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蒙一饭之恩,尚杀身以报(蒙一饭之恩,尚杀身以报)  拼音:méng yī fàn zhī ēn,shàng shā shēn yǐ bào
(谚语)受人点滴恩惠,尚知以性命回报。参见「一饭之恩」条。《薛仁贵征辽事略》:「古人言:『蒙一饭之恩,尚杀身以报。』兼将军救我一命,其恩非小,何敢无礼!」
《国语辞典》: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拼音: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
为臣者应不惜牺牲性命以效忠国家,为子者应尽力孝顺父母。明。邵璨《香囊记》第一二出:「自古道:『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当初不来赴选,也由得我和你,今日既受朝廷之爵,即当致身报国,不必更以家事为虑。」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三五出:「爹爹,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孩儿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阵。」
《国语辞典》:剃刀边缘(剃刀边缘)  拼音:tì dāo biān yuán
比喻性命濒临生死边缘。如:「为非作歹的流氓,总是在剃刀边缘讨生活。」「他所执行的这项任务有极高危险性,可说是身处在剃刀边缘,九死一生。」
《国语辞典》:远害全身(远害全身)  拼音:yuàn hài quán shēn
远离祸源,以保全自身性命。《梁书。卷三一。袁昂传》:「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我教你远害全身,放你私奔。」也作「全身远害」。
《国语辞典》:以身殉道  拼音:yǐ shēn xùn dào
牺牲性命来成全正道。如:「警察怀著以身殉道的决心,勇敢地向恶势力宣战。」《孟子。尽心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国语辞典》:搏命  拼音:bó mìng
以性命相拚斗。如:「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干嘛与他搏命?」
分类:性命命相
《国语辞典》:得人死力  拼音:dé rén sǐ lì
死力,拚死之力。「得人死力」指能得到他人不顾性命的为之尽忠竭力。形容非常得人心。《晋书。卷四○。列传。贾充》:「诞再在扬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清史稿。卷四五九。苏元春列传》:「元春躯干雄硕,不治生产,然轻财好士,能得人死力。」
分类:他人性命
《国语辞典》:买命钱(买命钱)  拼音:mǎi mìng qián
为买取性命、求宽饶所花的财物。《通俗常言疏證。货财。买命钱》引《琵琶记》:「要我饶,拿出买命钱来。」
《国语辞典》:拚老命  拼音:pàn lǎo mìng
豁出性命,不计一切。如:「我拚老命也要把这件工作完成。」
《国语辞典》:纳命来(纳命来)  拼音:nà mìng lái
把命交出来,即欲取人性命。常用于激愤的口气。如:「被害者家属一看见法警押著嫌犯出现,悲愤地大叫:『凶手,纳命来!』」
《国语辞典》:赌身立誓(赌身立誓)  拼音:dǔ shēn lì shì
用自己的性命作赌誓。《红楼梦》第三六回:「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身立誓。」也作「赌身发誓」。
分类:自己性命
《國語辭典》:粉身碎骨  拼音:fěn shēn suì gǔ
比喻牺牲生命。《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门生虽粉身碎骨,也难报老师的恩。」《红楼梦》第三四回:「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也作「粉骨碎身」、「粉身灰骨」、「碎骨粉身」、「碎身粉骨」。
《國語辭典》:典身卖命(典身賣命)  拼音:diǎn shēn mài mìng
卖身为奴,供人驱使。《西游记》第四○回:「若肯舍大慈悲,救我一命回家,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致使黄沙盖面,更不敢忘也。」
《国语辞典》:全身远害(全身远害)  拼音:quán shēn yuàn hài
远离祸源,以保全自身性命。《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也作「远害全身」。
《國語辭典》:宁死不屈(寧死不屈)  拼音:níng sǐ bù qū
宁愿牺牲生命,也不屈服。用以表示意志坚定。如:「虽然敌人武力强大,但是全国军民抱著宁死不屈的决心,奋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