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楞严忏悔行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释谛闲撰。
金鼓忏悔梦
【佛学大辞典】
(故事)(参见:金鼓)
金鼓
【佛学大辞典】
(故事)梦有金鼓,说忏悔之偈颂。金光明经忏悔品曰:「尔时信相菩萨,即于其夜梦见金鼓,其状殊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复于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众宝树下坐琉璃座,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见有一人,似婆罗门,以抱击鼓出大音声,其声演说忏悔偈颂。」
忏悔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止观七曰:「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然忏为梵语忏摩Ks!amayati之略,而非汉语,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四明之金光明经文句记三曰:「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忏摩,华言悔过。」悔过之译,不叶本义。忏摩者请他忍恕之义也。又谓发露已犯罪,则梵语提舍那矣Des/ayati或Des/anakarani^ya%,译曰说罪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忏悔,此言讹略也。书无忏字,正言叉摩,此云忍。谓容恕我罪也。」南山戒疏一下曰:「忏悔,悔是此土之言,忏是西方略语,如梵本言忏摩也。忏字非苍雅所陈,近俗相传故耳。」寄归传二曰:「旧云忏悔,非关说罪,何者?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悔乃东夏之字,追悔为目,忏之与忍,回不相干。(中略)恐怀后滞,就他致谢。即说忏摩之言,必若自己陈罪,乃云提舍耶矣。」有部毗奈耶十五注曰:「言忏摩者,此方正译当乞容恕,容忍致谢义也。若触误前人,欲乞欢喜者,皆云忏摩。无问大小,咸同此说。若悔罪者,本云阿钵底提舍那A^pattides/ana%,阿钵底是罪,提舍那是说,应言说罪。云忏悔者,忏是西音,悔是东语。不当请恕,复非说罪,诚无由致。」慧苑音义下曰:「忏悔谓忏摩,此云请忍,谓请前人忍受我悔罪。」
【佛学常见辞汇】
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
【佛学次第统编】
忏悔二字,乃梵汉双举之词,梵语忏摩,华言悔过,言忏者乃忏摩之略,言悔乃悔过之意也。总之忏摩原意,乃请他忍恕之义。悔过者,则又自行悔罪之意也。止观曰:「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是又就去来言之矣。
忏悔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普贤行愿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俗语佛源】
对自己的过错或罪恶进行反省并决心改正,谓之忏悔,这是一个梵汉并举的词。忏,是梵语Ksama(忏摩)的省音,意为悔过。忏悔原为僧团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的诵戒仪式。在仪式上,让犯戒者披露自己的过失。南朝梁·萧子良《净住子·涤除三业门》说:「忏悔之法,当先洁其心、静其虑、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肃其容,内怀惭愧,鄙耻外发。」指出忏悔时必须至诚恳切。忏悔有一定的程式,往往都要念长短不等的「忏悔文」。中国的忏法始于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后又有「观音忏」、「法华忏」、「金光明忏」等。有注重程式的「事件忏」,也有注重谛观的「理忏」。忏悔可以拔除罪苦。如《心地观经》卷一谓经:「发露忏悔,罪即消除。」(李明权)
【三藏法数】
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
【三藏法数】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为忏悔。
忏悔功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忏悔罪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观经一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四分律毗尼增一法曰:「佛告比丘言:汝自忏悔,于我法中能至诚如法忏悔者,便得增长。汝忏悔应生厌离心,汝比丘至诚如法忏悔,我为受之。」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所立五悔之一。
忏悔文
【佛学大辞典】
(杂语)普贤行愿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此文谓之忏悔文。
忏悔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光明经一曰:「忏悔品。」金光明最胜王经二曰:「梦见金鼓忏悔品。」妙幢菩萨,梦金鼓出大音声而说忏悔之偈颂。次日述之于佛前。
忏悔五法
【佛学大辞典】
(仪式)比丘忏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
【佛学次第统编】
比丘忏悔罪时,行五种之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
不通忏悔
【佛学常见辞汇】
不能够忏悔。
三种忏悔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三种忏悔法者:
一、作法忏 向佛前报陈过罪,身口所作,一依于法度者,为灭犯戒之罪。
二、取相忏 于定心而运忏悔之想,如佛来摩顶,以感瑞相为期者,为灭烦恼之性罪。
三、无生忏 正心端坐,而观无生之理者,为灭障中道之无明,观普贤经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二种忏悔
【三藏法数】
(出补助仪并天台四教仪)
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名忏悔。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未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也。
〔一、事忏悔〕,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三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二、理忏悔〕,理即理性,谓过现所作一切罪业,皆从心起。若了自心本性空寂,则一切罪相亦皆空寂,是名理忏悔。
五种忏悔
【三藏法数】
(出小弥陀忏)
普贤观经云:若国王大臣欲忏悔者,当修行五事,即是名忏悔也。
〔一、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三宝,不于修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法受戒之师,则无悖逆之罪,是即忏悔也。
〔三、正法治国,不邪枉人民〕,谓以正顺之道,治安邦国,亦常教化人民,敬信三宝,修持戒善,勿以邪法枉屈于人,是即忏悔也。
〔四、于六斋日,敕诸境内令行不杀〕,六斋日,即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以此六日,四天王差遣使者,巡察世间。若遇修善人民,注禄增寿;不善人民,即降灾殃。若能敕诸境内,令行不杀,则合国常臻福善,永享安荣,是即忏悔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五、深信因果,知佛不灭〕,所作为因,感报为果。谓若信因果不虚,则无造恶之过;若知法身常住,则无断灭之见。是即忏悔也。
五法──忏悔五法
【三藏法数】
(出圆觉略疏钞)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今云忏悔者,华梵兼称也。谓比丘有罪,须请大比丘为證,具此五法而行忏悔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大比丘即上座也。)
〔一、袒右肩〕,谓行忏悔时,须著袈裟,当袒右肩,以便执侍作务使令也。
〔二、右膝著地〕,谓行忏悔时,当右膝著地,以显翘勤恳切之诚也。
〔三、合掌〕,谓行忏悔时,须合掌当胸,以表诚心之不乱也。
〔四、礼足〕,谓行忏悔时,当顶礼大比丘足,以见卑下至敬之礼也。
〔五、说罪名〕,谓行忏悔时,当说自身所犯罪名,或得僧残罪,或波逸提罪之类,对众发露,不得覆藏也。(僧残罪者,如人被斫,犹有咽喉,故名为残。若犯此罪僧,作法除故也。梵语波逸提,华言堕,谓死堕地狱也。)
事忏悔
【三藏法数】
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三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理忏悔
【三藏法数】
理即理性,谓过现所作一切罪业,皆从心起。若了自心本性空寂,则一切罪相亦皆空寂,是名理忏悔。
发露忏悔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所有过失,不可隐覆,即当发露忏悔。以此翻破覆讳过失之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