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9—492 【介绍】: 南朝齐僧。清河人。俗姓张。宋文帝元嘉末南来,至齐高帝初敕往辽东弘扬佛法,留二年,法化大行。归住钱塘之灵隐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生清河张氏。躯干脩竦。可八尺。容声甚都。性专静好。探讨道妙。一食常坐。游始兴宿树下。有虎依随之。大明中。至金陵。齐太祖即位。诏往辽东。弘赞禅法。居二年。隐钱塘灵苑山。岁值大旱。一夕见老人拜于前曰。弟子龙也。居富阳之赤亭山。彼山群龙皆昆弟。然龙性嗔毒。惟弟子学佛。差善耳。今富阳之民。无故穿凿山麓。断坏地脉。于是群龙怒。不为致雨。且二百馀日矣。弟子虽力谏不听。惟法师。道德崇重。能一往说法诲之。以与生灵请福。而利益群龙。则幸甚。超辞以路险远。非杖屦可至。老人曰。此易耳。苟法师有意者。则吾身为床座。奚恤哉。俄有驴负超以行。至山中即大雨。寻县令知之。趣民办舟迎归灵范。他日老人诣超谢。超告以地无美饮。难以安众。老人为抚掌出泉。味甘冽。则今之灵苑抚掌泉也。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昙超。姓张氏。清河人也。身长八尺。蔬食布衣。独宿山林。虎兕不伤。建元末。栖钱塘灵苑山。夏常讲经。有一老人来听。诘其姓氏。曰。我非人。乃龙也。居富春鹿山之下。乡民凿山侵龙居。龙忿不雨。今累月矣。屈师一往诲化群龙。师允其请。且曰。吾此地亦无水。汝能致之乎。老人即抚掌。泉自涌出。今玉泉是也。师乃往彼结坛。为龙受戒。浮舟讲经。雨大沾洽。嘉定三年。赐号灵悟大师。 赞曰。 身世两忘  以道自胜  灵苑谈经  有龙来听 求泉泉生  求雨雨应  龙何为哉  惟师是令
神僧传·卷第三
释昙超。姓张氏。清河人。形长八尺容正可观。蔬食布衣一中而已。初止都龙华寺。元嘉末南游始兴。遍观山水。独宿松下。虎兕不伤。大明中还都。至齐太祖即位。被敕往辽东弘赞禅道。停彼二年大行法化。建元末还京。俄又适钱唐灵隐山。一定累日。忽见一人来礼曰。弟子居在七里滩。以富阳县人凿麓山下侵坏龙室。群龙共忿。誓三百日不雨。今已百日田地枯涸。欲屈道德前行必能感致甘雨。润泽苍生功有归也。超许之。神乃去。超南行五日至赤城山。为龙咒愿。至夜群龙化作人来礼拜。超更说法。因乞三归。自称是龙。超请其降雨。乃相看无言。其夜与超梦云。本因忿立誓。师既导之以善。不敢违命。明日晡当降雨。至期沾足岁以。大熟以永。明十年卒。春秋七十有四。
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
释昙超。姓张。清河人。形长八尺容止可观。蔬食布衣一中而已。初止上都龙华寺。元嘉末南游始兴遍观山水。独宿树下虎兕不伤。大明中还都。至齐太祖即位。被敕往辽东弘赞禅道。停彼二年大行法化。建元末还京。俄又适钱塘之灵苑山。每一入禅累日不起。后时忽闻风雷之声。俄见一人秉笏而进。称严镇东通。须臾有一人至。形甚端正。羽卫连翩。下席礼敬自称弟子居在七里任周此地承法师至。故来展礼。富阳县人故冬凿麓山下为塼侵壤龙室。群龙共忿作三百日不雨。今已一百馀日井池枯涸田种永罢。法师既道德通神。欲仰屈前行。必能感致润泽苍生。功有归也。超曰。兴云降雨本是檀越之力。贫道何所能乎。神曰。弟子部曲止能兴云不能降雨。是故相请耳。遂许之。神倏忽而去。超乃南行经五日至赤亭山。遥为龙咒愿说法。至夜群龙悉化作人。来诣超礼拜。超更说法。因乞三归。自称是龙。超请其降雨。乃相看无言。其夜又与超梦云。本因忿立誓。法师既导之以善。辄不敢违命明日晡时当降雨。超明旦即往临泉寺。遣人告县令。办船于江中。转海龙王经。县令即请僧浮船石首。转经裁竟。遂降大雨。高下皆足。岁以获收。超以永明十卒年。春秋七十有四。
圆悟
【佛学常见辞汇】
圆满觉悟真理。
迷悟为因
【佛学次第统编】
迷于事理为迷,开真实之智见为悟。迷之义亦多矣,如曰迷惑,即谓谬于事理为迷,不明事理为惑。如曰迷妄。即谓闇于事理曰迷,虚而不实曰妄。或曰迷倒谓迷心倒转于事理。或曰迷没,谓迷情没在于非理。或曰迷心,谓转倒事理之妄心,然一切言迷,不出二者:一者迷事,二者迷理。
一、迷事 不达缘起之诸法曰迷事。
二、迷理 闇法性之真理曰迷理。
悟者对迷立言,既知于迷,则悟自显。盖悟者开真实之智见,即是不迷,故不迷即悟矣。
