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37,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一心顶礼
一心三观
一心三智
一心三惑
一法界心
一道无为心
一境四心
一团心识
二心
二种三心
二种心相
二种信心
七心界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七种忏悔心
一心顶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心头面礼拜也。观音忏法曰:「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一心三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或不次第三观。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于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谛品,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类如一心而有生住灭,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观成时,證一心三智。」又摩诃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盖天台之意,在对于别教隔历之次第三观,而明圆教之不次第三观也。别教之说,先修空观,破见思之惑,得一切智,而證真谛之理,次修假观,破尘沙之惑,得道种智,而知假谛恒沙之法门,后修中观,破无明之惑,得一切种智,而證中道法身,故三观次第而用之。圆教之说则不然,三观融即于一心,不纵不横,恰如伊字之三点,又如一刹那之法,有生住灭之三相,三即非三一即非一。是故举一观,即圆具三观。谓举一空观,则假中亦空。以三观悉能荡相著故也。举一假观,则空中亦假。以三观皆有立法之义故也。举一中观,则空假亦中。以三观之当处皆为绝对故也。是即三观祇在一心,故得一一之观,任运具三。如是三一圆融,修性泯绝,非次第而入,非并别而观,故得三惑破于一时,三智发于一心。所以称为不可思议之三观也。维摩经玄疏三,明一心三观,有三意:一、所观之境,即一念无明之心,因缘所生之十法界也。二、能观,观此一念无明之心,圆照三谛之理。三、證成,證一心三观,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古来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观之论目。其馀诸教,绝不说一心三观之旨。又见维摩经略疏七及止观辅行五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圆教的观法。天台宗说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们在一心之中这样作观,即叫做一心三观。
【三藏法数】
一心三观者,即于一念心而能圆观三谛也。谓观一念心,为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能观之观,所观之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观。
一心三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智于一心之上同时发得也。盖在别教,修空观得一切智,修假观得道种智,修中道观得一切种智,由如是次第之三观,次第发得三智。而在天台圆教,则三观融于一心,故即所发之三智,亦同时于一心證得,无前后并别云。原出大智度论二十七,彼文自为问答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答曰:实一切智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蜜故,次第差别品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即是也。昔北齐之慧文,读此文,豁然悟圆理之极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传智顗,智顗依之證得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等之圆理,遂为开立天台一宗之基。此所以同宗以龙树为高祖师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时修习空假中三观,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时證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等三种智。
一心三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融镕于一心之意。又曰同体三惑。止观辅行六之三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三惑既即,三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三惑,其体各别,次第为隔历三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粗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三惑。即迷于绝对之一理之一惑,粗分名为见思。细分名为尘沙,极细分名为无明。一惑即三惑,故起一惑,从而障三谛。粗分之见思,障真谛。细分之尘沙,障假谛。极细分之无明,障中道。然覈其实,则为一心之三惑,故一见一思,其体无非法界,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无明之可见。且能破之三观,既融即于一心,则所破之三惑,亦自同时必破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三惑融镕于我们的一心之中。三惑是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
一法界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超绝有无而离差别之心。二教论上曰:「一法界心,非百非,背千是。」
【佛学常见辞汇】
超绝有无和没有差别的心。
一道无为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境心,一如本净心。一道者,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离诸造作及有为无为之别执,名为无为。是盖谓真言行者,超三劫中,于第二劫虽了达万有唯心,心外无别法,而恐沈没于真如无为之中,故知于此住心,不坏因缘,而證法界之理,同时不动法界,随缘自在显现,而作为万有,即体达因缘之生灭,是法界之生灭,法界之不生灭,是因缘之不生灭,而离有为无为之别执也。大日经第一住心品曰:「谓空性者,离根境而为无相无境界,离诸戏论而等于虚空。无边之佛法,依此相续而生,离有为无为界。离诸造作,离眼耳鼻舌身意。」由是此住心,亦名为空性无境心。若以此住心寄在显教,则当于天台。摩诃止观第一有曰:「云何为一?一实不虚故,一道清净故,一切无碍之人从一道出生死故。」所以此住心。又名如实一道心。盖天台一乘,盛谈诸法即实相,唯色即唯心,言心色之体无二,依正含于理内,根境备于性中,泯境智于一如,故其分齐恰似真言行者第八之住心,是以配之于天台也。显教虽以此分齐为终极,然真言行者,不许停滞于此处。金刚界仪轨云:「身證十地,而住于如实际,空中诸如来,弹指惊觉告言:善男子!汝所證之处,是一道清净,金刚喻三昧及萨婆若智,尚未能證知。勿以此为足。应满足普贤,方成最正觉。」是乃谓进而发足第十秘密庄严心。可开金刚宝藏也。
