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恶性肿瘤(惡性腫瘤)  拼音:è xìng zhǒng liú
一种周围没有膜包著,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不明显的肿瘤。其细胞会异常的增生,形状、大小不规则,能在体内转移,对正常组织破坏性很大。如癌症。也称为「恶性瘤」。
《國語辭典》:毒瘤  拼音:dú liú
1.恶性肿瘤。如:「他开刀割除毒瘤。」
2.比喻危害团体或社会的事件或人物。如:「这种作奸犯科的人,真是社会的一大毒瘤。」
分類:恶性肿瘤
《國語辭典》:肺癌  拼音:fèi yán
病名。肺的癌症,发生原因不明,可能与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有关。组织型态有腺癌、鳞状上皮细胞癌……等。早期病例可用手术治疗;其他病例以化学疗法为主。近年来,肺腺癌以标靶药物治疗可稍微延长病人存活时间。
《國語辭典》:胃癌  拼音:wèi yán
病名。发生于胃部的癌症。依癌细胞侵犯深度,可分为早期性胃癌及进行性胃癌。患者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上腹部硬块等症状。
分類:恶性肿瘤
《漢語大詞典》:腺癌
腺上皮的恶性肿瘤。例如:乳房腺癌。
分類:恶性肿瘤
《国语辞典》:辐射治疗(辐射治疗)  拼音:fú shè zhì liáo
利用各种辐射以治疗疾病(如恶性肿瘤等),原理是应用辐射所产生的能量来破坏细胞的染色体,使细胞停止生长,从而消灭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又称为「放射治疗」。
《国语辞典》:卡波西氏肉瘤  拼音:kǎ bō xī shì ròu liú
病名。是第八型人类疱疹病毒(HHV8)引起内皮细胞或血管增生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或爱滋病患者。患者除了皮肤出现紫斑状的隆起之外,还会侵袭内脏器官及其他组织。
《国语辞典》:大肠癌(大肠癌)  拼音:dà cháng yán
病名。大肠黏膜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形成原因不明,或与遗传、饮食习惯有关。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带血和黏液的粪便、体重减轻等。
《国语辞典》:防癌  拼音:fáng ái
预防恶性肿瘤发生。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定时健康检查,是防癌的最好方法。」
《国语辞典》:良性瘤  拼音:liáng xìng liú
不会危及生命或器官功能的肿瘤。相对于恶性肿瘤而言。良性瘤通常发育缓慢,不易转移他处,切除也不易再发。如:「当医生宣布他的肿瘤是良性瘤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国语辞典》:口腔癌  拼音:kǒu qiāng yán
病名。发生于口腔部位的恶性肿瘤。包括上皮性的癌瘤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前者占口腔癌百分之九十以上,计有唇癌、舌癌、口底癌、颊黏膜癌、齿龈癌、硬腭癌和软腭癌等。可用外科手术或放射线治疗。
《国语辞典》:肾脏癌(肾脏癌)  拼音:shèn zàng yán
病名。发生于肾脏的恶性肿瘤。可分为成人肾实质癌、肾盂癌、小孩肾原细胞癌。成人肾实质癌最常见,大都到晚期才有血尿、腹痛、腰痛、肿块、恶心、呕吐、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的发生。小孩肾原细胞癌也称为「韦恩氏瘤」,是小孩子生殖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瘤。
《國語辭典》:肝癌  拼音:gān yán
病名。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以原发性肝癌居多,继发性肝癌主要由消化道或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转移而来。患者有全身倦怠、厌食、腹痛等病症。早期发现的是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末期则只能以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及阻塞疗法来控制病情。肝癌发病原因,大多与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有关系。
《國語辭典》:放疗(放療)  拼音:fàng liáo
指放射线治疗。
《國語辭典》:白血病  拼音:bái xiě bìng
病名。也称为「血癌」,是一种血液和骨髓中白血球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性白血球异常增多,侵袭骨髓,常导致正常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减少,以致发生贫血、出血、发烧及感染等症状。肿瘤细胞亦会侵犯肝、脾、淋巴腺等。可分为急性与慢性白血病二类,病因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