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快速  拼音:kuài sù
快捷、迅速。如:「快速键」、「快速道路」、「穿越马路应注意两边来车,并快速通过,以免发生危险。」
《国语辞典》:快速帆船  拼音:kuài sù fán chuán
船首尖长而船体细长的帆船。其排水力强、航速快,为早期有帆式的航海用的快船。
《国语辞典》:数位快速篆刻系统(数位快速篆刻系统)  拼音:shù wèi kuài sù zhuàn kè xì tǒng
利用电脑科技来篆刻的应用软体。在硬体上须配合电动篆刻机。
《国语辞典》:西部滨海快速公路(西部滨海快速公路)  拼音:xī bù bīn hǎi kuài sù gōng lù
台湾西部走廊南北走向的公路。北起关渡桥淡水端,南迄高雄市之北界桥,工程方式是将原有西部滨海公路以及中正机场、香山二连络道,加以拓宽或新辟外环线、新建高架桥等。此路可与中山高速公路、第二高速公路构成三条南北运输之快速公路走廊。
《国语辞典》:快速面(快速面)  拼音:kuài sù miàn
大陆地区指速食面。
《國語辭典》:走马(走馬)  拼音:zǒu mǎ
1.骑马疾行。比喻迅速。《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2.善于奔驰的马。《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
3.乐曲名。参见「八骏马」条。
《國語辭典》:走马灯(走馬燈)  拼音:zǒu mǎ dēng
1.一种花灯。从元宵节的习俗发展而来,用木或竹条扎成一风车状的辐射圆轴,轴外围成一个圆筒状的纸轮,上面贴著用各种彩纸剪成的人马图案,纸轮外再作一层方形或圆形的灯壳。在纸轮中安放蜡烛,火焰热力造成空气对流,轮即转动,人马也跟著转动,影子映在灯壳上,往来回转,就像在奔跑一样,故称为「走马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也称为「马骑灯」。
2.形容人匆忙地来往不停。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往来的人,一上一下,似走马灯儿一般,是好耍子也。」《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小二哥搬运不迭,忙得似走马灯一般。」
《國語辭典》:疾速  拼音:jí sù
速度极快。如:「他画猴的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运笔疾速的境界。」
《漢語大詞典》:急疾
(1).快速;急切。吕氏春秋·论威:“凡兵欲急疾捷先……急疾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穀:“穫,不可不速,常以急疾为务。” 唐 白居易 《除李绛平章事制》:“况朕薄德,不逮先王,是用急疾於求贤,置之於左右。” 茅盾 《多角关系》十二:“他急疾地旋转身去。”
(2).指紧要之事。《晋书·顾和传》:“况今日艰难百王之弊,尚书令礼已过祥练,岂得听不赴急疾而遂罔极之情乎!”
(3).谓性情褊急。汉书·地理志下:“ 沛 楚 之失,急疾顓己,地薄民贫,而 山阳 好为姦盗。” 颜师古 注:“急疾顓己,言性褊狭而自用。”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长沙太守汝南郅恽》:“ 汝南 , 楚 之界也,其俗急疾有气决。”
《漢語大詞典》:疾急
(1).急速;快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一:“ 羲和 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明 陈子龙 《捉搦歌》:“健马嚙芻须疾急,何惜刀钱空竚立?”
(2).紧急的事。《孔子家语·执辔》:“是故善御马者正身以总轡,均马力,齐马心,回旋曲折,唯其所之,故可以取长道,可赴疾急。”
《漢語大詞典》:敏疾
快速;敏捷。吕氏春秋·诬徒:“﹝弟子﹞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西京杂记卷三:“ 枚皋 文章敏疾, 长卿 制作淹迟。”隶释·汉戚伯著碑:“约身学事,才略胥通,笔墨敏疾,仪容茂盛。”
分類:快速敏捷
《漢語大詞典》:疾捷
快速。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二章:“大小舟船皆电运,不假水火,一人司之,破浪千里,其疾捷亦有千百倍於今者。”
分類:快速
《漢語大詞典》:电游(電遊)
比喻快速。 南朝 宋 谢灵运 《上留田行》:“两服上阪电游,上留田。舫舟下游飇驱,上留田。” 黄节 注:“电游,喻疾速也。”
分類:快速
《漢語大詞典》:淩遽
快速。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观风久有作,陈诗愧未妍。疲弱谢凌遽,取累非纆牵。”凌,一本作“ 凌 ”。 李善 注:“言己才疲弱而谢急遽。” 刘良 注:“凌遽,捷速也。”
分類:快速
《國語辭典》:倏地  拼音:shù dì
忽然地、迅速地。如:「他一回头,墙角的黑影子就倏地消失了。」《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正在又浓又甜的时候,不提防那个不解事的老婆子,因九姨太回醒过来,前来报信,倏地把湍制台惊醒。」
分類:忽然快速
《漢語大詞典》:峻疾
快速。《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忽然是孝顺女兼男,一旦生来极峻疾。”
分類: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