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悖理
同‘背理’。
分類:悖理背理
《國語辭典》:违天悖理(違天悖理)  拼音:wéi tiān bèi lǐ
违背天理伦常,指行为乖张暴戾。《明史。卷一六九。王直传》:「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也作「违天逆理」。
《漢語大詞典》:违天逆理(違天逆理)
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周书·文帝纪上:“ 侯莫陈悦 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詔命,阻兵 水洛 ,彊梁 秦 陇 。”亦作“ 违天害理 ”、“ 违天悖理 ”。南齐书·魏虏传:“ 武帝 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効,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当初这厮在日,专一违天害理,贪财好色,奸骗人家妻子。”明史·王直传:“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
《国语辞典》:逆天悖理  拼音:nì tiān bèi lǐ
违反天道,背离常理。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只是刘太后怀嫉妒心肠,做这等逆天悖理的勾当。」也作「逆天违理」。
《国语辞典》:悖理违情(悖理违情)  拼音:bèi lǐ wéi qíng
违背理法,不合常情。如:「这种悖理违情的事,你也做得出来!」
分类:违背常情
《漢語大詞典》:蔑伦悖理(蔑倫悖理)
谓违背道德和伦理。《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王姬在宫数月,备闻 襄公 淫妹之事,默然自嘆:‘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而蔑伦悖理之事,因之层出不穷,此皆学校不讲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