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恶感(惡感)  拼音:è gǎn
不好的感觉。如:「自从那一天吵架之后,我对他就心生恶感了。」
《国语辞典》:罪恶感(罪恶感)  拼音:zuì è gǎn
个人在实际行为上或想像中,因有违家庭、宗教或社会规范,引发内心谴责而感到愧疚难安的一种主观意识经验。
《國語辭典》:嫌隙  拼音:xián xì
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仇怨。《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欲来归附。」《红楼梦》第七一回:「邢夫人总是铁心铜胆的人,妇女家终不免生些嫌隙之心,近日因此著实恶绝凤姐。」
《漢語大詞典》:发恶(發惡)
产生恶感;发怒。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张训妻:“后与 训 发恶,勃然而去。”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章公 惇 罢相,俄落职。 林公 希 为舍人当制,制词云:‘悻悻无大臣之节,怏怏非少主之臣。’ 章相 寄声曰:‘此一联无乃太甚!’ 林 答曰:‘长官发恶,杂职棒毒,无足怪也。’”《平妖传》第十六回:“且説 雷太监 自那日不见了新娘,差人四下寻访,并无踪跡,只恐 张鸞 发恶,着实赔礼奉承。”《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下棋的最怕旁人观看。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倘或旁观的口嘴不紧,遇煞着处溜出半句话来,赢者反输,输者反赢,欲待发恶,不为大事;欲待不抱怨,又忍气不过。”
《國語辭典》:才料  拼音:cái liào
人物。含有鄙贱的意味。《金瓶梅》第二一回:「你躧不躧,不在于我,我是不管你傻才料。」
《漢語大詞典》:嫌郤
见“ 嫌隙 ”。
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恶感、仇怨。
《國語辭典》:嫌隙  拼音:xián xì
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仇怨。《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欲来归附。」《红楼梦》第七一回:「邢夫人总是铁心铜胆的人,妇女家终不免生些嫌隙之心,近日因此著实恶绝凤姐。」
《漢語大詞典》:嫌闲(嫌閒)
亦作“ 嫌间 ”。 因彼此猜疑而产生的恶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童贯 小内臣,蒙太史提挈,今官职至此,岂敢相忘,烦覆知太师,不可信人语言,遂成嫌閒也。” 明 归有光 《俞楫甫妻传》:“娣姒间絶无嫌间。”
《国语辞典》:口仇  拼音:kǒu chóu
因言语不合而引起的恶感。如:「多考虑到别人的立场,就不致因口仇而结怨。」
分类:言语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