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37,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天台传佛心印记
元心
五心
五位无心
五果回心
五停心观
五停心观位
三世心不可得
不相应心
不坏金刚光明心殿
六十心
六染心
六蔽心
佛类词典(续上)
己心中所行法门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天台传佛心印记
元心
五心
五位无心
五果回心
五停心观
五停心观位
三世心不可得
不相应心
不坏金刚光明心殿
六十心
六染心
六蔽心
己心中所行法门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自己心中修得之法门,即自己心中实感实證之法门也。
(杂语)谓自己心中修得之法门,即自己心中实感实證之法门也。
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万法唯一心,故生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曰:「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维摩经佛国品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乐邦文类四载圆辩法师之净土唯心说,并载姑苏禅师之唯心净土文。云楼弥陀经疏钞一曰:「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为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性而谈之法门,古来圣道门之念佛皆是也。然善导所立之净土门不取之。西方指净土,心外仰佛。是曰指方立相。观经疏定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龙舒净土文一曰:「世有专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万善同归集二曰:「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而兴取舍之念,岂达无生之门?欣厌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中略)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万法唯一心,故心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这是一个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性而谈的法门。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也说:「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
(术语)谓万法唯一心,故生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曰:「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维摩经佛国品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乐邦文类四载圆辩法师之净土唯心说,并载姑苏禅师之唯心净土文。云楼弥陀经疏钞一曰:「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为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性而谈之法门,古来圣道门之念佛皆是也。然善导所立之净土门不取之。西方指净土,心外仰佛。是曰指方立相。观经疏定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龙舒净土文一曰:「世有专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万善同归集二曰:「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而兴取舍之念,岂达无生之门?欣厌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中略)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万法唯一心,故心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这是一个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性而谈的法门。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也说:「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
天台传佛心印记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元虎溪沙门怀则述。说深明性具之圆宗,直指人心。使见性成佛者。注二卷,明传灯注。
(书名)一卷,元虎溪沙门怀则述。说深明性具之圆宗,直指人心。使见性成佛者。注二卷,明传灯注。
