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徵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196,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武侯征南
休徵选
厌家鸡
一言回天力
征颍川
庾征西
玉书征
张征虏
征大宛
征鸿
征南
征南巧架
征文聘
征西
词典
征衣
典故
武侯征南

相关人物
孟获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閒,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例句

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功。 胡曾 草檄答南蛮有咏

典故
休徵选

相关人物
吕虔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
「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

例句

国为休徵选,舆因仲举题。 卢藏用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

典故 
家鸡伴
  
征西家鸡肥
 
憎家鸡
 
怜野鹜
 
野雉疏家鸡
 
野鹜胜家鸡
 
野鹜厌家鸡
 
野鹜家鸡
 
随家鸡

相关人物
庾翼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
「庾翼书,少时与王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书曰:『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北之。」(据《九家旧晋书》清·汤球辑本)
《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列传·僧虔〉
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

典故
一言回天力

相关人物
张玄素
 
李世民(唐太宗)
 
魏徵


《新唐书》卷一百三〈张玄素列传〉~3999~
帝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同归于乱。臣闻东都始平,太上皇诏宫室过度者禁之,陛下谓瓦木可用,请赐贫人,事虽不从,天下称为盛德。今复度而宫之,是隋役又兴。不五六年间,一舍一取,天下谓何?」帝顾房玄龄曰:「洛阳朝贡天下中,朕营之,意欲便四方百姓。今玄素言如此,使后必往,虽露坐,庸何苦?」即诏罢役,赐䌽二百匹。魏徵名梗挺,闻玄素言,叹曰:「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典故
征颍川
  
颍川征诏
 
颍川政

相关人物
黄霸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黄霸传》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徵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下诏称扬曰:「……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乡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书不云乎?『股肱良哉!』其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而颍川孝弟有行义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赐爵及帛。后数月,徵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

例句

徵黄看即及,莫叹滞江城。 李汉儒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徵诏是前期。 李群玉 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

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閒雅

宠渥徵黄渐,权宜借寇频。 杜甫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伫见徵颍川,无为薄淮阳。 权德舆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不觉斐然走笔代书聊书还答

莫道相知不相见,莲峰之下欲徵黄。 王起 和周侍郎见寄

不必恋恩多感激,过淮应合见徵黄。 罗隐 淮南送司勋李郎中赴阙

即有徵黄日,名川莫厌游。 薛蒙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愿徵黄霸入,相见玉阶前。 钱起 寄袁州李嘉祐员外

紫诰徵黄晚,苍生借寇频。 钱起 送王使君移镇淮南

莫言此去难相见,怨别徵黄是顺流。 高璩 和薛逢赠别

典故
庾征西

相关人物
庾亮
 
殷浩


《晋书》卷七十三《庾亮传》
陶侃薨,迁亮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假节。亮固让开府,乃迁镇武昌。
《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人也。父羡,字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者百馀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其资性介立如此。终于光禄勋。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三府辟,皆不就。征西将军庾亮引为记室参军,累迁司徒左长史。

例句

不遇庾征西,云谁展怀抱。 萧颖士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之三

典故
玉书征

相关人物
沈羲


晋·葛洪《神仙传》卷八
沈羲者,吴郡人,学道于蜀中,但能消灾治病,救济百姓,不知服药物。功德感天,天神识之。羲与妻贾共载,诣子妇卓孔宁家,还逢白鹿车一乘,青龙车一乘,白虎车一乘,从者皆数十骑,皆朱衣仗矛带剑,辉赫满道。问羲日:「君是沈羲否?」羲愕然不知何等,答曰:「是也,何为问之!」骑人曰:「羲有功于民,心不忘道,自少小以来,履行无过。受命不长,年寿将尽,黄老今遣仙官来下迎之。」……须臾,有三仙人羽衣持节,以白玉简、青玉介、丹玉字授羲,羲不能识,遂载羲升天。

例句

愿与金庭会,将待玉书徵。 陈子昂 题李三书斋(崇嗣)

典故
张征虏

相关人物
张飞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张飞传》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计,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

例句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王维 送张判官赴河西

典故
征大宛

相关人物
李广利

参考典故
天马


《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上》
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宛别邑七十馀城,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张骞始为武帝言之,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善马。宛王以汉绝远,大兵不能至,爱其宝马不肯与。汉使妄言,宛遂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前后十馀万人伐宛,连四年。宛人斩其王毋寡首,献马三千匹,汉军乃还,语在张骞传。

