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37,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二妄心熏
二妄心熏(二)
一心圆融
发三心
治心病
心所等法
一瓣心香
心心相印
心花怒放
心病难医
心领神会
心猿意马
心境
做贼心虚
佛口蛇心
二妄心熏
【佛学次第统编】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
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二妄心熏(二)
【佛学次第统编】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分别事识熏习 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
二者、意熏习 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一心圆融
【佛学次第统编】
谓万有之实体真如,唯是一心,止观曰:一心具十法界。
一切诸法,皆于一心中而圆具之,是故应了一心圆具之法也。
发三心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起信论云发三心:
一者、直心 正念真如法故。
二者、深心 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 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治心病
【佛学次第统编】
治心病亦二:
一、粗 谓真实修行。亦二:
一、于诸过非,并不覆藏,深怀惭愧,忏悔往罪,不敢复作。
二、于所修行,不杂巧伪,皆质直柔软,作下下意,不显己德。
二、细 谓不存执见。亦二:
一、修诸行时,知无我人,尽未来际,不计疲苦。
二、观察诸法,平等不二,一相无相,入理究竟。
若通说者,但住于法界,深观诸法平等之时,于上诸病,无不治尽。
心所等法
【佛学次第统编】
心所四十六 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小烦恼地法十,不定地法八。
十地法十 爱、乃至三摩地。
大善地法十 信、乃至勤。
大烦恼地法六 痴、乃至掉举。
大不善地法二 无惭、无愧。
小烦恼地法十 忿、乃至憍。
不定地法八 寻、乃至疑。
心所五十一 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
遍行五 作意、触、受、想、思。
五受 苦、乐、忧、喜、舍。
别境五 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善十一 信、乃至不害。
烦恼六 贪、乃至不正见。
随烦恼二十 忿、乃至散乱。
不定四 睡眠、恶作、寻、伺。
不相应行法十四 得、乃至句身。
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 得乃至不和合性。
无为法三 择灭、非择灭、虚空。
无为法五 虚空、乃至真如。
一瓣心香
【俗语佛源】
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师。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来汾神庙,与心印共坐一车,一瓣心香,数行情泪。」 (李明权)
心心相印
【俗语佛源】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卷上:「自如来付法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编·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后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如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五五首:「路隔千里,不约而同,真可谓文章有神,心心相印矣。」又指彼此会意,如《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禹振声)
心花怒放
【俗语佛源】
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怒放:盛开。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四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常正)
心病难医
【俗语佛源】
佛家认为,「四百四病」(一切众病)皆以「心病」为主。「心病」就是妄想烦恼之类。正如《翻译名义集》卷七所说:「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由心忆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心病难医」出于禅语,见《景德传灯录》卷二九:「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后转化为「心病还须心上医」,谓思想意识上的病很难用药物去治愈。如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这的是心病,还从心上医。」又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司户不遂其愿,成了相思之病,自古说得好:心病还须心上医。眼见得不是盼奴来,医药怎得见效?」(李明权)
心领神会
【俗语佛源】
不必明言,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谓之「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原来,禅宗反对执著语言文字,主张内心的證明,所谓「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碧岩录》第一则)。不假文字而「心融神会」,这就是禅宗参悟的关键。后在诗文中运用,如元·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德,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又如刘心武《班主任》四:「谢惠敏对他们的『教诲』并不能心领神会,因为她没有丝毫的政治投机心理,她单纯而真诚。」(李明权)
心猿意马
【俗语佛源】
心神散乱,把握不定,俗谓之「心猿意马」。《大日经·住心品》分析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为「猿猴心」,谓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故称「意马」。佛经上关于「心」和「意」的论述很多,简言之,「心 」是精神现象的总称,能变现物质现象。「心」在佛学上有真妄之别。「心猿意马」之「心」显然是指「妄心」。就「心」的生灭流变而言,称为「意」。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入定修道的障碍。如唐代玄奘法师上唐太宗表文谓:「愿托虑于禅门,澄想于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最早把 「心猿」和「意马」连用的例子是唐代《维摩诘经变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又如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栓,将繁华不挂眼。」(李明权)
心境
【俗语佛源】
《楞伽经》卷二说:「自心现境界。」就是说,天地万物,一切境界,都是「心」的变现。《华严经》把「心」比喻为「能画诸世间」的「画师」。「心」相当于一切精神现象。就「集起」而言,谓之「心」;就「思量」而言,谓之「意」;就「分别」而言 ,谓之「识」。「境」相当于一切物质现象,即「六尘幻影」:色、声、香、味、触、法。「心」或「意」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同时生起,善于「观心」者,要「心境双忘」。如唐·希运《传心法要》就:「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又如唐·张说《清远江峡山寺》诗:「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后用「心境」指心意、心情 。如《红楼梦》第三三回:「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又如蒋光慈《少年漂泊者》十四:「可是当时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极了!」(李明权)
做贼心虚
【俗语佛源】
「贼」是盗窃分子,是危害社会治安的罪犯。当他行窃时,表面上胆大包天,但实际他心里是害怕的——害怕别人发现,害怕被抓受到法律制裁。所以称之为「做贼心虚」。此语出自宋代悟明编《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师问侍者:「过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答:「有。」师云:「做贼心虚。」他为何说这句话?可能是禅家的机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句话作为谴责之词。如某人作了坏事但又怕别人知道,由于他心中有愧,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在盯住自己,所以谴责这种人为「做贼心虚」。如曹禺《北京人》剧本中亦有「做贼心虚」一语,此处的语气是取笑。如说「你看你这做贼心虚的劲儿。」(无名氏)
佛口蛇心
【俗语佛源】
出自禅宗公案。意谓口头上搬弄经中言句,而其心则僭曲。《五灯会元·净慈昙密禅师》:「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这个公案,好像是在呵佛骂祖,痛斥善知识,其实不然,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几句话。中国禅宗的修持是顿悟法门,不立文字。他们主张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直指明心,见性成佛。佛口蛇心后用以比喻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好听,心地极其狠毒的人。明·梅鼎祚《玉合记·焚修》中有「好两个佛口舌心」一语。亦作「蛇心佛口」。如明·王玉峰《焚香记·构祸》:「王魁你恶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