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大威德尊
大威德生印
大威德明王
大威德陀罗尼经
大威德迦楼罗王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大众威德畏
大德
大辩功德天
大辩才功德天
已达大德
女德
天德瓶
佛类词典(续上)
大威德咒大威德尊
大威德生印
大威德明王
大威德陀罗尼经
大威德迦楼罗王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大众威德畏
大德
大辩功德天
大辩才功德天
已达大德
女德
天德瓶
大威德咒
【佛学大辞典】
(经名)消灾陀罗尼之别名也。彼陀罗尼之本尊为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经名)消灾陀罗尼之别名也。彼陀罗尼之本尊为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大威德尊
【佛学大辞典】
(明王)大威德明王也。
(明王)大威德明王也。
大威德生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大威生印之异称。
(术语)如来大威生印之异称。
大威德明王
【佛学大辞典】
(明王)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本地为阿弥陀。三面六臂。乘大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参见:降焰魔尊)
(明王)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本地为阿弥陀。三面六臂。乘大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参见:降焰魔尊)
降焰魔尊
【佛学大辞典】
(明王)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刚。」此尊为阿弥陀如来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为文殊师利菩萨。在五方中为西方。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师利菩萨。」彼尊降伏焰摩,故名降焰摩尊。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仪轨品曰:「忿怒暴怖事,能坏嚧那啰。亦断阎摩命,忿猛为常业。」Ya%ma%ntaka。
(明王)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刚。」此尊为阿弥陀如来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为文殊师利菩萨。在五方中为西方。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师利菩萨。」彼尊降伏焰摩,故名降焰摩尊。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仪轨品曰:「忿怒暴怖事,能坏嚧那啰。亦断阎摩命,忿猛为常业。」Ya%ma%ntaka。
大威德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
(经名)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
大威德迦楼罗王
【佛学大辞典】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四迦楼罗王之一。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四迦楼罗王之一。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
(佛名)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代失译。消灾经二译之一。说金轮佛顶尊之消灾陀罗尼。
(经名)一卷,唐代失译。消灾经二译之一。说金轮佛顶尊之消灾陀罗尼。
大众威德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怖畏)
【三藏法数】
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术语)(参见:五怖畏)
【三藏法数】
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五怖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为和光同尘之行。三、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于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众咸德畏,恐众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为狮子吼。
【三藏法数】
(出百法论钞并毗婆沙论)
〔一、不活畏〕,谓初学菩萨,虽行布施之行,而不能尽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过活,是名不活畏。
〔二、恶名畏〕,谓初学菩萨,虽欲与众生同事而摄化之,入诸酒肆等,恒惧讥谤,不得似大菩萨安行自若,是名恶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大菩萨證果之后,以同事摄诸众生,逆行顺化,屠坊酒肆,无往不可,所以安行自若也。)
〔三、死畏〕,谓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内外施者,内则身命等,外则财物等也。)
〔四、恶道畏〕,谓初学菩萨,惧生恶道,于不善法分别对治,令其不生,是名恶道畏。
〔五、大众威德畏〕,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名数)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为和光同尘之行。三、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于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众咸德畏,恐众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为狮子吼。
【三藏法数】
(出百法论钞并毗婆沙论)
〔一、不活畏〕,谓初学菩萨,虽行布施之行,而不能尽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过活,是名不活畏。
〔二、恶名畏〕,谓初学菩萨,虽欲与众生同事而摄化之,入诸酒肆等,恒惧讥谤,不得似大菩萨安行自若,是名恶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大菩萨證果之后,以同事摄诸众生,逆行顺化,屠坊酒肆,无往不可,所以安行自若也。)
〔三、死畏〕,谓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内外施者,内则身命等,外则财物等也。)
〔四、恶道畏〕,谓初学菩萨,惧生恶道,于不善法分别对治,令其不生,是名恶道畏。
〔五、大众威德畏〕,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大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为比丘之称。唐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敕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梵语波檀陀,秦言大德。」毗奈耶杂事十九曰:「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僧史略下曰:「德号之具其来远矣!魏秦之世翻译律本羯磨文中族曰大德僧。(中略)诸传纪私呼僧中贤彦多曰大德,非国朝所辅也。(中略)大历六年辛亥年,四月五日,敕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置十人,以为常式。有阙即填,此带临坛而有大德二字,及官补德号之始也。宪宗朝端甫为引驾大德,此带引驾为目。宣宗大中四年六月降诞日,内殿禅大德辩肇二人,此带禅学得名。」四分戒本序曰:「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戒疏一上曰:「七佛非一曰诸,宇宙无上曰世尊,行满位高曰大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很有道德而且精通佛法的人。
(术语)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为比丘之称。唐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敕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梵语波檀陀,秦言大德。」毗奈耶杂事十九曰:「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僧史略下曰:「德号之具其来远矣!魏秦之世翻译律本羯磨文中族曰大德僧。(中略)诸传纪私呼僧中贤彦多曰大德,非国朝所辅也。(中略)大历六年辛亥年,四月五日,敕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置十人,以为常式。有阙即填,此带临坛而有大德二字,及官补德号之始也。宪宗朝端甫为引驾大德,此带引驾为目。宣宗大中四年六月降诞日,内殿禅大德辩肇二人,此带禅学得名。」四分戒本序曰:「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戒疏一上曰:「七佛非一曰诸,宇宙无上曰世尊,行满位高曰大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很有道德而且精通佛法的人。
大辩功德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大辩才天之异名。
(天名)大辩才天之异名。
大辩才功德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大辩才天之异名。
(天名)大辩才天之异名。
已达大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已达于道之高僧。即證阿罗汉果之圣者也。
【佛学常见辞汇】
已达于道的高僧,亦即已经證悟阿罗汉果的圣者。
(术语)已达于道之高僧。即證阿罗汉果之圣者也。
【佛学常见辞汇】
已达于道的高僧,亦即已经證悟阿罗汉果的圣者。
女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宋徽宗改尼曰女德。
(术语)宋徽宗改尼曰女德。
天德瓶
【佛学大辞典】
(物名)天上之德瓶也。探玄记二十曰:「天德瓶者,于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参见:瓶)
【佛学大辞典】
(物名)出心所愿者之瓶也。六十华严经五十九曰:「菩提心者,则为天德瓶,满足一切所乐欲故。」探玄记二十曰:「天德瓶者,于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
(物名)天上之德瓶也。探玄记二十曰:「天德瓶者,于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参见:瓶)
【佛学大辞典】
(物名)出心所愿者之瓶也。六十华严经五十九曰:「菩提心者,则为天德瓶,满足一切所乐欲故。」探玄记二十曰:「天德瓶者,于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
瓶
【佛学大辞典】
(物名)经论引瓶为譬者甚多。
(物名)经论引瓶为譬者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