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心抱
(1).犹襟抱,心怀。魏书·乐志:“苟有一毫所得,皆关心抱,岂必要经师授然后为奇哉!” 唐 皮日休 《卢徵君》诗:“而于心抱中,独作 羲皇 地。”
(2).方言。新妇的俗称。 清 钮琇 觚賸·语字之异:“ 粤 中语少正音,书多俗字,如谓平人曰狫,谓新妇曰心抱。”
(3).称儿媳。
《漢語大詞典》:挟奸(挾姦)
见“ 挟姦 ”。
亦作“ 挟奸 ”。 心怀奸诈。《汉书·孔光传》:“ 嘉 倾覆巧伪,挟姦以罔上,崇党以蔽朝,伤善以肆意。”后汉书·朱穆传:“使挟姦之吏无所依託,司察之臣得尽耳目。”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七:“閭里小儿,挟奸舞诈,狼贪鼠黠。”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夫妄议者犹可恕,挟姦者不可不深治。”
《漢語大詞典》:怀羞(懷羞)
心怀羞愧;感到耻辱。 唐 赵嘏 《下第》诗:“南谿抱瓮客,失意自怀羞。”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近日写字作画,满街都是名士,岂不令 诸葛 怀羞,高人齿冷?”
《漢語大詞典》:衔感(銜感)
心怀感激。《晋书·张骏传》:“休宠振赫,万里怀戴,嘉命显至,衔感屏营。”文选·江淹〈别赋〉:“方衔感於一剑,非买价於泉里。” 李善 注:“言衔感恩遇,故効命於一劒。” 明 张居正 《答中元高相公书》之三:“存殁衔感,言不能喻。” 镜花缘 《第十回》:“虽死九泉,亦必衔感。”
分類:心怀感激
《漢語大詞典》:衔怨(銜怨)
心怀怨恨。《汉书·王嘉传》:“圣王断狱,必先原心定罪,探意立情,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陆机〈羇宦〉》:“流念辞南澨,衔怨别西津。”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台湾之役:“於是民益轻官吏,而番亦衔怨次骨。”
《國語辭典》:渴怀(渴懷)  拼音:kě huái
渴念、渴望。《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
分類:渴念心怀
《漢語大詞典》:缄怨(緘怨)
谓心怀怨恨。 唐 沈佺期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 唐 皎然 《古别离》诗:“谁堪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明 何景明 《明月篇》:“玉箸青蛾苦缄怨,缄怨含情不能吐。”
《國語辭典》:志度  拼音:zhì dù
志向气度。《周书。卷二五。李贤传》:「幼有器局,志度恢然。」
《漢語大詞典》:存爱(存愛)
谓心怀仁爱之思。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一曰治亲,二曰报报,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 孙希旦 集解:“存爱,以爱人之事,存於心而不忘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达人兼善,废己存爱。”
《漢語大詞典》:僭忒
谓越礼踰制,心怀疑贰。《书·洪范》:“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孔 传:“在位不敦平,则下民僭差。”隋书·经籍志一:“自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先王制其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亲疏之节。至於三代,损益不同。 周 衰,诸侯僭忒,恶其害己,多被焚削。”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韩魏公 罢政,以守司徒兼侍中、 镇安 武胜军 节度使。公累章牢辞,至以为恐开大臣希望僭忒之阶。遂改 淮南 节度使。”
《漢語大詞典》:衔痛(啣痛)
心怀悲痛。 晋 陆机 《〈与弟清河云〉诗序》:“衔痛东徂,遗情西慕。”
心怀痛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朝鲜疏:“此固臣之大罪,而亦臣之日夜啣痛者也。”
《國語辭典》:抱憾  拼音:bào hàn
心中怀著遗憾。如:「抱憾无穷」。
分類:心怀遗憾
《漢語大詞典》:疏怀(疏懷)
开朗的心怀。 唐 韦应物 《送李十四山东游》诗:“高论动侯伯,疏怀脱尘喧。”
分類:开朗心怀
《漢語大詞典》:理怀(理懷)
理智的心怀。 晋 习凿齿 《与谢安论释道安书》:“其人理怀简衷,多所博涉,内外群书,略皆徧观。”宋书·王景文传:“风度淹粹,理怀清畅。” 南朝 梁 江淹 《张令为太常领国子祭酒诏》:“器识清简,理怀恬约。”
分類:理智心怀
《漢語大詞典》:义怀(義懷)
正义的心怀。文选·张协〈七命〉:“义怀靡内,化感无外。” 吕延济 注:“王者之义,心怀所感,无内外皆同此无私之意。靡亦无也。”
分類: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