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轸恸(軫慟)
痛惜而哀恸。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二宫軫慟,遐邇同哀。” 吕向 注:“軫,隐也,言惻隐而哀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皇朝軫慟,储鉉伤情。” 吕延济 注:“軫,痛也。”
分類:痛惜
《漢語大詞典》:恸切(慟切)
谓悲痛之极。 南朝 梁简文帝 《东宫上掘得慈觉寺钟启》:“览启增思,抚端深悲,慟切视奩,哀踰封篋。”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恸怀(慟懷)
沉痛怀念。
分類:沉痛怀念
《漢語大詞典》:哽恸(哽慟)
犹悲痛。陈书·徐陵传:“干祈以屡,哽慟增深。”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余恸(餘慟)
犹馀哀。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你那入党的事讨论了么?’老汉还带着刚才的余恸,感慨地问 玉枝 。”
《漢語大詞典》:惨恸(慘慟)
悲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方閲视间,叟自外来,颜色惨慟。” 清 方苞 《李伯子哀辞》:“闻吾友 刘古塘 长子将冠而殤,南中子弟无与比并者。惨慟未平,而 习仁 之讣继至。”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沈恸(沈慟)
亦作“沉慟”。 极其悲痛。 凌力 《星星草》第二四章二:“密密的人群在缓缓移动。 老石 似乎听到了沉恸的、摧人心腑的哭声。”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凄恸(淒慟)
哀痛。北齐书·封隆之传:“ 孝琬 灵櫬言归,二人送於郊外,悲哭悽慟,有感路人。”
凄惨悲痛。 宋 苏轼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之二:“儿曹莫凄慟,老眼欲枯萎。”凄,一本作“ 悽 ”。
《漢語大詞典》:阮生恸(阮生慟)
晋书·阮籍传:“﹝ 籍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輒慟哭而反。”后因以“阮生慟”为穷途悲叹之典故。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亦作“ 阮生嗟 ”、“ 阮生涕 ”。 清 孔尚仁 《桃花扇·阻奸》:“穷途才解 阮生 嗟,无主江山信手拏。” 陈去病 《岁暮杂感》诗之四:“衰病復穷途,由来 阮生 涕。”
分類:悲叹
《漢語大詞典》:抽恸(抽慟)
痛哭。宋书·桂阳王休范传:“是以望陵坟而摧裂,想鑾旂而抽慟。”
分類:痛哭
《漢語大詞典》:恸醉(慟醉)
痛饮而醉。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二十年来,竟不得一回慟醉。”
分類:痛饮
《漢語大詞典》:恸悼(慟悼)
悲痛伤悼。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 思文 暮年始生一子……年六七岁,竟死。 思文 慟悼,恨不身代之也。”
《漢語大詞典》:恸怛(慟怛)
惨痛。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王者崩,诸侯悉奔丧何?臣子悲哀慟怛,莫不欲观君父之棺柩,尽悲哀者也。”
分類:惨痛
《漢語大詞典》:憯恸(憯慟)
悲痛。 南朝 梁简文帝 《大同哀辞》序:“ 大同 字 仁洽 ,予之第十九子也,生於仲秋,殞於冬末,悲夫!憯慟结于心,愁眉惨于外。”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恸恨(慟恨)
极度地悲哀怨恨。镜花缘第十回:“孙女慟恨,因此弃了书本,终日搬弓弄箭,操练武艺,要替母亲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