元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绝待圆满之一心也。为森罗万象之元,故谓之元心。与起信论之一心同。楞严经三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术语)绝待圆满之一心也。为森罗万象之元,故谓之元心。与起信论之一心同。楞严经三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五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觉知外境时,顺次起五个之心。即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也。详见瑜伽师地论一,法苑义林章一。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率尔心〕,率尔犹卒然也。谓人一念之心,初对于境,卒然任运而起,未分别善恶,是名率尔心。
〔二、寻求心〕,谓人一念之心,既对于境明了,即推寻求觅而生分别,是名寻求心。
〔三、决定心〕,谓人一念之心,于所缘境法,既能分别,则审知善恶,决定不谬,是名决定心。
〔四、染净心〕,谓人一念之心,于法既审知是善是恶,则染净自然而分,是名染净心。
〔五、等流心〕,等谓平等,流即流类。谓人一念之心,于善恶法染净既分,则各随类相续,于善法则继净想;于恶法则继染想。念念相续,前后无异,是名等流心。
(术语)觉知外境时,顺次起五个之心。即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也。详见瑜伽师地论一,法苑义林章一。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率尔心〕,率尔犹卒然也。谓人一念之心,初对于境,卒然任运而起,未分别善恶,是名率尔心。
〔二、寻求心〕,谓人一念之心,既对于境明了,即推寻求觅而生分别,是名寻求心。
〔三、决定心〕,谓人一念之心,于所缘境法,既能分别,则审知善恶,决定不谬,是名决定心。
〔四、染净心〕,谓人一念之心,于法既审知是善是恶,则染净自然而分,是名染净心。
〔五、等流心〕,等谓平等,流即流类。谓人一念之心,于善恶法染净既分,则各随类相续,于善法则继净想;于恶法则继染想。念念相续,前后无异,是名等流心。
五位无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无想天无心,外道生于色界四禅天之无想天,五百大劫间受无心果报之位也。二,无想定无心,外道为生于无想天而修无相定之位也。三,灭界定无心,是俱解脱之阿罗汉,欣乐涅槃妙寂所入之无心定之位也。以七日为最极。四,极睡眠无心,在极睡眠而一时六识不修行之位也。五,极闷绝无心,是逼于打伤病苦等而一时气绝失心之位也。此无心为于一期相续之身上论者,故不言死生位之二无心,且末那,阿赖耶,之二识,恒时相续而无断绝无心之时,故不言之。但于六识论之。见百法问答钞三。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无心,谓无分别识心也。非全无心,但分别识心不行,故言五位无心也。
〔一、睡眠〕,谓众生睡眠之时,六识昏昧,不能见闻觉知,是名睡眠无心。(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二、闷绝〕,谓诸众生,惊倒闷绝,六识昏昧,见闻觉知,一时顿息,是名闷绝无心。
〔三、无想定〕,无想定者,即色界无想天所修之定也。谓修无想定时,身心俱灭,念虑灰凝,诸想不起,是名无想定无心。
〔四、无想报〕,谓因中厌生灭心,习无想定,故感报生无想天,经五百劫,心想不行,是名无想报无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五、灭尽定〕,谓入此定时,一切受领思想之心,一时灭尽,都无见闻觉知,出入之息亦尽,是名灭尽定无心。
(名数)一,无想天无心,外道生于色界四禅天之无想天,五百大劫间受无心果报之位也。二,无想定无心,外道为生于无想天而修无相定之位也。三,灭界定无心,是俱解脱之阿罗汉,欣乐涅槃妙寂所入之无心定之位也。以七日为最极。四,极睡眠无心,在极睡眠而一时六识不修行之位也。五,极闷绝无心,是逼于打伤病苦等而一时气绝失心之位也。此无心为于一期相续之身上论者,故不言死生位之二无心,且末那,阿赖耶,之二识,恒时相续而无断绝无心之时,故不言之。但于六识论之。见百法问答钞三。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无心,谓无分别识心也。非全无心,但分别识心不行,故言五位无心也。
〔一、睡眠〕,谓众生睡眠之时,六识昏昧,不能见闻觉知,是名睡眠无心。(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二、闷绝〕,谓诸众生,惊倒闷绝,六识昏昧,见闻觉知,一时顿息,是名闷绝无心。
〔三、无想定〕,无想定者,即色界无想天所修之定也。谓修无想定时,身心俱灭,念虑灰凝,诸想不起,是名无想定无心。
〔四、无想报〕,谓因中厌生灭心,习无想定,故感报生无想天,经五百劫,心想不行,是名无想报无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五、灭尽定〕,谓入此定时,一切受领思想之心,一时灭尽,都无见闻觉知,出入之息亦尽,是名灭尽定无心。
