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悠着
不能那么积极活动,控制着不使过度。例如:我年龄大了,干啥事都得悠着点。
《漢語大詞典》:窈悠
深远貌。《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倚此兮巖穴,永思兮窈悠。”旧注:“悠,一作窕。”
《漢語大詞典》:缓悠悠
慢悠悠,动作迟缓的样子。例如:老师缓悠悠地展开教案,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起来。
分類:迟缓
《國語辭典》:慢悠悠  拼音:màn yōu yōu
缓慢、不慌不忙。如:「他做事情总是这样,慢悠悠的。」
分類:缓慢
《韵府拾遗 尤韵》:浸悠
柳宗元文日月浸悠
《漢語大詞典》:幽悠
犹深远。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左荡莽而无涯,右幽悠而无方。”
分類:深远
《漢語大詞典》:悠哉游哉
悠闲自在。 谌容 《赞歌》:“他披着一件灰布棉袄,两只空洞洞的棉袄袖子在肩上晃来晃去,给人一种悠哉游哉的感觉。”
《漢語大詞典》:悠游自在
见“ 悠游自得 ”。
《漢語大詞典》:悠游自得
同“ 悠然自得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至于那些文士诗翁,自称什么钓徒樵子的,倒大抵是悠游自得的封翁或公子,何尝捏过钓竿或斧头柄。”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八:“ 苏州 这样安全的地带……我在这儿好像尽可以悠游自得了。”亦作“ 悠游自在 ”。 鲁迅 《书信集·致唐诃》:“我大约并没有先生们所豫想的悠游自在,所以复信的迟延,是往往不免的。”
《漢語大詞典》:悠游自得
同“ 悠然自得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至于那些文士诗翁,自称什么钓徒樵子的,倒大抵是悠游自得的封翁或公子,何尝捏过钓竿或斧头柄。”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八:“ 苏州 这样安全的地带……我在这儿好像尽可以悠游自得了。”亦作“ 悠游自在 ”。 鲁迅 《书信集·致唐诃》:“我大约并没有先生们所豫想的悠游自在,所以复信的迟延,是往往不免的。”
《漢語大詞典》:悠悠洋洋
优游自在貌。 清 李渔 《比目鱼·回生》:“又不知为甚么原故,竟像这两个身子,原在水中养大的一般,悠悠洋洋,絶无沉溺之苦。”
《國語辭典》:悠悠忽忽  拼音:yōu yōu hū hū
1.形容神志恍惚。《文选。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怅自失。」
2.形容悠閒懒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國語辭典》:悠悠荡荡(悠悠蕩蕩)  拼音:yōu yōu dàng dàng
飘浮不定的样子。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闹吵吵三军内,但听的马频嘶,早諕的悠悠荡荡魄散魂飞!」《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
分類:飘忽不定
《漢語大詞典》:悠忧(悠憂)
忧伤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公曰:‘余悔生劳,不如死逸。’因诉寃苦。 九郎 悠忧以思。”
《漢語大詞典》:悠脩
遥远。 明 梁辰鱼 《二郎神·秋怀》套曲:“定非关途路悠脩,不干鱼雁差谬。”
分類:遥远
《分类字锦》:悠想清沂
陶潜 时运诗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悠悠。
分类:上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