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向空书咄咄
   
咄咄书
 
咄咄书字
  
咄咄自岭
 
嗟咄咄
  
书咄咄
 
书怪事
   
书空独语
 
殷浩吟
 
殷郎咄咄
 
浩书空咄
 
画空
 
空中咄咄
 
空咄咄
 
诧咄咄

相关人物
殷浩


《晋书》卷七十七〈殷浩列传〉~2047~
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浩甥韩伯,浩素赏爱之,随至徙所。经岁还都,浩送至渚侧,咏曹颜远诗云:「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而泣下。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永和十二年卒。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黜免〉~865~
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简释

咄咄怪事:指惊奇或忧疑。宋苏轼《杜介熙熙堂》:“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


例句

自悲咄咄感,变作烦恼翁。 孟郊 劝善吟

书空翘足卧,避险侧身行。 方干 山中寄吴磻十韵

书空閒度日,深拥破貂裘。 李群玉 旅泊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 李贺 唐儿歌杜{★}公之子

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杜甫 喜晴

咄咄宁书字,冥冥欲避矰。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杜甫 对雪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杜甫 清明二首之二

空里愁书字,山中疾采薇。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之晋)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舍人下兮青宫,据胡床兮书空。 王维 登楼歌

有时须问影,无事却书空。 王适 蜀中言怀

箕裘空在念,咄咄谁推贤。 钱起 海畔秋思

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画地终难入,书空自不安。 骆宾王 畴昔篇

《國語辭典》:怪事  拼音:guài shì
稀奇古怪的事。如:「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分類:怪事奇怪
《國語辭典》:咄咄怪事  拼音:duò duò guài shì
语出《晋书。卷七七。殷浩传》:「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九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令人感到惊奇,不可思议的事情。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如何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
《漢語大詞典》:咄咄书空(咄咄書空)
《晋书·殷浩传》载 殷浩 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殷浩失望:“ 浩 之出,不惟一事无立,而丧师辱国,殆有甚焉。朝野於是大失所望,削爵贬窜,固其宜也,而咄咄书空,不能自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包涵所:“ 西湖 大家何所不有, 西子 有时亦贮金屋,‘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 欧矩甲 《新广东》五:“将来事成者出于他党,则此私会必致有咄咄书空之恨矣。” 章炳麟 《梁园客》诗自注:“﹝ 梁鼎芬 ﹞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
《漢語大詞典》:怪事咄咄
同“ 咄咄怪事 ”。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國語辭典》:差事  拼音:chà shì
1.奇异的事。唐。韩愈〈泷吏〉诗:「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2.有所欠缺而不合标准。如:「这玩意儿可真差事,一碰就坏。」
《漢語大詞典》:出鬼
犹见鬼,闹鬼。比喻离奇古怪,出怪事。 沙汀 《闯关》八:“‘这样说今晚上过不成铁路了么?’ 左嘉 失望的问。‘你还想过去?不出鬼就算好了!’”
《国语辞典》:张君房(张君房)  拼音:zhāng jūn fáng
人名。宋代岳州安陆人,生卒年不详。尝记鬼神变怪事。后真宗崇尚道教,尽将秘阁道书付杭州,令君房主其事,与戚纶、陈尧臣等校正编成道书;君房撮其精要万馀条,成《云笈七签》及《乘异记》,并传于世。
《漢語大詞典》:诧事(詫事)
令人惊诧的事,怪事。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天那,怎么有这一场诧事!”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想我自从一十六岁才有知识便遭了 纪献唐 那贼为他那贼子 纪多文 求婚的一桩诧事。”
分類:惊诧怪事
《國語辭典》:咄咄  拼音:duò duò
感叹声、惊怪声。《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唐。袁郊《红线》:「嵩闻之,日夜忧闷,咄咄自语,计无所出。」
《漢語大詞典》:咄咄书空(咄咄書空)
《晋书·殷浩传》载 殷浩 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殷浩失望:“ 浩 之出,不惟一事无立,而丧师辱国,殆有甚焉。朝野於是大失所望,削爵贬窜,固其宜也,而咄咄书空,不能自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包涵所:“ 西湖 大家何所不有, 西子 有时亦贮金屋,‘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 欧矩甲 《新广东》五:“将来事成者出于他党,则此私会必致有咄咄书空之恨矣。” 章炳麟 《梁园客》诗自注:“﹝ 梁鼎芬 ﹞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
《國語辭典》:书空(書空)  拼音:shū kōng
1.以手指在空中画字。唐。李公佐《谢小娥传》:「余遂请齐公书于纸,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聊斋志异。卷四。狐谐》:「使臣书空而奏曰:『右边是一大瓜,左边是一小犬。』」
2.雁在空中成列飞翔,行列如字,称为「书空」。宋。赵师侠〈菩萨鬘。西风又老潇湘树〉词:「残角起江城,书空征雁横。」
《國語辭典》:书空咄咄(書空咄咄)  拼音:shū kōng duò duò
晋人殷浩被黜放,终日以手指向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见《晋书。卷七七。殷浩传》。后比喻失意、激愤的状态。金。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诗:「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
《國語辭典》:书空咄咄(書空咄咄)  拼音:shū kōng duò duò
晋人殷浩被黜放,终日以手指向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见《晋书。卷七七。殷浩传》。后比喻失意、激愤的状态。金。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诗:「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