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37,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肉团心
光明心殿
有心位
有所得心
有贪心
自心三宝
自在心
自性净心
自性唯心
自性清净心
自觉悟心
自观心经
色心
色心二光
佛类词典(续上)
肉心肉团心
光明心殿
有心位
有所得心
有贪心
自心三宝
自在心
自性净心
自性唯心
自性清净心
自觉悟心
自观心经
色心
色心二光
肉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肉团心也。即心脏。瑜伽论记一上曰:「阿赖耶识,初受生时,最初托处,即名肉心。若识舍肉心,即名为死。」
【佛学常见辞汇】
肉团心,即心脏。
(术语)肉团心也。即心脏。瑜伽论记一上曰:「阿赖耶识,初受生时,最初托处,即名肉心。若识舍肉心,即名为死。」
【佛学常见辞汇】
肉团心,即心脏。
肉团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云纥利陀耶Hr!daya,译曰肉团心。即意根之所托,其形自八瓣之肉叶而成。圆觉略钞一曰:「纥利陀,谓肉团心。」名义集六曰:「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即意根所托也,故云意如幽室见。」
【三藏法数】
肉团心者,即父母所生血肉之团,状似莲华开合,乃意识所依之处也。
(术语)梵云纥利陀耶Hr!daya,译曰肉团心。即意根之所托,其形自八瓣之肉叶而成。圆觉略钞一曰:「纥利陀,谓肉团心。」名义集六曰:「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即意根所托也,故云意如幽室见。」
【三藏法数】
肉团心者,即父母所生血肉之团,状似莲华开合,乃意识所依之处也。
光明心殿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大日如来之住处。胎藏界为理门,其住处谓之广大金刚法界宫(大日经),金刚界为智门,谓之不坏金刚光明心殿(金刚顶经),其依处皆在色究竟天。二教论下曰:「光明心者,叹心觉德。殿者,明身心互为能住所住。」
(术语)金刚界大日如来之住处。胎藏界为理门,其住处谓之广大金刚法界宫(大日经),金刚界为智门,谓之不坏金刚光明心殿(金刚顶经),其依处皆在色究竟天。二教论下曰:「光明心者,叹心觉德。殿者,明身心互为能住所住。」
有心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心王起时。对于无心位而言。小乘萨婆多部不许二心并起,故不论六识中何者动作时名为有心位。大乘许八识俱起,七八二识恒相续而不止,故不论有无。又前五识必伴第六识而起。故唯就第六识之起不起而论有心无心。见成唯识论七。
(术语)谓心王起时。对于无心位而言。小乘萨婆多部不许二心并起,故不论六识中何者动作时名为有心位。大乘许八识俱起,七八二识恒相续而不止,故不论有无。又前五识必伴第六识而起。故唯就第六识之起不起而论有心无心。见成唯识论七。
有所得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唐译仁王经上曰:「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良贲疏中二曰:「有所得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
(术语)唐译仁王经上曰:「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良贲疏中二曰:「有所得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
有贪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贪相应及贪所系属之心也。不与贪相应之馀善心及无覆心,名为离贪心。见俱舍论二十六。
(术语)与贪相应及贪所系属之心也。不与贪相应之馀善心及无覆心,名为离贪心。见俱舍论二十六。
自心三宝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自性三宝也。
(术语)即自性三宝也。
自在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十心之一。
(术语)六十心之一。
自性净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性清净心之略称。
(术语)自性清净心之略称。
自性唯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法即真如。万法唯一心之见解也。
(术语)诸法即真如。万法唯一心之见解也。
自性清净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染,故云自性清净心。又曰如来藏心,真心。即吾人之菩提心也。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大日经疏一曰:「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如来藏心,吾人本具的心,自性清净,离一切的妄染,故云自性清净心。
(术语)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染,故云自性清净心。又曰如来藏心,真心。即吾人之菩提心也。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大日经疏一曰:「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如来藏心,吾人本具的心,自性清净,离一切的妄染,故云自性清净心。
自觉悟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觉之心也。心地观经发菩提心品曰:「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无有二相。自觉悟心有四相,云何为四?谓诸凡夫二种心: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同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如是二心能发菩提。诸佛菩萨有二种心: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是凡夫之自悟心约于识,贤圣之自悟心约于智,而识中如次第为五同缘意识与独头意识之二,智中如次第为如理智如量智之二也。
(术语)自觉之心也。心地观经发菩提心品曰:「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无有二相。自觉悟心有四相,云何为四?谓诸凡夫二种心: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同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如是二心能发菩提。诸佛菩萨有二种心: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是凡夫之自悟心约于识,贤圣之自悟心约于智,而识中如次第为五同缘意识与独头意识之二,智中如次第为如理智如量智之二也。
自观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上下二卷,上卷简括止观之得不得者有四句,下卷说观伺,瞋恚,乃至恶慧等多少有无,有恶须断,有善须求涅槃。摄于中阿含经二十七。
(经名)上下二卷,上卷简括止观之得不得者有四句,下卷说观伺,瞋恚,乃至恶慧等多少有无,有恶须断,有善须求涅槃。摄于中阿含经二十七。
色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有情,谓之心身。身即色也。仁王经上曰:「色心是众生根本。」
【佛学常见辞汇】
色与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质;心是指无形的精神。
(术语)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有情,谓之心身。身即色也。仁王经上曰:「色心是众生根本。」
【佛学常见辞汇】
色与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质;心是指无形的精神。
色心二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光明有色光心光二种。色光者照一切众生,心光者照仰信者。然此二者,非有差别,实为一体也。
(术语)佛之光明有色光心光二种。色光者照一切众生,心光者照仰信者。然此二者,非有差别,实为一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