例句

今日歌天马,非关征大宛。 储光羲 和张太祝冬祭马步

典故 
征鸿负书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苏建·(子)苏武〉~2466~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三〈江淹·诗·赤亭渚诗〉~559~
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水夕潮波黑,日暮精气红。路长寒光尽,鸟鸣秋草穷。瑶水虽未合,珠霜窃过中。坐识物序晏,卧视岁阴空。一伤千里极,独望淮海风。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典故

《后汉书》卷十七〈冯岑贾列传·岑彭〉~656~
建武二年,使彭击荆州,下犨、叶等十馀城。是时南方尤乱。南郡人秦丰据黎丘,自称楚黎王,略有十二县;董䜣起堵乡;许邯起杏;又更始诸将各拥兵据南阳诸城。帝遣吴汉伐之,汉军所过多侵暴。时破虏将军邓奉谒归新野,怒吴汉掠其乡里,遂反,击破汉军,获其辎重,屯据淯阳,与诸贼合从。秋,彭破杏,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7~
咸宁初,除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得专辟召。初,祜以伐吴必藉上流之势。又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益州刺史王浚徵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浚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密令修舟,为顺流之计。
《晋书》卷三十四〈杜预列传〉~028~
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及祜卒,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给追锋车、第二驸马。……预初在荆州,因宴集,醉卧斋中。外人闻呕吐声,窃窥于户,止见一大蛇垂头而吐。闻者异之。其后徵为司隶校尉,加位特进,行次邓县而卒,时年六十三。帝甚嗟悼,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成。

例句

心许征南破虏归,可言羸病卧戎衣。 刘商 行营病中

莫怪别君偏有泪,十年曾事晋征南。 司空曙 送郑锡

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 杜牧 怀钟陵游四首

征南多兴绪,事业暗相亲。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忆昔征南府内游,君家东閤最淹留。 杨巨源 送人过卫州

征南官属似君稀,才子当今刘孝威。 韩翃 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

典故
征南巧架


《晋书》卷三十四〈杜预列传〉~028~
预以时历差舛,不应晷度,奏上二元乾度历,行于世。预又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及桥成,帝从百僚临会,举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也。」对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得施其微巧。」周庙欹器,至汉东京犹在御坐。汉末丧乱,不复存,形制遂绝。预创意造成,奏上之,帝甚嘉叹焉。咸宁四年秋,大霖雨,蝗虫起。预上疏多陈农要,事在食货志。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及祜卒,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给追锋车、第二驸马。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以功增封三百六十五户。……预初在荆州,因宴集,醉卧斋中。外人闻呕吐声,窃窥于户,止见一大蛇垂头而吐。闻者异之。其后徵为司隶校尉,加位特进,行次邓县而卒,时年六十三。帝甚嗟悼,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成。
典故
征文聘

相关人物
文聘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文聘传〉~539~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也,为刘表大将,使禦北方。表死,其子琮立。太祖征荆州,琮举州降,呼聘欲与俱,聘曰:「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太祖济汉,聘乃诣太祖,太祖问曰:「来何迟邪?」聘曰:「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愿据守汉川,保全土境,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遂欷歔流涕。太祖为之怆然曰:「仲业,卿真忠臣也。」厚礼待之。授聘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于长阪。太祖先定荆州,江夏与吴接,民心不安,乃以聘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赐爵关内侯。