【佛学常见辞汇】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参见:十住心)
十住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于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于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一、异生羝羊心,异生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以譬凡夫愚痴闇昧不解世理,醉生梦死,非道恶人,无信,无德者。属于此部者。本不可列于教判之内,以皆为可进第二心之阶段,故列于此处也。二、愚童持斋心,愚童者,愚昧之童子也。持斋者,持八关斋也。恶者非始终为恶,为内薰与外缘所诱,亦修五戒十戒等作善,忠孝仁义礼智等德者是也。人乘之教,如儒教等皆摄于其中。三、婴童无畏心,婴童为母所抱则安,愿生于天得神佛拥护则满足。如弘法注:「外道生天,暂得苏息。」(秘藏宝钥)乃修四禅六行之生天教也。以上为世间三个之住心,摄于胎藏界曼荼罗第三大院外金刚部之众,以下为出世间。四、唯蕴无我心,入佛之法门最初之住心也。畏生死,厌苦,愿寂灭后涅槃者,观四谛之理。执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得唯我空者,即声闻乘之佛法也。如小乘二十部,俱舍,成实是也。五、拔业因种心,较前者更进。处于无佛世界,修无言等业,见飞华落叶,观十二因缘之法者,即烦恼所作之因虽拔而其习气未薰在者,如缘觉乘是也。以上二乘小乘教之类摄于胎曼释迦院之眷属。六、他缘大乘心,他缘与无缘同,住于自他怨亲平等之观,悟真如平等,度众生界使归入佛界也。正与法相宗所教相当。弥勒菩萨之内證法门也。七、觉心不生心,从前心之赖耶缘起进一步,入于心境俱空之證,觉悟心性之不生不灭。说三论宗所谓八不中道,起信论所说当之。此文殊菩萨之内證也。以上二心为三乘教,以下三心为一乘教。八、一道无为心,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性心。法华所说,以心即境无为无相为极意,大日经谓为「如实知自心」配于天台宗。观音菩萨之内證也。九、极无自性心,有浅深之二释。浅释者,华严法界诸法即真如实相,真如无自性,随变不守自性,染净真妄交辙,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之义也。深释者,是由毗卢遮那之教觉而无自性。华严之法门当之,以为普贤菩萨之内證。以上九心是为显教之摄也。十、秘密庄严心,秘密者金胎两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之无尽法门也。等觉十地亦不能见闻,其法门之德谓之庄严。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此十住心有横竖二者,横十住心者于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论。横十住心为胎藏界之十住心,竖十住心为金刚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处谓为不二之十住心。出决义钞直牒十。
【佛学常见辞汇】
是密宗的教相判释。一、异生羝羊心,异生,谓凡夫,凡夫不辨善恶,但念淫食,如彼羝羊,此即三恶趣的修因。二、愚童持斋心,即由外因缘发起善心,或行世善,或持五戒,此即人间之果报。三、婴童无畏心,即求生天上,离恶趣苦,或修十善,此是大乘的住心。(以上三心,为世间住心,在佛法五乘中,属人天乘。)四、唯蕴无我心,即已空人我,唯存五蕴,此是声闻乘的住心。五、拔业因种心,即观十二因缘,拔惑业因缘之种,出于三界,此是缘觉乘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属小乘教。)六、他缘大乘心,即起度他之无缘大悲,此是法相宗的住心。七、觉心不生心,即起八不之正观,无知心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此是三论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属三乘教。)八、一道无为心,一道即一乘法,生佛不二,境智圆融,无相无为,一道清净,此是天台宗的住心。九、极无自性心,缘起无自性,无自性之极致,则事事无碍,此是华严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属一乘教。)十、秘密庄严心,秘密庄严即曼荼罗,此是真言宗的住心,是为金刚乘教。
一境四心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同一之境由见之者不同而生差违也。又名一水四见。唐译摄大乘论释第四,有「谓于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江河,皆悉充满脓血等处,鱼等傍生,即见舍宅游从道路,天见种种宝庄严地,人见是处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虚空无边处定,即于是处唯见虚空」云云。大明三藏法数第十八题之为一境四心:一、天见是宝严地。二、人见是水。三,饿鬼见是脓血。四,鱼见是住处。
一团心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密教所说肉团心同。父母所生血肉身中之一团,其状似莲华开合之心脏,为意识之所存者,故遂以心脏直解一团之心识也。(参见:肉团心)
二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真心,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二、妄心,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又】一、定心,禅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二、散心,散乱之心也。又修散善之心也。(参见:二善)
【佛学常见辞汇】
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禅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乱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三藏法数】
(出莲宗宝鉴)
〔一、真心〕,谓自性清净之心,真净明妙,虚彻灵通,离虚妄想,故曰真心。
