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哀恨
悲痛憾恨。晋书·温峤传:“ 嶠 闇弱不武,不能徇难,哀恨自咎,五情摧陨。”
分類:悲痛憾恨
《漢語大詞典》:忧恨(憂恨)
(1).犹愎恨。固执,乖戾。
(2).忧愁怨恨。 南朝 梁 沈约 《从军行》:“惜哉征夫子,忧恨良独多。”
《国语辞典》:挟恨(挟恨)  拼音:xié hèn
怀恨在心。如:「挟恨报复」。也作「挟嫌」。
《漢語大詞典》:恨望
怨望,怨恨。汉书·霍光传:“ 宣 见 禹 恨望深,迺谓曰:‘大将军时何可復行!’” 唐 皇甫湜 《祭柳子厚文》:“华鐘始撞,一顿声寝, 梧山 恨望, 桂水 愁饮。”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五年:“中书令 孟準 、左卫将军 王鸞 劝 遵 稍夺 閔 兵权, 閔 益恨望。 準 等咸劝诛之。” 胡三省 注:“恨望,犹怨望也。”
分類:怨望怨恨
《漢語大詞典》:情恨
怨恨之情。 南朝 梁简文帝 《明君词》:“妙工偏见詆,无由情恨通。”
分類:怨恨
《國語辭典》:仇恨  拼音:chóu hèn
因敌对而产生的憎恨。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一笑释仇恨,百金交弟兄。」《红楼梦》第六一回:「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
《國語辭典》:恼恨(惱恨)  拼音:nǎo hèn
恼怒怨恨。《水浒传》第二一回:「匿是今夜兜得他住,那人恼恨都忘了。且又和他缠几时,却再商量。」
《國語辭典》:雪恨  拼音:xuě hèn
洗刷心里的愤恨。《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受辱是我们六人在一起的……总有雪恨的日子!」
分類:洗雪仇恨
《漢語大詞典》:悼恨
哀伤遗憾。汉书·刘向传:“ 望之 自杀。天子甚悼恨之。”南史·刘三达传:“年十八卒。 之遴 深怀悼恨,乃题墓曰‘ 梁 妙士’以旌之。”太平广记卷三五八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比至 饶州 ,妻卒已半年矣。 李 亦粗知其死,不得其终;悼恨既深,思为冥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老相公:“忽巨浪覆舟,妻女皆没。 张 迴棹,悼恨欲死。”
分類:哀伤遗憾
《國語辭典》:发恨(發恨)  拼音:fā hèn
生恨、恨起来。《红楼梦》第六○回:「心中又气又愧,发恨定要弄取成配,方了此愿。」
《國語辭典》:发狠(發狠)  拼音:fā hěn
1.痛下决心。《红楼梦》第四八回:「天天又说我不知世事,这个也不知,那个也不学;如今我发狠把那些没要紧的都断了。」
2.横了心,发个狠劲。《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却说文若虚见众人不去,偏要发个狠,扳藤附葛,直走到岛上绝顶。」
3.恼怒动气。《西游记》第三六回:「这大圣正在前边发狠,捣叉子乱说。」《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贾子猷想来想去,一无他法。忽然发狠道:『两只脚生在我腿上,我要走就走,我要住就住。』」
《漢語大詞典》:非恨
怨恨。汉书·龚胜传:“不崇礼义,而居公门下相非恨,疾言辩讼,媠谩亡状,皆不敬。”
分類:怨恨
《漢語大詞典》:嫌恨
怨恨。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槟榔:“《南州八郡志》曰:檳榔……彼人以为贵异,婚族好客,輒先逞此物,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北齐书·循吏传·路去病:“ 去病 消息事宜,以理抗答,势要之徒,虽厮养小人莫不惮其风格,亦不至嫌恨。” 宋 苏轼 《上蔡省主论放欠书》:“ 軾 于府中,实掌理欠,自今岁麦熟以来,日与小民结为嫌恨。”
分類:怨恨
《漢語大詞典》:茹恨
饮恨,含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衔酷茹恨,彻於心髓。” 唐 薛调 《无双传》:“花牋五幅,皆 无双 真迹,词理哀切,叙述周尽, 仙客 览之,茹恨涕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茹恨黄泉,寃缠数世者,不知凡几。”
分類:含恨
《漢語大詞典》:破恨
解除愁恨;排解幽怨。 宋 晏几道 《减字木兰花》词之二:“筝絃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 宋 苏轼 《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以诗送将官梁交且见寄次韵答之》:“知君月下见倾城,破恨悬知酒有兵。”
《高级汉语词典》:鸟恨
鸟声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