例句

赤壁徵文聘,中台拜郤诜。 罗隐 投寄韦右丞

典故
征西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2568~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军未旋而王誓、邓定、隗文等反,温复讨平之。振旅还江陵,进位征西大将军、开府,封临贺郡公。及石季龙死,温欲率众北征,先上疏求朝廷议水陆之宜,久不报。时知朝廷杖殷浩等以抗己,温甚忿之,然素知浩,弗之惮也。以国无他衅,遂得相持弥年,虽有君臣之迹,亦相羁縻而已,八州士众资调,殆不为国家用。声言北伐,拜表便行,顺流而下,行达武昌,众四五万。殷浩虑为温所废,将谋避之,又欲以驺虞幡住温军,内外噂,人情震骇。简文帝时为抚军,与温书明社稷大计,疑惑所由。温即回军还镇,上疏曰:臣近亲率所统,欲北扫赵魏,军次武昌,获抚军大将军、会稽王昱书,说风尘纷纭,妄生疑惑,辞旨危急,忧及社稷。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顾,陨越无地。臣以闇蔽,忝荷重任,虽才非其人,职在静乱。寇雠不灭,国耻未雪,幸因开泰之期,遇可乘之会,匹夫有志,犹怀愤慨,臣亦何心,坐观其弊!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丹诚坦然,公私所察,有何纤介,容此嫌忌?岂丑正之徒心怀怵惕,操弄虚说,以惑朝听?昔乐毅竭诚,垂涕流奔;霍光尽忠,上官告变。谗说殄行,奸邪乱德,乃历代之常患,存亡之所由也。今主上富于阳秋,陛下以圣淑临朝,恭己委任,责成群下,方寄会通于群才,布德信于遐荒。况臣世蒙殊恩,服事三朝,身非羁旅之宾,迹无韩彭之衅,而反间起于胸心,交乱过于四国,此古贤所以叹息于既往,而臣亦大惧于当年也。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晋之遗黎鹄立南望,赴义之众慷慨即路,元凶之命悬在漏刻,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臣虽所存者公,所务者国;然外难未弭,而内弊交兴,则臣本心陈力之志也进位太尉,固让不拜。时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温复进督司州,因朝野之怨,乃奏废浩,自此内外大权一归温矣。温遂统步骑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步自淅川以征关中,命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子午道。
《國語辭典》:征衣  拼音:zhēng yī
1.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所穿的衣服。唐。张说〈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诗:「相逢传旅食,临别换征衣。」清。毛奇龄〈南柯子。驿馆吹芦叶〉词:「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2.军服。宋。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漢語大詞典》:厌家鸡(厭家雞)
喻贱近贵远。 晋 何法盛 《晋中兴书》卷七:“ 庾翼 书,少时与 王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忿)。在 荆州 与都下书云:‘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 逸少 书,须吾下当北之。’” 唐 柳宗元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诗:“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宋 陈师道 《赠吴氏兄弟》诗之一:“不解 征西 诸子弟,却怜野鶩厌家鸡。”
《國語辭典》:家鸡野鹜(家雞野鶩)  拼音:jiā jī yě wù
本为轻己所有而羡他人之物。后比喻喜新厌旧,弃妻室而喜外遇者。参见「家鸡野雉」条。宋。苏轼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揔入奁。」
《國語辭典》:家鸡野雉(家雞野雉)  拼音:jiā jī yě zhì
晋庾翼的书法与王羲之齐名,后来王氏书法盛行,学之者众。因此庾翼用家鸡比喻自己的书法,用野雉比喻王羲之的书法。见《太平御览。卷九一八。羽族部。鸡》引《晋书》。后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用来比喻贵远贱近,喜新厌旧,更进一步指弃妻室而喜外遇者。也作「家鸡野鹜」。
《漢語大詞典》:征黄(徵黄)
西汉 黄霸 为 颍川 太守,有治绩,被征为京兆尹。事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徵黄”谓地方官员有治绩,必将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唐 杜甫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宠渥徵 黄 渐,权宜借 寇 频。” 仇兆鳌 注:“徵 黄 渐,渐将内召也。”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诗:“ 南 园休命侣,北闕即徵 黄 。”
《漢語大詞典》:征鸿(征鴻)
即征雁。 南朝 梁 江淹 《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宋 陈亮 《好事近》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明 刘基 《自都回至通州》诗之二:“西风吹青冥,征鸿暮萧萧。” 清 龚自珍 《贺新凉》词:“儂有词场云水外,但凭栏送尽征鸿字。”参见“ 征雁 ”。
《漢語大詞典》:征雁
亦作“ 征鴈 ”。 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南朝 梁 刘潜 《从军行》:“木落雕弓燥,气秋征鴈肥。” 唐 李涉 《送魏简能东游》诗之二:“ 燕市 悲歌又送君,目随征雁过寒云。” 宋 秦观 《忆秦娥》词:“愁如织,两行征雁,数声羌笛。” 明 高启 《送张员外从军越上》诗:“秋声万里随征鴈,南北 长江 竟谁限?”
《漢語大詞典》:征雁(征鴈)
见“ 征雁 ”。
《漢語大詞典》:征南
(1).指 晋 征南大将军 羊祜 。 南朝 陈 徐陵 《欧阳頠德政碑》:“ 范卿 宝鼎,復述台司之功; 羊叟 高碑,更纪 征南 之德。”参阅晋书·羊祜传
(2).指 晋 杜预 。 预 卒赠征南大将军。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征南 多兴绪,事业闇相亲。” 仇兆鳌 注:“ 杜征南 係公始祖,故用以赠 严 。” 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敏而好学,被服儒素,以其先 征南 为师法。” 章炳麟 《再与刘光汉书》:“ 征南 取以解经,於情转愜。”参阅晋书·杜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