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违碍(違礙)  拼音:wéi ài
违反法令或习俗而有所妨碍的。如:「违碍书籍」、「违碍字句」。
《國語辭典》:禁忌  拼音:jìn jì
忌讳。《后汉书。卷四八。杨终传》:「汉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而乏嘉善之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俊臣是官家子弟,不晓得江湖上的禁忌。」
《漢語大詞典》:革讳(革諱)
忌讳。 晋 陈寿 《表上诸葛氏集》:“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以明大通之道也。”
分類:忌讳
《漢語大詞典》:辟忌
避讳;忌讳。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慝,以詔辟忌,以知地俗。”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以詔辟忌,不违其俗也。”
分類:避讳忌讳
《漢語大詞典》:密讳(密諱)
犹忌讳。宋书·谢晦传论:“降及 大明 ,倾詖愈甚,自非訐窃深私,陵犯密讳,则左降之科,不行于权戚。”
分類:忌讳
《國語辭典》:无忌(無忌)  拼音:wú jì
1.没有猜忌。《三国志。卷四三。蜀书。吕凯传》:「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托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
2.毫无忌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3.没有忌讳。如:「童言无忌」。
《漢語大詞典》:不忌
不畏忌;不嫉妬;不忌讳。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列子·汤问:“﹝ 终北国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儕居。”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 么吵吵 是个不忌生冷的人,什么话他都嘴一张就说了,不管你受得住受不住。”
《國語辭典》:讳言(諱言)  拼音:huì yán
1.有所忌讳而不敢明说。《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君上好善,民无讳言。」《宋史。卷四五。理宗本纪五》:「似道自诡有再造之功,讳言岁币及讲和之事。」
2.拒绝劝谏。《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臣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
《國語辭典》:隐讳(隱諱)  拼音:yǐn huì
有所忌讳而隐瞒。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却不道狼乃至猛之兽,你为甚的恁般与他隐讳来?」《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望先生悉心为朕筹画,不必有所隐讳。」
《漢語大詞典》:俗忌
为世俗所忌讳。宋书·王镇恶传:“ 镇恶 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疎宗。”北史·李绘传:“ 绘 字 敬文 。六岁便求入学,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许,遂窃其姊笔牘用之。”
分類:世俗忌讳
《漢語大詞典》:讳人(諱人)
谓忌讳看到产妇生育孩子。 汉 王充 论衡·四讳:“今六畜与人无异,其乳皆同一状。六畜与人无异,讳人不讳六畜,不晓其故也。”
《國語辭典》:倒头(倒頭)  拼音:dǎo tóu
1.去世、死亡。《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为此日夕算计,结交官府。只要父亲一倒头,便思量摆布这庶母、幼弟,占他家业。」
2.躺倒。《红楼梦》第六三回:「别耍钱吃酒,放倒头睡到大天亮。」
《漢語大詞典》:语忌(語忌)
语言上的忌讳。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语忌诫:“﹝ 刘仁遇 ﹞新妇屡有奏闻, 太祖 ( 朱温 )犹徵语忌,至於悲泣哀告,方除 兗州 。” 宋 岳珂 桯史·苏葛策问:“是时语忌最严,而无一人指疵之者。”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 刘嗣明 尝作《皇子剃胎髮文》,用‘克长克君’之语。吏持以请, 嗣明 曰:‘此言堪为长堪为君,真善颂也。’吏拱手曰:‘内中读文书不如是,最以语忌为嫌。既剋长又剋君,殆不可用也。’ 嗣明 悚然,亟易之。”
分類:忌讳后蜀
《漢語大詞典》:忌恶(忌惡)
憎恨坏人坏事。后汉书·党锢传序:“若 范滂 、 张俭 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
忌讳厌恶;憎恶。 汉 王充 论衡·四讳:“乳子之家,亦忌恶之,舍丘墓庐道畔,逾月乃入,恶之甚也。”后汉书·皇后纪下·虞美人:“大将军 梁冀 秉政,忌恶佗族。”宋史·苏轼传:“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於朝廷之上。”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这项工具(指留声机), 中国 人倒早在利用,而且利用得很滥,不闻有人反对,反是‘国乐家’要忌恶起洋乐来,这却不免是件奇闻。”
《漢語大詞典》:忌岁(忌歲)
忌讳之年。晋书·礼志下:“ 穆帝 纳后,欲用九月,九月是忌月…… 王洽 曰:‘若有忌月,当復有忌岁。’”
分類: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