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黑眼定心
方言。谓看了心中气不过。 韩起祥 《刘巧团圆》:“我老汉一辈子就懂得大吃大喝,自在逍遥,无忧无愁,有些乡亲见了,虽然黑眼定心,我也不管他。”
《国语辞典》:不怀好意(不怀好意)  拼音:bù huái hǎo yì
心中不存善念。如:「那个人不怀好意,你可得当心点儿!」
《國語辭典》:不可终日(不可終日)  拼音:bù kě zhōng rì
一天都无法过下去。形容心中恐慌不安。如:「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國語辭典》:财迷心窍(財迷心竅)  拼音:cái mí xīn qiào
过度贪恋钱财而蒙蔽理性。如:「他财迷心窍,才会去抢劫银行。」
《國語辭典》:报雠雪恨(報讎雪恨)  拼音:bào chóu xuě hèn
采取行动报复他人,以消除心中的愤恨。《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周瑜曰:『报雠雪恨,何待期年?』」
《漢語大詞典》:颠题(顛題)
嘴里念叨,心中挂念。雍熙乐府卷二引无名氏《一剪梅·四时四忆》套曲:“颠题罢,托香腮闷加,翠瓶中旋添雪水浸梅花。”
《國語辭典》:第一把手  拼音:dì yī bǎ shǒu
在权力关系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
《漢語大詞典》:赤泼泼(赤潑潑)
谓心中一无牵挂。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上不见有贤圣,下不见有凡愚,外不见有是非,内不见有自己,浄裸裸,赤泼泼,一念不生,桶底则脱,岂不是心空也。”
《國語辭典》:成竹在胸  拼音:chéng zhú zài xiōng
画竹之前,竹子的完整形象早已存在心中。语本宋。苏轼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比喻处事有定见。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作律诗虽争起笔,尤贵以气格胜。须要成竹在胸,操纵随手。」《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像老哥聪明正直,凡事先有成竹在胸,自然投无不利。」也作「胸有成竹」。
《國語辭典》: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晁补之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比喻处事有定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但是看承晖的精神,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也作「成竹在胸」。
分類:有成作事
《國語辭典》:触目崩心(觸目崩心)  拼音:chù mù bēng xīn
目光所及,令人深受冲击。形容事情极为惨重。南朝梁。任昉〈追封丞相长沙王诏〉:「今理运惟新,贤戚并建,感惟永远,触目崩心。」也作「触目骇心」、「触目惊心」。
《國語辭典》:触目警心(觸目警心)  拼音:chù mù jǐng xīn
眼睛所见,令人心存警惕。《野叟曝言》第一一回:「如今也不上岸了,就随船回去,还打帐带了师兄棺木,一来触目警心,免得再萌邪念;二来也了我二人十年来相处的情分。」《黄绣球》第一六回:「我这楼上,预备将来给学生们住宿,就又用了陆机『志士多苦心』的一句诗,题了这三字,好叫他们触目警心。」
分類:心中警觉
《國語辭典》:欠肚儿亲家(欠肚兒親家)  拼音:qiàn dù ér qīn jiā
比喻身怀心事,坐立难安的人。《金瓶梅》第五一回:「他往你屋里去了,你去罢,省的你欠肚儿亲家是的!」
《國語辭典》:辗转反侧(輾轉反側)  拼音:zhǎn zhuǎn fǎn cè
形容因心事而翻来覆去睡不著觉。《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歧路灯》第七三回:「辗转反侧,真正是明知莺燕均堪爱,争乃熊鱼不可兼。」也作「展转反侧」、「转辗反侧」。
《國語辭典》:怒火中烧(怒火中燒)  拼音:nù huǒ zhōng shāo
心中升起熊烈的怒火。形容非常愤怒。如:「他虽然怒火中烧,还是百般克制,才没酿成事端。」
《國語辭典》:怒形于色(怒形於色)  拼音:nù xíng yú sè
内心的愤怒显现在脸上。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七。子夏蹴酒》:「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东周列国志》第一八回:「曹沬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