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5,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忠笃
忠效
任忠
忠甫
克忠
忠和
甚忠
立忠
忠謇
前忠
忠善
忠介
忠至
履忠
诚忠
《漢語大詞典》:忠笃(忠篤)
忠厚笃实。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太傅 陈蕃 辅弼先帝……朕初践祚,亲授策命,忠篤之性,老而弥纯。”晋书·太原烈王瓌传:“ 瓌 乃心忠篤,智器雅量。歷位文武,有榦事之绩。”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有愷悌忠篤之纯,而无偏听摘抉之苛。”
分類:忠厚笃实
《漢語大詞典》:忠效
尽忠效力。亦指尽忠效力之人。《晋书·楚王玮传》:“助顺讨逆,天所福也。悬赏开封,以待忠效。”
《韵府拾遗 东韵》:任忠
史记蔡泽传泽对应侯曰然则君之主慈仁任忠惇厚旧故其贤智与有道之士为胶漆义不倍功臣孰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
《漢語大詞典》:忠甫
忠义之人。甫,古为男子之美称。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呜呼哀哉兮,敬余忠甫。”
分類:忠义男子
《漢語大詞典》:克忠
谓事君能竭诚尽心。书·伊训:“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孔颖达 疏:“事上竭诚。” 蔡沉 集传:“言能尽事上之心。”
分類:竭诚尽心
《漢語大詞典》:忠和
忠实谦和。《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贾公彦 疏:“‘中’下从‘心’,谓言出於心,皆有忠实也;云和不刚不柔者,谓宽猛相济者也。”后汉书·章帝纪:“盖君人者,视民如父母,有憯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
分類:忠实谦和
《韵府拾遗 东韵》:甚忠
汉书王吉传昌邑王因吉上疏諌游猎乃下令曰寡人造行不能无隋中尉甚忠数补吾过
《漢語大詞典》:立忠
尽忠。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待死而后可以立忠成名,是 微子 不足仁, 孔子 不足圣, 管仲 不足大也。”
分類:尽忠
《漢語大詞典》:忠謇
亦作“ 忠蹇 ”。
(1).忠诚正直。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臣愚以为宜擢 文 右职,以劝忠謇。”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忠蹇匪躬,尽诚事国。”《三国志·吴志·王蕃传》:“常侍 王蕃 黄中通理,知天知物,处朝忠蹇,斯社稷之重镇,大 吴 之 龙逢 也。”新唐书·魏徵传:“帝曰:‘当今忠謇贵重无踰 徵 。’”
(2).指忠诚正直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忠謇离退,姦凶得志,邪流溢而不可遏也,伪涂闢而不可杜也。”
《骈字类编》:前忠
晋书宣帝纪论见东智下
《漢語大詞典》:忠善
忠诚善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后汉书·张酺传》:“臣伏见 夏阳侯 瓌 ,每存忠善,前与臣言,常有尽节之心。”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若有作姦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漢語大詞典》:忠介
忠诚耿介。 唐 皮日休 《反招魂》:“帝命余以辅君兮,亦以君之忠介些。” 清 翟灏 《咏烟草》:“苦口成忠介,焚心异鬱紆。” 郑观应 《盛世危言·火器》:“窃思平日德薄才疎,自应受此谴责。然感 刚直公 及诸亲友高谊,终身不忘,愿与忠介者共勉之。”
分類:忠诚耿介
《漢語大詞典》:忠至
忠诚之极。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夫忠至者无以为国,况怀智以迷上乎!”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序:“ 谢朏 、 孔彦颜 等,屡劝解素,乃是忠至,未达朕心。”
分類:忠诚
《漢語大詞典》:履忠
躬行忠诚之道。 汉 蔡邕 《胡公碑》:“夫蒸蒸至孝,德本也;体和履忠,行极也。”汉书·赵广汉张敞等传赞:“ 张敞 衎衎,履忠进言,缘饰儒雅,刑罚必行,纵赦有度,条教可观,然被轻媠之名。”
分類:躬行忠诚
《漢語大詞典》:诚忠(誠忠)
衷心敬爱。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忠必有可亲之色。” 王聘珍 解诂:“忠,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