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清湍
清澈的急流。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遗芳结飞飆,浮景映清湍。” 唐 柳宗元 《邕州马退山茅亭记》:“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 也,不遭 右军 ,则清湍脩竹,芜没於空山矣。”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 秦 树隔 长安 ,蘼芜连 楚 泽,映清湍,王孙何处解征鞍。”
分類:清澈急流
《國語辭典》:激激  拼音:jī jī
1.水势湍急的样子。宋。苏轼 和王苏州侍太夫人观灯诗二首之二:「翻翻缇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
2.拟声词。形容急流的声音。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3.清澈、清澄。汉。无名氏〈战城南〉诗:「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國語辭典》:怒吼  拼音:nù hǒu
人、兽因愤怒而发出吼叫。也形容风、涛等发出巨大的声音。如:「狂风怒吼」。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于所蓄二牛,忽怒吼跃入,奋角与盗斗,挺刃交下,斗愈力,盗竟受伤狼狈去。」
《國語辭典》:湍濑(湍瀨)  拼音:tuān lài
水浅流急的地方。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三八:「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漢語大詞典》:底柱
山名。在 三门峡 黄河 急流中,其形如柱,故名。现已炸毁。底,也写作“砥”。墨子·兼爱中:“洒为 底柱 ,凿为 龙门 。” 汉 张衡 《东京赋》:“ 底柱 輟流。” 金 周昂 《底柱图》诗:“ 河 来天上石不移,安得此心如 底柱 !”
《漢語大詞典》:江湍
江中急流。 宋 欧阳修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由此而上泝 江 湍,入 三峡 ,险怪奇絶,乃可爱也。” 宋 陈傅良 《闻叶正则阅藏经次其送客韵以问之》:“孰与瞻斗车,把柁行江湍?”
分類:江中急流
《漢語大詞典》:泷吏(瀧吏)
(1).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唐 韩愈 《泷吏》诗:“往问瀧头吏: 潮州 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復何似?瀧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宋 梅尧臣 《送马廷评知康州》诗:“瀧吏迎使君,壶浆出蛮垒。” 明 高启 《闻潮州迁客消息》诗:“瀧吏相迎渡 恶滩 ,到时应是几旬间。”
(2).指 唐 韩愈 的《泷吏》诗。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一:“一篇《瀧吏》可书绅,莫向 长沮 更问津。” 清 钱谦益 《济上逢总河李侍郎》诗:“往事侲童惊背索,新诗《瀧吏》喜书绅。”
《漢語大詞典》:鸣湍(鳴湍)
形容急流。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
分類:急流
《漢語大詞典》:下濑船(下瀨船)
行于浅水急流中的平底快船。汉书·武帝纪“ 甲 为下瀨将军” 唐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瀨,湍也。 吴 、 越 谓之瀨,中国谓之磧。《伍子胥书》有下瀨船。”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瀨船。”
《漢語大詞典》:腾涌(騰湧)
亦作“ 腾涌 ”。
(1).水波翻滚急流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玄醴腾涌於阴沟,甘露被宇而下臻。” 张铣 注:“腾涌,流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将相以位隆特达,文士以职卑多誚,此江河所以腾涌,涓流所以寸析者也。”
(2).犹沸腾。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出现的翻腾现象。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剑树消却光芒,沸油的边际早不腾涌。”
(3).比喻物价腾贵。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元诚先生语录:“珠价腾涌。”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口碑·荒年谣》:“荒年百物腾涌,颇艰饮啖。”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九章:“全地之货皆集,日日皆如赛珍会,知识自开而无有地僻难於购物者之患矣,又无地僻运难、价至腾涌百数十倍之患矣。”
(4).谓大量涌现。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四言之体,自 汉 始衰, 少卿 赠诗,句踵‘雀角’,於是旁支入嗣,以五代四, 建安 腾涌,作者日多,自是绵延,於今不絶。”
《漢語大詞典》:新溜
初解冻的急流。 唐 韩翃 《送刘侍御赴陕州》诗:“带冰新溜涩,间雪早梅香。”
分類:解冻急流
《漢語大詞典》:回湍(迴湍)
回旋的急流。 唐 骆宾王 《早发诸暨》诗:“薄烟横絶巘,轻冻涩回湍。”
回旋的急流。 唐 骆宾王 《早发诸暨》诗:“薄烟横絶巘,轻冻澁迴湍。” 唐 骆宾王 《至汾水戍》诗:“溅石迴湍咽,縈丛曲涧幽。”
分類:回旋急流
《漢語大詞典》:江濑(江瀨)
江滩上的急流。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菊散芳於山椒,鴈流哀於江瀨。” 宋 苏轼 《和张昌言喜雨》:“禁林夜直鸣江瀨,清 洛 朝回起縠纹。” 清 潘耒 《赠杜于皇》诗:“一叶翩然下江瀨, 青邱 、 方壶 不可期。”
分類:滩上急流
《漢語大詞典》:涛濑(濤瀨)
波涛与急流。汉书·扬雄传上:“终回復於旧都兮,何必 湘 渊与涛瀨!” 宋 苏轼 《戏作放鱼》诗:“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李靖》:“时秋潦,涛瀨涨恶。”
分類:波涛急流
《漢語大詞典》:涛泷(濤瀧)
急流大波。新唐书·韩愈传:“涛瀧壮猛,难计期程。” 清 朱琦 《关将军挽歌》:“涛瀧阻絶八万里,彼虏深入孤无援。”
分類:急流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