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疑心生暗鬼  拼音:yí xīn shēng àn guǐ
生性多疑的人,遇可疑的事,胡乱猜测而信以为真,其实全是心理作用。《西游记》第三二回:「你看他奔上大路,疑心生暗鬼,步步只疑是行者变化了跟住他。」也作「暗心生闇鬼」。
《漢語大詞典》:谣妖
指怪异的传闻和事物。后汉书·五行志一:“ 更始 时, 南阳 有童謡曰:‘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 河北 。’…… 更始 大臣并僭专权,故謡妖作也。”
《漢語大詞典》:祅辞(祅辭)
怪异不正之言。荀子·正名:“忌讳不称,祅辞不出。”
分類:怪异
《漢語大詞典》:訞怪
妖邪、怪异。荀子·非十二子:“如是而不服者,则可谓訞怪狡猾之人矣。” 杨倞 注:“訞与妖同。”
分類:妖邪怪异
《漢語大詞典》:纤诡(纖詭)
纤巧怪异。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繁称:“而 宋 人又自开其纤诡之门者,则尽人而有号,一号不止,而且三数未已也。”
分類:纤巧怪异
《国语辞典》:奇风异俗(奇风异俗)  拼音:qí fēng yì sú
奇特怪异的风气习俗。如:「有些礼俗、仪式在外人眼中也许是奇风异俗,当地人却视为理所当然。」「电视里常播放各地的奇风异俗,让我们大开眼界。」
《国语辞典》:搜奇抉怪  拼音:sōu qí jué guài
搜索新奇,挑选怪异。形容刻意雕镂诗文。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釐分寸。」
《国语辞典》:殊形怪状(殊形怪状)  拼音:shū xíng guài zhuàng
奇特怪异的形状。唐。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殊形怪状不易说,就中惊燥尤枯绝。」也作「殊形妙状」、「殊形诡状」、「殊形诡色」。
《国语辞典》:殊形诡色(殊形诡色)  拼音:shū xíng guǐ sè
奇特怪异的形状。明。刘基《郁离子。螇螰》:「凡物之殊形诡色,而无益于民用者,皆可以谓之祥,可以谓之妖者也。」也作「殊形怪状」。
《国语辞典》:诡谲多变(诡谲多变)  拼音:guǐ jué duō biàn
形容奇特怪异、变化无定。如:「他的性情真是诡谲多变,令人捉摸不定。」
分类:奇特怪异
《国语辞典》:诡谲怪诞(诡谲怪诞)  拼音:guǐ jué guài dàn
怪异多变,离奇异常。宋。陆九渊〈书与包详道〉:「一旦骇于荒唐缪悠之说,惊于诡谲怪诞之辞,则其颠顿狼狈之状,可胜而言哉!」
《国语辞典》:诡形怪状(诡形怪状)  拼音:guǐ xíng guài zhuàng
怪异、奇特的样子。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二。山谷下》:「戴叔伦诗云:『诡形怪状翻合宜』,诚哉是言。」
《国语辞典》:诡形殊状(诡形殊状)  拼音:guǐ xíng shū zhuàng
怪异、奇特的样子。《宣和画谱。卷七。人物三。石格》:「好画古僻人物,诡形殊状,格虽高古,意务新奇,故不能不近乎谲怪。」
分类:怪异奇特
《国语辞典》:诡状异形(诡状异形)  拼音:guǐ zhuàng yì xíng
怪异、奇特的样子。《隋书。卷六二。柳彧传》:「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分类:怪异奇特
《国语辞典》:瑰禽怪兽(瑰禽怪兽)  拼音:guī qín guài shòu
奇特怪异的飞禽走兽。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丛林,有许多的瑰禽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