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忍人
(1).残忍的人;硬心肠的人。左传·文公元年:“且是人也,蠭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 唐 裴铏 《传奇·封陟》:“於戯!此子大是忍人!” 明 方孝孺 《条侯论》:“彼 景帝 者,私刻忍人也。” 郭沫若 《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我自己毕竟是一个忍人,但我除走这条絶路之外,实在无法忍耐了。”
(2).谓对别人忍心。韩非子·内储说上:“夫人臣必仁而后可与谋,不忍人而后可近也。”
《國語辭典》:忍心  拼音:rěn xīn
1.狠心。《诗经。大雅。桑柔》:「惟彼忍心,是顾是复。」
2.耐心。唐。白居易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國語辭典》:有心人  拼音:yǒu xīn rén
1.怀有某种意念或想法的人。《红楼梦》第三四回:「俗语说:『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传将随口话,报与有心人。」
2.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李公佐向齐公叹道:『壮哉!壮哉!然此事却非容易。』齐公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蟫史》卷八:「披肝而谈意气,真有心人;交臂而失英雄,为无目者。」
3.别有目的或企图的人。《儿女英雄传》卷一七回:「从来俗语说的再不错,道是:『无心人说话,只怕有心人来听。』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旁边听话的又本是个有心人,从无心中听得心里的一句话,凭他怎的聪明,有个不落圈套的么?」
4.心思细密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中含冤仇意思在里面,遇著有心人玩著词句,究问根由,未必不查出踪迹来。」
5.有情意的人。唐。任氏〈书桐叶〉诗:「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
《國語辭典》:肚肠(肚腸)  拼音:dù cháng
心肠、心地。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您孩儿肚肠是驴马的见识,我今家去把媳妇休了呵。」《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且等他把这一点要摆布你的肚肠放宽了,后来看个机会,等我母亲有些转头,你所养女儿已长大了。」
《漢語大詞典》:侠肠(俠腸)
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心肠。《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天生就一副侠肠傲骨,视功名如敝屣,等富贵犹浮云。” 清 恽敬 《与廖听桥书》:“大姪有侠肠,有豪气,有胜情,有远志。”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如今幸而不死,又把姑娘你一片侠肠埋没得曖昧不明,我 安龙媒 真真的愧悔无地!”
《漢語大詞典》:木肠(木腸)
形容心肠硬,不动感情。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沉香石》:“欲随 楚 客纫兰佩,谁信 吴 儿是木肠。”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二》:“ 苕溪渔隐 曰:‘诗中言 宋广平 为铁心, 夏仲御 为木肠。’” 明 高启 《夜雨》诗:“不是覊人是木肠,怕愁不敢忆思乡。” 清 金农 《题鲍十四游邓尉探梅诸诗》之一:“ 鲍清风 是木肠儿,铜井铜阬践素期。”参见“ 木人石心 ”。
《國語辭典》:木人石心  拼音:mù rén shí xīn
木作的人,石造的心。比喻没有知觉,任何外在事物皆不足以动其心。《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夏统传》:「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统归会稽,竟不知所终。」
《漢語大詞典》:心毒
心肠狠毒。如:心毒如蛇蝎。
分類:心肠狠毒
《國語辭典》:黑心  拼音:hēi xīn
比喻人阴险狠毒,泯没天良。《红楼梦》第二五回:「那王夫人不骂贾环,便叫过姨娘来,骂道:『养出这样黑心不知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也作「黑心肝」。
《國語辭典》:狠心  拼音:hěn xīn
1.心性残忍。《三国演义》第四回:「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狠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2.坚决地下定决心。如:「我既狠心作了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它。」
《國語辭典》:心狠  拼音:xīn hěn
内心狠毒。《国语。晋语九》:「宵之狠在面,瑶之狠在心,心狠败国,面狠不害。」《三国演义》第三回:「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
《漢語大詞典》:痛肠(痛腸)
(1).悲痛忧伤的心肠。 元 冯子振 《十八公赋》:“循十日之故步,惊九迴之痛肠。”
(2).犹衷肠;衷情。内心的话或情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 熊登朴 ﹞以公差入京謁 江陵 。 江陵 留之坐,温语慰劳之,曰:‘足下今渐进可喜,努力修职,峻擢不难。我词林衙门痛痒相关,我此语亦出痛肠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既事同兄弟,反兵之讐可报;而途分邪正,盖棺之论始彰。出自痛肠,裁诸尊意。”
《國語辭典》:冷肠(冷腸)  拼音:lěng cháng
1.比喻对世务冷漠不关心。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墨翟之徒,世谓热肠;杨朱之侣,世谓冷肠。」
2.薄情。如:「没想到你这么冷肠,竟完全不顾念往日的情谊!」
分類:心肠冷漠
《漢語大詞典》:抽割
(1).抽去割除。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若疾发结於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
(2).谓心肠有如割裂。形容哀痛之极。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憖遗,奄见薨落,哀慕抽割,震动于厥心。”
《国语辞典》:坏心(坏心)  拼音:huài xīn
心肠恶毒或居心不良。《西游记》第二五回:「岂有此理!修仙的人,敢有这般坏心的事!」《红楼梦》第二○回:「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著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
《国语辞典》:歹心  拼音:dǎi xīn
坏心肠。如:「你如此歹心,是不被人喜欢的!」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玄德公可休要作疑,某周瑜我并无歹心。」《三国演义》第五九回:「遂曰:『贤侄休疑,我无歹心。』」
分类:坏心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