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紧张不安
偟遽
魂不附体
失魂丧胆
扰惧
惊惊怍怍
《国语辞典》:紧张不安(紧张不安)  拼音:jǐn zhāng bù ān
惶恐慌乱而不安宁。如:「他因有幽闭恐惧症,所以乘坐电梯时,总会感到紧张不安。」
《漢語大詞典》:偟遽
恐慌不安貌。偟,通“ 惶 ”。《楚辞·九章·悲回风》“超惘惘而遂行” 汉 王逸 注:“失志偟遽而直逝也。”
分類:恐慌不安
《國語辭典》:魂不附体(魂不附體)  拼音:hún bù fù tǐ
灵魂脱离肉体。形容惊吓过度而心不自主。《三国演义》第八回:「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百官魂不附体。」《初刻拍案惊奇》卷三:「猛见他抬起头来,东山仔细一看,吓得魂不附体,只叫得苦。」
《漢語大詞典》:失魂丧胆(失魂喪膽)
形容极度恐慌。 巴金 《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 英国 皇家军失魂丧胆。”
分類:恐慌
《漢語大詞典》:扰惧(擾懼)
惊恐慌乱。晋书·姚兴载记上:“先帝登遐,人情扰惧。”宋书·刘锺传:“时大军外讨,京邑扰惧。”
《漢語大詞典》:惊惊怍怍(驚驚怍怍)
恐慌不安貌。 陈登科 《活人塘》十九:“ 假七月子 慢吞吞的说:‘不要惊惊怍怍的,事情只要先有准备,就有力量抗的!’”
分類:恐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