五果回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五果之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之年限,各有差异。涅槃经谓须陀洹果之圣者,得涅槃经八万劫,斯陀含果经六万劫,阿那含果经四万劫,阿罗汉果经二万劫,辟支佛经十千劫。姑證大乘之佛果。
(术语)小乘五果之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之年限,各有差异。涅槃经谓须陀洹果之圣者,得涅槃经八万劫,斯陀含果经六万劫,阿那含果经四万劫,阿罗汉果经二万劫,辟支佛经十千劫。姑證大乘之佛果。
五停心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三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著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三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法。愚痴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别观,向诸法而分别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之人修之。五、数息观,计呼吸数以停止散乱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又一种:以第四之界分别观与第三之因缘观相似,省之而加观佛。因观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烦恼故也。业障多之人修之。净影于大乘义章十二正明第一种,傍示第二种。曰:「问曰:有人诸患等分何以为治?成实法中十六特胜能为对治,依如观佛三昧经中观佛三昧能为对治,毗昙法中义亦同此,以佛相好非三毒境界故尔。」天台于四教仪、四念处、名第四观为界方便,而举第一种。于玄义、止观即、为念佛观,而举第二种。图示其次第并名字之不同,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亦即声闻乘人在最初入道时所修的五种观法。一、不净观,是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停止贪欲。二、慈悲观,是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瞋恚。三、因缘观,是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四、念佛观,是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以停止业障。五、数息观,是观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数自一至十,以停止散乱。
(术语)小乘三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著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三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法。愚痴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别观,向诸法而分别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之人修之。五、数息观,计呼吸数以停止散乱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又一种:以第四之界分别观与第三之因缘观相似,省之而加观佛。因观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烦恼故也。业障多之人修之。净影于大乘义章十二正明第一种,傍示第二种。曰:「问曰:有人诸患等分何以为治?成实法中十六特胜能为对治,依如观佛三昧经中观佛三昧能为对治,毗昙法中义亦同此,以佛相好非三毒境界故尔。」天台于四教仪、四念处、名第四观为界方便,而举第一种。于玄义、止观即、为念佛观,而举第二种。图示其次第并名字之不同,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亦即声闻乘人在最初入道时所修的五种观法。一、不净观,是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停止贪欲。二、慈悲观,是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瞋恚。三、因缘观,是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四、念佛观,是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以停止业障。五、数息观,是观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数自一至十,以停止散乱。
五停心观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贤位之第一。修五停心观法之位。
(术语)七贤位之第一。修五停心观法之位。
