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陆浑人。中宗景龙中为王府直学士。善论撰,仕至岐王傅。玄宗开元初卒。有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3? 悦,一作“说”。河南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中宗景龙中为相王府掾,与文学韦利器、典签裴耀卿俱任王府直学士。玄宗先天时为左谕德、昭文馆学士。官至岐王傅。开元初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员半千传》。悦博学,能诗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丘悦集》10卷,已佚;后书尚著录有《三国典略》30卷,今存佚文。《全唐诗》录存丘悦诗1首。
李孟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7—731 【介绍】: 唐宗室后裔。字公悦。初官梁州参军,历合阳、猗氏、三原三县令,有善政。迁邓州司马,兴修白水陂堰,劝农耕穑。擢礼部员外郎。玄宗开元十三年,改虞部员外郎。出为泗州刺史,治行第一。
邱悦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二
悦。玄宗时人。著三国典略三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秦州天水人。玄宗开元中,官监察御史,历江陵、安邑二县令。坐事废归田园。天宝中,杨国忠为相,复历御史台、尚书郎,为淮阴太守。十四载,迁宣城太守,封清水县开国男。
郑钦悦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八
钦悦。天宝中官右补阙集贤直学士。历侍御史。为李林甫所恶。斥于外。
畅悦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8 【介绍】: 唐河东人。德宗贞元初为尚书左丞。三年,出拜湖南观察使。四年,自太子左庶子,拜桂管观察使。卒于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1—784 【介绍】: 唐平州卢龙人。田承嗣侄。继承嗣为魏博七州节度使。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惟岳谋袭父位,朝廷不许,悦代为请,又不许,遂与惟岳等叛。国号魏,僭称王。会朱泚乱,帝赦其罪,封济阳郡王。后为其从弟田绪所杀。
尹悦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十三
悦。元和时人。
李文悦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4 【介绍】: 唐人。宪宗元和末,为盐州刺史。吐蕃以军十五万围城数重,救兵无至者,赖文悦率士卒力战,敌方退。入为右金吾将军。敬宗宝历元年,授丰州刺史、天德军使。文宗大和二年,迁灵武节度使。六年,移兖海节度使。
韦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韦元甫子。宪宗元和中官长安令。十一年,出为邕管经略使。时南原蛮黄少度、黄昌瓘二部攻据宾、峦二州,悦破走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又禅悦,字天空,昌平郑氏子。童年依安乐寺道首上人祝发,日夕课诵,年学渐富,始于灵峰净老人受具。太宗癸卯初,来上方居卧云庵,息影林阿,二十馀载,蔬食苦行,常修百舟三昧。久之,玄德昭闻,上达帝聪,徵召入京。悦辞以衰朽,而诏书三至,未敢恝然,扶掖就道,既底都闉,便承恩渥,钦企戒行,就宫奉养,乃阐讽《护国仁王般若经》,九旬不怠。帝用劳止,赐号曰“遐龄益寿禅师”。及辞归,太宗御制赞云:“古人修隐尚游访,涉水登山步林莽。禅衣露湿烟霞明,拄杖横施风月爽。”“餐霞服气度春秋,白云秋水空悠悠。有时危坐入禅定,不关名利轻王侯。”“汤汤逝水尽流东,尘寰万虑皆为空。识得浮生若沤幻,百般忧恨自消融。”“顿息尘缘坐来静,劈破鸿濛见真性,常生不死度流年,万古高风超人敬。”以海陵王正隆丙辰九月甲子示寂,偈曰:“名利光如水月,慧辩恰似镜痕。今朝消除梦幻,法界出入天门。”春秋九十有七,法腊六十,有二弟子。超贤奏闻,赐白银三百镪,为之建塔。文华殿大学士冯国相为文树碣纪之,亦具《山志》。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吴越时人。官少卿。《至元嘉禾志》卷三二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辛文悦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以《五经》教授,赵匡胤幼时从其肄业。及即位,召见,授太子中允,判太府事。开宝三年,后周郑王出居房州,帝以文悦长者,命知房州以保全之。官至员外郎。
汤悦 朝代:南唐至宋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汤悦,即殷崇义,陈州西华(今属河南)人。文圭子。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进士(明万历《池州府志》卷三)。官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入宋,避太祖父名讳,易姓名为汤悦。尝预修《太平御览》。《南唐书》卷二三、《十国春秋》卷二八有传。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陈州西华人。殷文圭子。博学善属文。仕南唐,官学士、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自淮上用兵,凡书檄教诰,皆出其手。后周世宗器其文。南唐亡入宋,避讳易姓名为汤悦。宋太祖开宝间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有《江南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本名殷崇义,后避宋宣祖庙讳改。字德川,其先陈州西华(今河南西华)人,后为池州青阳(今安徽青阳)人。仕南唐,中主时为学士,历枢密使、右仆射。中主迁南都,留守金陵,辅太子。后主时,为礼部侍郎,进门下侍郎平章事。宋开宝二年(969),罢为润州节度使,仍同平章事。复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南唐亡,事宋。奉宋太宗命与修《江南录》、《太平御览》。生平见马令《南唐书》卷五及卷二三、《十国春秋》本传。悦能诗善文,尤富史才,《直斋书录解题》卷五著录其与徐铉合撰《江南录》10卷。《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七
崇义。文圭子。事南唐嗣主。官至学士。历枢密使。嗣主迁南都。辅太子留守金陵。进右仆射同平章事。开宝二年罢为润州节度使。仍同平章事。及贬制度。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入宋。避宣祖庙讳。易姓曰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