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人命  拼音:rén mìng
1.人的生命。《后汉书。卷四一。钟离意传》:「诏有司,慎人命,缓刑罚。」《红楼梦》第三回:「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2.人的寿命。汉。王充《论衡。解除》:「国期有远近,人命有短长。」《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國語辭典》:馀生(餘生)  拼音:yú shēng
1.暮年。如:「他退休后,以馀生从事著述。」
2.倖存的生命。如:「火海馀生」、「虎口馀生」。
《國語辭典》:亡命  拼音:wáng mìng
1.改变姓名而逃亡。泛指流亡、逃亡。《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张耳尝亡命游外黄。」《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张敞亡命,坐致朱轩。」
2.逃亡的人。《文选。扬雄。解嘲》:「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
3.作奸犯科,不顾性命的人。《新唐书。卷一一六。王及善传》:「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戳善良,天下疾之。」《花月痕》第四二回:「当初员逆倡乱,结了五个亡命,号为五狗。」
《國語辭典》:求全  拼音:qiú quán
1.企求保全生命、名位、事业等。《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王嘉》:「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
2.要求完美无缺。《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你可不准嫌他父母乡愚,嫌他鄙陋,稍存求全之见。」
3.顾全大局。如:「委曲求全」。南朝齐。虞玩之 上表告退:「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
《國語辭典》:求全之毁(求全之毀)  拼音:qiú quán zhī huǐ
语出《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谓有意求好,却招来毁谤。《红楼梦》第五回:「既亲密,便不免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漢語大詞典》:微命
微小的生命;卑微的性命。《楚辞·天问》:“蠭蛾微命,力何固?”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佇一戮於微命,申三驱於大信。” 唐 许棠 《吴保安传》:“微命得全,公之赐也。” 涂宗涛 《敬悼周恩来总理》诗:“人百其身如何赎,愿捐微命答穹苍。”
《國語辭典》:托命(託命)  拼音:tuō mìng
托付身命。《文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
《國語辭典》:委命  拼音:wěi mìng
1.效命。《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放传》:「将军宜投身委命,厚自结纳。」
2.任凭天命。《文选。班固。答宾戏》:「慎脩所志,守尔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
《國語辭典》:留身  拼音:liú shēn
古时大臣早朝完毕,请准独留,向上面奏。《宋史。卷三七三。列传。洪皓》:「旧制,修注官、经筵官许留身奏事,而近例无有。」宋。徐度《却扫编。卷中》:「本朝宰执曰同进呈公事。遇有所密启,必先语閤门使奏知,进呈罢,乃独留,谓之留身。」
《國語辭典》:得命  拼音:dé mìng
生来命乖、福分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则俺那远乡的汉明妃,虽然得命,不见你个泼毛团,也耳根清净。」
《國語辭典》:粉身  拼音:fěn shēn
比喻牺牲生命。如:「您的大恩大德,我实在是粉身难报。」
分類:牺牲性命
《国语辞典》:保命  拼音:bǎo mìng
保全性命。如:「这次车祸还好有安全帽保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乱世多害,恐先生不保命也。」
《國語辭典》:系命(繫命)  拼音:xì mìng
把命运寄托、指望。《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
分類:寄托性命
《漢語大詞典》:发齿(髮齒)
头发和牙齿。借指身体、性命。 三国 魏 曹丕 《答许芝上代汉图谶令》:“夙夜忧惧,弗敢遑寧,庶欲保全髮齿。”
《漢語大詞典》:形生
身体与性命。庄子·庚桑楚:“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晋 仲长敖 《核性赋》:“形生有极,嗜慾莫限。”
分類:身体性命
《国语辞典》:夺命(夺命)  拼音:duó mìng
夺取性命。如:「云霄飞车的安全设施如果没有做好,很可能就会成为夺命飞车。」
分类:夺取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