三世心不可得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经曰:「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同略疏曰:「过现未三俱不可得,盖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不住。」密教于此立遮情表德之二义。其遮情之义,如以上显教所说。其表德之义,诸法以迷悟不二万德轮圆之故,一无别相,故云不可得。所谓台家之妙空圆空也。故是中道实相之异名。大日经疏七曰:「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实相义故。」
(名数)金刚经曰:「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同略疏曰:「过现未三俱不可得,盖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不住。」密教于此立遮情表德之二义。其遮情之义,如以上显教所说。其表德之义,诸法以迷悟不二万德轮圆之故,一无别相,故云不可得。所谓台家之妙空圆空也。故是中道实相之异名。大日经疏七曰:「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实相义故。」
不相应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见起信论。
【三藏法数】
谓常住真心,古今一相,自性清净,而与烦恼诸惑永不相应,是名不相应心。
(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见起信论。
【三藏法数】
谓常住真心,古今一相,自性清净,而与烦恼诸惑永不相应,是名不相应心。
不坏金刚光明心殿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之大日如来说法处也,不坏金刚者,叹诸尊之身,常住坚固,光明心者,叹其心之觉德,以五智配之,则当于成所作智,三密之业用,皆由此生。瑜祇经曰:「一时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中略)不坚金刚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二教论曰:「谓不坏金刚者总叹诸尊常住身。光明心者叹心之觉德。殿者明身心互为能住所住。(中略)亦是成所作智。三密业用皆从此生。」
(术语)金刚界之大日如来说法处也,不坏金刚者,叹诸尊之身,常住坚固,光明心者,叹其心之觉德,以五智配之,则当于成所作智,三密之业用,皆由此生。瑜祇经曰:「一时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中略)不坚金刚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二教论曰:「谓不坏金刚者总叹诸尊常住身。光明心者叹心之觉德。殿者明身心互为能住所住。(中略)亦是成所作智。三密业用皆从此生。」
六十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日经住心品大日如来分别瑜伽行者之心相,答金刚手菩萨之问。谓一贪心,随顺染法也。二无贪心,随顺无染法也。三瞋心,随顺怒法也。四慈心,随顺慈法修行也。五痴心,不观法之是非善恶,遇便信受也。六智心,顺修殊胜增上法也。七决定心,尊教命如说修行也。八疑心,随所闻常生不决定心也。九闇心,于无疑虑之法生疑虑也。十明心,于不疑虑之法无疑虑修行也。十一积聚心,以无量为一为性也。十二斗心,互相是非为性也。十三诤心,于自己而生是非也。十四无诤心,是非俱舍也。十五天心,心思随念成就也。十六阿修罗心,乐处生死也。十七龙心,思念广大之资财也。十八人心,思念利他也。十九女心,随顺欲情也。二十自在心,思惟欲我一切如意也。二十一商人心,顺修初收聚后分析法也。二十二农夫心,须随顺初广闻而后求法也。二十三河心,顺修依因二边法也。二十四陂池心,随顺渴无厌足法也。二十五井心,如是思惟深复甚深也。二十六守护心。唯此心实,馀心不实也。二十七悭心,随顺为己,不与他法也。二十八狸心,顺修徐进法也。二十九狗心,得少分以为喜足也。三十迦楼罗心,随顺朋党羽翼法也。三十一鼠心,思惟断诸系缚也。三十二歌咏心,三十三舞心,修行如是法,我当上升种种神变也。三十四击鼓心,顺修是法,我常击法鼓也。三十五室宅心,顺修自护身法也。三十六师子心,修行一切无怯弱法也。三十七鸺鹠心,常暗夜思念也。三十八乌心,一切处惊怖思念也。三十九罗刹心,于善中发起不善也。四十刺心,一切处发起恶作为性也。四十一窟心,顺修为入窟法也。四十二风心,遍一切处发起为性也。四十三水心,顺修洗濯一切不善法也。四十四火心,炽盛炎势为性也。四十五泥心,四十六显色心,类彼为性也。四十七板心,顺修随量法,舍弃馀善故也。四十八迷心,所执异所思异也。四十九毒药心,顺修无生分法也。五十罥索心,一切处住于我缚为性也。五十一械心,二足止住为性也。五十二云心,常作降雨思念也。五十三田心,常如是修事自身也。五十四盐心,所思念彼复增加思念也。五十五剃刀心,唯如是依止剃除法也。五十六弥卢等心,常思惟心高举为性也。五十七海等心,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也。五十八穴等心,先决定彼后复变改为性也。五十九受生心,诸有修习行业彼生也,六十心,梵本缺文,阿阇梨言缺一猿猴心,行者之心散乱不住一处也。大日经疏二曰:「然此六十心。或时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发动先习。或一时杂起。或次第而生。当于一切时留心觉察。自然得顺净菩提心。」