渐次悟入
【佛学次第统编】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馀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契悟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 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净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复次,真如用者 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密,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密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明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契悟(二)
【佛学次第统编】
相尽离念,平等平等,不可说有功德差别,亦不可说常与无常,如是契悟,即是正悟。
契悟(三)
【佛学次第统编】
「实相」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等,皆是实相之异名也。又依名随德用之三谛言之,则空谛为真如,假谛为实相,中谛为法界。
契悟(四)
【佛学次第统编】
「一真法界心」此一真法界,心在缠时,名性净法界。为所信境,出缠时,名最净法界。为所證境,体即现前知见,虽非心非境非佛非生,而心境佛生一以贯之,为法界究竟。是故此法界心,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所以现前一念知见心中,当体具足百万性相,即空即即即遍,非一非多,而多而一。
大彻大悟
【俗语佛源】
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證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不退道心,属于大菩萨的境界。如《观无量寿经》谓:「廓然大悟,得无生忍。」清代有位著名的禅师,是临济宗三十六世,即以「彻悟」为号。他主张禅净双修,大弘净土宗。「大彻大悟」与通常所说的「开悟」程度不同。「开悟」是觉悟之始,而「彻悟」是觉悟之成。按天台宗「六即」之说,「开悟」为「名字即」,见道而已,仍是凡夫;而「彻悟」为「分證即」,已经證道,属于圣贤。梁启超在《中国古代思潮》第六章中说:「修法华三昧,越十四日,智者大彻大悟,遂直接佛传,创立此派。」智者即陈、隋间的高僧智,他在二十多岁时从慧思修行「法华三昧」而彻悟,后来成为天台宗的创始人。后用以泛指彻底了解,完全明白。如《老残游记续集》:「你紧记在心,将来自有个大彻大悟的日子,你就知道不是寻常的套话了。」(李明权)
悟不见空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既能觉了灵知之性,本来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云悟不见空。
心悟通达
【三藏法数】
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远,理与心会,无不通达。以是功德,故能彻悟一切法相,了无挂碍也。
能觉悟有情
【三藏法数】
菩萨出现于世,以智慧方便,开导有情,咸使觉悟;如日行空,融和明丽,能令一切池沼莲华,悉得开敷也。
眠者得觉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无畏说法,为令一切众生为无明迷惑之所覆障者,悉皆开晓。犹师子震吼,令群辈睡眠,皆得觉悟也。
觉悟随眠
【三藏法数】
谓能觉知一切烦恼与业果,俱时流转,虽能觉悟而未能断,故名觉悟随眠。
不觉悟随眠
【三藏法数】
谓一切烦恼缠缚,随逐根识,不相舍离,而无所知觉,故名不觉悟随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