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熬刑  拼音:áo xíng
忍受刑罚。《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吾今熬刑不过,只得供招。」
《國語辭典》:熬枯受淡  拼音:áo kū shòu dàn
忍受枯燥清苦的生活。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分類:忍受清苦
《國語辭典》:熬清守淡  拼音:áo qīng shǒu dàn
忍受清苦的生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陈某不肖,将家私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淡,积攒下偌多财物,使小生恢复故业。」
《國語辭典》:包羞忍耻(包羞忍恥)  拼音:bāo xiū rěn chǐ
容忍羞愧、耻辱。唐。杜牧 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明。汪廷讷《狮吼记》第一○出:「在家中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耻。」
《漢語大詞典》:吃屈
忍受委屈。 梁斌 《播火记》九:“ 朱老忠 说:‘赶早不赶迟,那人们不是吃屈让人的,爱犯疑忌,夜长梦多。’”
《漢語大詞典》:吃辛吃苦
忍受辛苦。《何典》第一回:“我们夫妻两个,一钱弗使,两钱弗用,吃辛吃苦,做下这点牢人家。”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我们吃辛吃苦,赔重利钱借债,种了出来。”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年年吃辛吃苦,好容易今年多收了几担!”
分類:忍受辛苦
《國語辭典》:吃不住  拼音:chī bù zhù
1.承受不起、忍受不了。《红楼梦》一○一回:「后来二舅嗔著他,他说他不该一网打尽,他吃不住了,变了个法子,就指著你们二叔的生日撒了个网,想著再弄几个钱好打点二舅太爷不生气。」
2.驾驭不了。如:「以他这种温和的个性,就算当主管,只怕吃不住部属。」
《國語辭典》:气不过(氣不過)  拼音:qì bù guò
气愤至极,不能忍受。《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倒怪九兄,你既这等气不过,何不那日就回来,昨日怎么又在城外耽搁一天呢?」《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后来人家又翻刻了,时老先生气不过,又替我们编了一部文料大成。」
分類:极点忍受
《漢語大詞典》:捏着鼻子
亦作“揑着鼻子”。 强行忍受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人有説声不依的,立逼着本利全要,没奈何的揑着鼻子捱。”
分類:强行忍受
《國語辭典》:逆来顺受(逆來順受)  拼音:nì lái shùn shòu
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待遇。《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國語辭典》:肉中刺  拼音:ròu zhōng cì
比喻极端憎恶而急于去除的东西。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见了那穷汉,似眼中疔,肉中刺。」
《國語辭典》:忍辱负重(忍辱負重)  拼音:rěn rù fù zhòng
忍受屈辱怨谤而承担重任。《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三国演义》第八三回:「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国语辞典》:忍辱求全  拼音:rěn rù qiú quán
忍受屈辱以顾全大局。如:「为了完成任务,请大家忍辱求全,暂时按捺住脾气,不要计较。」
《國語辭典》:忍无可忍(忍無可忍)  拼音:rěn wú kě rěn
忍耐到了极点,而无法再忍受。《唐史演义》第六○回:「公主未免挟贵自尊,暧忍无可忍,屡有违言。」
分類:忍受再也
《漢語大詞典》:忍耐力
忍受疼痛和苦难的能力。例如:他对病魔有极大的忍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