(名数)大日经住心品大日如来分别瑜伽行者之心相,答金刚手菩萨之问。谓一贪心,随顺染法也。二无贪心,随顺无染法也。三瞋心,随顺怒法也。四慈心,随顺慈法修行也。五痴心,不观法之是非善恶,遇便信受也。六智心,顺修殊胜增上法也。七决定心,尊教命如说修行也。八疑心,随所闻常生不决定心也。九闇心,于无疑虑之法生疑虑也。十明心,于不疑虑之法无疑虑修行也。十一积聚心,以无量为一为性也。十二斗心,互相是非为性也。十三诤心,于自己而生是非也。十四无诤心,是非俱舍也。十五天心,心思随念成就也。十六阿修罗心,乐处生死也。十七龙心,思念广大之资财也。十八人心,思念利他也。十九女心,随顺欲情也。二十自在心,思惟欲我一切如意也。二十一商人心,顺修初收聚后分析法也。二十二农夫心,须随顺初广闻而后求法也。二十三河心,顺修依因二边法也。二十四陂池心,随顺渴无厌足法也。二十五井心,如是思惟深复甚深也。二十六守护心。唯此心实,馀心不实也。二十七悭心,随顺为己,不与他法也。二十八狸心,顺修徐进法也。二十九狗心,得少分以为喜足也。三十迦楼罗心,随顺朋党羽翼法也。三十一鼠心,思惟断诸系缚也。三十二歌咏心,三十三舞心,修行如是法,我当上升种种神变也。三十四击鼓心,顺修是法,我常击法鼓也。三十五室宅心,顺修自护身法也。三十六师子心,修行一切无怯弱法也。三十七鸺鹠心,常暗夜思念也。三十八乌心,一切处惊怖思念也。三十九罗刹心,于善中发起不善也。四十刺心,一切处发起恶作为性也。四十一窟心,顺修为入窟法也。四十二风心,遍一切处发起为性也。四十三水心,顺修洗濯一切不善法也。四十四火心,炽盛炎势为性也。四十五泥心,四十六显色心,类彼为性也。四十七板心,顺修随量法,舍弃馀善故也。四十八迷心,所执异所思异也。四十九毒药心,顺修无生分法也。五十罥索心,一切处住于我缚为性也。五十一械心,二足止住为性也。五十二云心,常作降雨思念也。五十三田心,常如是修事自身也。五十四盐心,所思念彼复增加思念也。五十五剃刀心,唯如是依止剃除法也。五十六弥卢等心,常思惟心高举为性也。五十七海等心,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也。五十八穴等心,先决定彼后复变改为性也。五十九受生心,诸有修习行业彼生也,六十心,梵本缺文,阿阇梨言缺一猿猴心,行者之心散乱不住一处也。大日经疏二曰:「然此六十心。或时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发动先习。或一时杂起。或次第而生。当于一切时留心觉察。自然得顺净菩提心。」
六染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心体原为清净,离诸妄染,然因依于不觉,忽起无明,遂有六种染心之相:一、执相应染,我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执著外境以染净心者,是六粗中之第三执取相与第四计名字相也,二乘之极果及菩萨之十住位断之。二、不断相应染,不断为相续之义,于苦乐等境,法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相续不断,以染净心者,是六粗中之第二相续相也。是分别起之法执,菩萨于初地之位断之。三、分别智相应染,分别智为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智,此分别智与心王相应而污净心者,六粗中之第一智相也。是俱生起之微细法执,至第七地之位而断之。四、现色不相应染,依根本无明而薰动净心,现境界之相者。最极微细,不与心王及心所相应,故曰不相应。三细中之第三现相也,于八地之位断之。五、能见心不相应染,由根本无明而使净心始有能见之相者,不相应之义同上。三细中之第二转相也,于第九地断之。六、根本业不相应染,业为动作之义,由根本无明而心体始动作者。是为根本之动作,故曰根本业。不相应之义同上。是为众生迷妄之元始,三细中之第一业相也,于第十地金刚喻定断之。三细六粗,明由因缘而生起之次第,故自细至粗而说,此欲辨治断之次第,故自粗至细而说。见起信论。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六染心者,谓心体本净,离诸妄染,以依不觉,忽起无明,由无明熏习力故,遂有六种染心之相。
〔一、执想应染〕,谓于苦乐等境,不了虚无,妄起执著,与心相应,见、思烦恼之惑污其净心,故名执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三执取相、第四计名字相也。(见、思者,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惟也,又贪染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六粗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二、不断相应染〕,不断,即相续也。谓于苦乐等境,与心相应,数数起念,相续不断,故名不断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二相续相也。
〔三、分别智相应染〕,谓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此智分别,亦是法执,与心相应,故名分别智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一智相也。
〔四、现色不相应染〕,现色者,谓依根本无明熏动净心,令现境界之相,虽现境界之相,而根本无明最极微细不与心王心所相应,故名不相应染,即是三细中第三现相也。(根本无明者,谓其能生见、思等惑也。心王者,即第八识也。心所者,受想行也。三细者,业相、转相、现相也。)
