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慈悲忍辱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三轨中之二轨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
罗云忍辱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罗云为人所打,佛广说忍辱之道。
五种功德力──忍辱五种功德力
【三藏法数】
(出法集经)
〔一、能忍所打〕,谓菩萨以得如响平等智力,虽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响者,谓如空谷之答众响也。)
〔二、能忍所恼〕,谓菩萨以得镜像平等智力,虽被人恼害,而能忍受不加报也。(镜像者,谓如明镜之现众像也。)
〔三、能忍所瞋〕,谓菩萨以得如幻平等智力,虽被人瞋呵,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幻者,谓如变幻而不实也。)
〔四、八法不动〕,八法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谓菩萨以得清净平等智力,故世间八法皆不能动也。
〔五、烦恼不染〕,谓菩萨以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故一切烦恼皆不能染也。
非众生数忍辱
【三藏法数】
谓菩萨若遇风寒冷热水雨等无情之物恼害之时,安然忍受,初不瞋恚,是名非众生数忍辱。
忍辱救护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常应广运大悲之心于诸下劣不善之人,设以横逆而加于我,不惟忍受其辱,抑且方便救护,使其改恶迁善。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
广行忍辱
【三藏法数】
谓菩萨或被众生诃骂,或被楚挞,或截手足,或割耳鼻,或挑其目,或级其头,如是一切皆能忍受,无有瞋恨,故云广行忍辱。
忍辱方便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远离颠倒瞋恚,而无彼我之想;于诸众生,设有横逆侵加于己,悉能忍受,心无所动,是为忍辱方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