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性广大,含容万象,譬之于大虚空。故曰心空。吽字义曰:「无始以来,本住心空。」【又】心离自障,而空寂无相,故云心空。仁王经中曰:「空慧寂然无缘观,还照心空无量境。」
(术语)心性广大,含容万象,譬之于大虚空。故曰心空。吽字义曰:「无始以来,本住心空。」【又】心离自障,而空寂无相,故云心空。仁王经中曰:「空慧寂然无缘观,还照心空无量境。」
心咒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尊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三种。一字咒谓之心咒。心为真实精要之义,如心经之心。又,总曰陀罗尼,是为如来心中之胜法。故名心咒。随求陀罗尼经曰:「心中真言,佛之心中无胜此法故。」楞严经七曰:「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实莲华所说心咒。」
【佛学常见辞汇】
诸佛的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等分别,心咒就是一字咒。心是真实精要的意思。
(术语)诸尊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三种。一字咒谓之心咒。心为真实精要之义,如心经之心。又,总曰陀罗尼,是为如来心中之胜法。故名心咒。随求陀罗尼经曰:「心中真言,佛之心中无胜此法故。」楞严经七曰:「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实莲华所说心咒。」
【佛学常见辞汇】
诸佛的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等分别,心咒就是一字咒。心是真实精要的意思。
心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受之一。(参见:受)
(术语)二受之一。(参见:受)
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Veda%na%,领纳所触之境之心所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类的感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三藏法数】
谓出胎之后,诸根领纳前境好恶等事,故名为受,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三藏法数】
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是名为受。
(术语)梵名Veda%na%,领纳所触之境之心所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类的感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三藏法数】
谓出胎之后,诸根领纳前境好恶等事,故名为受,是为出胎现在果也。
【三藏法数】
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是名为受。
心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佛心宗之略,禅宗也。禅源诸诠下曰:「所传心宗,实贯三尊。」
【佛学常见辞汇】
佛心宗的简称,亦即禅宗。
(流派)佛心宗之略,禅宗也。禅源诸诠下曰:「所传心宗,实贯三尊。」
【佛学常见辞汇】
佛心宗的简称,亦即禅宗。
心命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慧命。法身以慧为寿命,故谓之心命。智度论七十八曰:「众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术语)又曰慧命。法身以慧为寿命,故谓之心命。智度论七十八曰:「众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心明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在灵山分卫梵志之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其夫亦出家證果。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在灵山分卫梵志之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其夫亦出家證果。
心香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中心虔诚如爇香供佛也。梁简文帝文曰:「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佛学常见辞汇】
(喻)中心虔诚,犹如焚香供佛一样。
(术语)谓中心虔诚如爇香供佛也。梁简文帝文曰:「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佛学常见辞汇】
(喻)中心虔诚,犹如焚香供佛一样。
心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之行相。即见分也。又为肉团心。即心脏之相貌。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者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往生要集十本曰:「如来心相如红莲华。」
【佛学常见辞汇】
1。心的行相。2。心脏的相貌。
(术语)心之行相。即见分也。又为肉团心。即心脏之相貌。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者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往生要集十本曰:「如来心相如红莲华。」
【佛学常见辞汇】
1。心的行相。2。心脏的相貌。
心相应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一切之心所法也。是与心王相应俱起,故曰心相应。是有为法,故曰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心王相应而起行之法,即心所有法,简称心所。
(术语)谓一切之心所法也。是与心王相应俱起,故曰心相应。是有为法,故曰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心王相应而起行之法,即心所有法,简称心所。
心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为心髓,要为精要。谓法门之至极也。又心性上精要之法义也。六祖坛经曰:「指示心要。」天台荆溪著有始终心要一卷。【又】(经名)金刚顶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之略。
【佛学常见辞汇】
最精要的法义。
(术语)心为心髓,要为精要。谓法门之至极也。又心性上精要之法义也。六祖坛经曰:「指示心要。」天台荆溪著有始终心要一卷。【又】(经名)金刚顶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之略。
【佛学常见辞汇】
最精要的法义。
心亭
【佛学大辞典】
(譬喻)犹言心城。心以身为亭,故曰心亭。秘藏宝钥下曰:「从此初门移心亭。」
(譬喻)犹言心城。心以身为亭,故曰心亭。秘藏宝钥下曰:「从此初门移心亭。」
心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禅定以防心,抑制妄动,故譬之于城。与遗教经堤塘之喻同。行事钞上一之三曰:「禅定心城,以戒为廓。」又以身为城郭,故曰心城。华严经入法界品曰:「宝眼净天告善财言,应守护心城,离生死故。」
(譬喻)禅定以防心,抑制妄动,故譬之于城。与遗教经堤塘之喻同。行事钞上一之三曰:「禅定心城,以戒为廓。」又以身为城郭,故曰心城。华严经入法界品曰:「宝眼净天告善财言,应守护心城,离生死故。」
心垢
【佛学大辞典】
(术语)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无量寿经下曰:「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憬兴疏曰:「心垢者,烦恼之名。」
【佛学常见辞汇】
烦恼的别名。
(术语)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无量寿经下曰:「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憬兴疏曰:「心垢者,烦恼之名。」
【佛学常见辞汇】
烦恼的别名。
心是法身
【佛学大辞典】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下曰:「心是法身,谓能生万法,故号法界之身。」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下曰:「心是法身,谓能生万法,故号法界之身。」
心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苦之一。(参见:身苦)
(术语)二苦之一。(参见:身苦)
身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苦有二种:一身苦,二心苦。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忧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之四大造身故,有老病饥渴寒热等身苦,于身苦中亦薄少也。如人若了了知负他之债,即偿之,因不为苦;若不忆负人债,而债主强夺之,则瞋恼而生苦。见智度论二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有老病饥渴寒热等的痛苦。
(术语)苦有二种:一身苦,二心苦。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忧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之四大造身故,有老病饥渴寒热等身苦,于身苦中亦薄少也。如人若了了知负他之债,即偿之,因不为苦;若不忆负人债,而债主强夺之,则瞋恼而生苦。见智度论二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有老病饥渴寒热等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