〔五、能见心不相应染〕,能见心者,谓根本无明动,故能令心有所见,虽令心有所见,而不与心王心所相应,故名不相应染,即是三细中第二转相也。
〔六、根本业不相应染〕,根本业者,即根本无明也。谓以无明力故,不觉心动,动即成业,虽动成业,而不与心王心所相应,故名不相应染,即是三细中第一业相也。
(名数)心体原为清净,离诸妄染,然因依于不觉,忽起无明,遂有六种染心之相:一、执相应染,我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执著外境以染净心者,是六粗中之第三执取相与第四计名字相也,二乘之极果及菩萨之十住位断之。二、不断相应染,不断为相续之义,于苦乐等境,法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相续不断,以染净心者,是六粗中之第二相续相也。是分别起之法执,菩萨于初地之位断之。三、分别智相应染,分别智为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智,此分别智与心王相应而污净心者,六粗中之第一智相也。是俱生起之微细法执,至第七地之位而断之。四、现色不相应染,依根本无明而薰动净心,现境界之相者。最极微细,不与心王及心所相应,故曰不相应。三细中之第三现相也,于八地之位断之。五、能见心不相应染,由根本无明而使净心始有能见之相者,不相应之义同上。三细中之第二转相也,于第九地断之。六、根本业不相应染,业为动作之义,由根本无明而心体始动作者。是为根本之动作,故曰根本业。不相应之义同上。是为众生迷妄之元始,三细中之第一业相也,于第十地金刚喻定断之。三细六粗,明由因缘而生起之次第,故自细至粗而说,此欲辨治断之次第,故自粗至细而说。见起信论。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六染心者,谓心体本净,离诸妄染,以依不觉,忽起无明,由无明熏习力故,遂有六种染心之相。
〔一、执想应染〕,谓于苦乐等境,不了虚无,妄起执著,与心相应,见、思烦恼之惑污其净心,故名执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三执取相、第四计名字相也。(见、思者,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惟也,又贪染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六粗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二、不断相应染〕,不断,即相续也。谓于苦乐等境,与心相应,数数起念,相续不断,故名不断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二相续相也。
〔三、分别智相应染〕,谓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此智分别,亦是法执,与心相应,故名分别智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一智相也。
〔四、现色不相应染〕,现色者,谓依根本无明熏动净心,令现境界之相,虽现境界之相,而根本无明最极微细不与心王心所相应,故名不相应染,即是三细中第三现相也。(根本无明者,谓其能生见、思等惑也。心王者,即第八识也。心所者,受想行也。三细者,业相、转相、现相也。)
〔五、能见心不相应染〕,能见心者,谓根本无明动,故能令心有所见,虽令心有所见,而不与心王心所相应,故名不相应染,即是三细中第二转相也。
〔六、根本业不相应染〕,根本业者,即根本无明也。谓以无明力故,不觉心动,动即成业,虽动成业,而不与心王心所相应,故名不相应染,即是三细中第一业相也。
六蔽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蔽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悭心〕,谓众生由此悭吝蔽覆于心,不能行于布施;纵行布施,亦不能以好物与人,是名悭心。
〔二、破戒心〕,谓众生由贪瞋痴等烦恼,蔽覆于心,行于恶行,不能坚持禁戒,是名破戒心。
〔三、瞋恚心〕,谓众生由瞋恨忿恚蔽覆于心,历事对境,常怀恼害于他,而无忍辱之行,是名瞋恚心。
〔四、懈怠心〕,谓众生由懈怠蔽覆于心,不能精进勤修圣道之行,是名懈怠心。
〔五、乱心〕,谓众生由散乱蔽覆于心,妨于禅定,如风中灯,虽有光明,不能照物,是名乱心。
〔六、痴心〕,谓众生由愚痴蔽覆于心,而无智慧,于一切事,皆不能知,受著邪法,不起正见,是名痴心。
(名数)六蔽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悭心〕,谓众生由此悭吝蔽覆于心,不能行于布施;纵行布施,亦不能以好物与人,是名悭心。
〔二、破戒心〕,谓众生由贪瞋痴等烦恼,蔽覆于心,行于恶行,不能坚持禁戒,是名破戒心。
〔三、瞋恚心〕,谓众生由瞋恨忿恚蔽覆于心,历事对境,常怀恼害于他,而无忍辱之行,是名瞋恚心。
〔四、懈怠心〕,谓众生由懈怠蔽覆于心,不能精进勤修圣道之行,是名懈怠心。
〔五、乱心〕,谓众生由散乱蔽覆于心,妨于禅定,如风中灯,虽有光明,不能照物,是名乱心。
〔六、痴心〕,谓众生由愚痴蔽覆于心,而无智慧,于一切事,皆不能知,受著邪法,不起正见,是名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