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0,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患急
高急
急且
急吐
急危
急旋
急早
急澜
喘急
峭急
阴急
忧急
浸急
急煎煎
急躁
《漢語大詞典》:患急
犹急难。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自流宕已来,与羣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飢寒。”
分類:患急急难
《骈字类编》:高急(高急)
水经注浙江又东径诸暨县与泄溪合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凡有三泄泄悬三十馀丈广十丈中二泄不可得至登山远望乃得见之下泄悬百馀丈水势高急声震水外上泄悬二百馀丈望若云垂此是瀑布土人号为泄也
《國語辭典》:急且  拼音:jí qiě
慌张、匆忙。《孤本元明杂剧。单刀会。第四折》:「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且里倒不了俺汉家节。」也作「急节」。
分類:仓卒
《韵府拾遗 麌韵》:急吐
刘诜诗我性不藏事急吐如建瓴
《漢語大詞典》:急危
危急。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伏以行营今日事宜,真可谓急危极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奏报时乃掩其前半陷伏急危之形,与 冉天元 锋鋭汹汹之势,但称遇贼急战,禽获渠魁。”
分類:危急
《韵府拾遗 霰韵》:急旋
齐民要术豚肉饼法汤溲粉令如薄粥以杓子挹粉着铜钵内沸汤中以指急旋钵冷饼悉着钵中四畔饼成仍倾汤中煮熟滑而且美
《漢語大詞典》:急早
犹及早,赶紧。 元 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三折:“量你止有十万军马,急早投降。”白雪遗音·马头调·麻衣神相:“休恋人间风月场,急早回头觅才郎。” 张秀熟 《五四运动在四川的回忆》:“我们若不急早起来想一个法儿,改造我们的旧环境,寻求我们的新生活,增进我们的人格,我们岂不为万国劳动会所耻笑么?”
分類:及早赶紧
《漢語大詞典》:急澜(急瀾)
迅猛的波澜。 南朝 梁 萧琛 《别萧谘议》诗:“游子无淹期,晨川有急澜。” 唐 骆宾王 《秋月》诗:“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
分類:迅猛波澜
《漢語大詞典》:喘急
呼吸急促。《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喘吼总括》“喘则呼吸气急促”注:“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 克氏 谈吐非常之诚恳,说到意思重要的地方,虽言语喘急,还尽以 英 俄 文重复再四解释。”
《國語辭典》:峭急  拼音:qiào jí
孤僻急躁。《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治传》:「性峭急,喜怒快意。」《宋书。卷六○。王准之传》:「性峭急,颇失缙绅之望。」
《骈字类编》:阴急(阴急)
白虎通阳舒阴急何法法日行迟月行疾也
《漢語大詞典》:忧急(憂急)
忧患危急;忧愁焦急。隋书·天文志中:“心星变黑,大人有忧,直则王失势,动则国有忧急。” 王统照 《鬼影》:“虽在这一天一夜的饥寒晕劳之后,并不因此极感痛苦,惟有心上的种种烦扰、忧急,几乎使我要哭了。”
《韵府拾遗 缉韵》:浸急
后汉书寇荣传承望风旨持之浸急
《國語辭典》:急煎煎  拼音:jí jiān jiān
1.急急忙忙。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只待要急煎煎挟橐携囊,稳拍拍乘舟骗马。」
2.焦急的样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
《國語辭典》:急躁  拼音:jí zào
性情焦躁,缺乏耐性。《红楼梦》第七二回:「生恐旺儿仗凤姐之势,一时作成,终身为患,不免心中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