附殊俗,亦以别华戎、异内外也。」《梁书。卷六。敬帝本纪》:「既悬白旗之首,方应皇天之眷,布德施惠,悦近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