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瘙痒病
梅毒
霉毒
淋病
《漢語大詞典》:瘙痒病(瘙癢病)
仅有瘙痒感觉而无原发性病变的皮肤病,有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其特点为不同程度的阵发性瘙痒,严重时往往影响睡眠。若能坚持避免搔抓,用肥皂洗以及禁酒和忌辛辣食物,本病可自愈。参见“ 瘙痒 ”。。
《國語辭典》:梅毒  拼音:méi dú
病名。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潜伏期约三星期。症状是先在局部(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第二期则产生全身性红疹,第三期则造成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
《漢語大詞典》:霉毒(黴毒)
即杨梅疮。性病的一种。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王百穀》:“时 汪太涵 介弟 仲俺 道贯 ,偕兄至 吴 ,亦效其( 周幼海 )体作《赠百穀》诗:‘身上杨梅疮作果,眼中萝卜翳为花。’时 王 正患霉毒徧体,而其目微带障,故云然。”
(1).即梅毒。花柳病。详“ 梅毒 ”。
(2).大腿间的湿疹。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通俗文》:‘凡物伤溼曰溦。’今通语也。尔雅:‘骭疡为微。’微即霉。溦,伤溼生疡也。今人犹谓胯閒生疡曰霉毒。此创疡之殊名也。”
《國語辭典》:梅毒  拼音:méi dú
病名。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潜伏期约三星期。症状是先在局部(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第二期则产生全身性红疹,第三期则造成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
《國語辭典》:淋病  拼音:lín bìng
病名。主要经由性行为传染的一种性病,是由革兰氏阴性淋病双球菌所引起,潜伏期长短不定。其症状有尿道口疼痛、解尿困难伴有灼热感,及出现黏液脓性分泌物。淋病主要影响生殖系统,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造成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