〔二、妄心〕,谓全真成妄,随境生灭,念念不实,故曰妄心。(随境者,随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也。)
【三藏法数】
(出唯识论)
〔一、相应心〕,应即当也,谓一念妄心虚妄分别,而与烦恼诸惑相应,是名相应心。
〔二、不相应心〕,谓常住真心,古今一相,自性清净,而与烦恼诸惑永不相应,是名不相应心。
二善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定善,定心所修之善业也。息虑凝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也。二、散善,散心所修之善业也。策身口意废恶修善也。唐善导释观经以此二善,以十三观为定善,以三福为散善。谓一经之所明,不出定散之二善也。观经疏玄义分曰:「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又】一、未生善,戒定慧等诸善法未曾修习者。二、已生善,戒定慧等诸善法已曾修习者。见智度论四十八。又,事理善,藏教为界内之事善,通教为界内之理善,别教为界外之事善,圆教为界外之理善。是浅深相对而分事理也。见法华玄义五上。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未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未曾修习,是名未生善。善若未生,当勤修习,令其得生也。
〔二、已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已曾修习,名已生善。善若已生,当勤修习,令其增长也。
二种三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净土真宗以为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有二种。又日本见真大师分自利之三心与利他之三心,即要门自力行者之信心与弘愿他力行者之信心也。又于教行信證化身土卷分定之三心,与散之三心,即息虑凝心行者之信心,与废恶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别之三心也。
二种心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随诸缘生种种之对境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内相和心外相。心内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随诸缘,而生种种的对境。
【三藏法数】
(出占察经)
〔一、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
〔二、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
二种信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信法华经有二种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无量义经及涅槃经,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七心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加意根而为七。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尊之仪轨也。
七种忏悔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欲为忏悔时,当起之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我犹轮转生死,无有出期,以此为惭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业,常与罪相应,以此因缘,命终之后,应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之苦,以此为恐怖也。三、厌离心。我等于生死之中,虚假不实,如水上之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犹如车轮。此身为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以此为厌离也。四、发菩提心。欲得如来之身者,当发菩堤心,救度众生,身命财无所吝惜也。五、冤亲平等心。于一切众生,无冤无亲,起慈悲,无彼我之相,平等救度,以此心为忏也。六、念报佛恩心。如来往昔在无量劫中为我等故,修诸苦行,如此恩德,实难酬报,须于此世,勇猛精进,不惜身命,广度众生入于正觉,以此为念也。七、观罪性空。罪性本空,无有实体,但从因缘颠倒而生。可知罪之性,非内外,非中间,本来为空,故罪亦无有,以此为观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们在作忏悔时所应具有的七种心情,即大惭愧心、恐怖心、厌离心、发菩提心、冤亲平等心、念佛报恩心、观罪性空。
【三藏法数】
(出慈悲水忏)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
〔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二、恐怖心〕,谓我等既是凡夫,身口意业常与罪相应,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应堕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苦。如此实为可惊、可恐、可怖、可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三、厌离心〕,谓我等当观生死之中,虚假不实,如水上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犹如车轮。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是不净,甚可厌离。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四、发菩提心〕,梵语菩提,华言道。谓欲得如来身者,当发菩提心,救度众生,于身命财,无所吝惜,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五、冤亲平等心〕,谓于一切众生,无冤无亲,起慈悲心。无彼我相,平等救度,当以此心,普为忏悔也。
〔六、念报佛恩心〕,谓如来往昔无量劫中,为我等故,修诸苦行,舍头目髓脑等,如此恩德,实难酬报。我等报如来恩者,须于此世,勇猛精进,不惜身命,广度众生,同入正觉。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七、观罪性空心〕,谓我罪性本空,无有实体,但从因缘颠倒而生,当知罪性不在内外,不在中间,本来是空,罪亦何有。若能运此心观,即是真忏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