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徵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196,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姞梦徵兰(又作:徵兰)
将军止渴
哭征西
暮樯留话江燕
卢绾须徵
木兰征戍女
木兰徵戍女
中散送飞鸿
潘生赋
征鬼方
十徵不就
汤征
魏征西
魏徵妩媚
魏徵直言
典故
佩兰应梦
 
姞梦徵兰
  
徵兰
 
燕姞梦兰
 
燕兰梦
   
赠兰
 
香返梦兰

相关人物
郑文公
 
燕姞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宣公·传三年〉~368~
冬。郑穆公卒。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简释

梦兰:喻受恩宠,或指怀孕。唐杜甫《同豆庐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辈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例句

竹似因谈植,兰疑入梦栽。 张谔 满月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化蝶诚知幻,徵兰匪契真。 蒋防 至人无梦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二

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将军止渴
 
岭梅止渴
 
庾岭止渴
 
征徒异渴
 
救渴将军
 
望林止渴
       
遥止渴
 
魏林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假谲〉~85~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简释

渴望梅:喻指以空想安慰自己。唐罗隐《丁亥岁作》:“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反成灰。”


例句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崔备 清溪路中寄诸公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 李峤

羌吹应愁起,征徒异渴来。 温庭皓

望梅閤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白居易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

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 罗隐 丁亥岁作

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罗隐

典故
哭征西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国子)耿秉〉~77~
明年秋,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救戊己校尉。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徵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事并事宪传。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陈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馀。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馀人送葬。谥曰桓侯。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流血。

例句

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 王维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典故
暮樯留话江燕
 
樯燕语留人
 
留不住征樯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三〈发潭州〉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高名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典故
卢绾须徵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卢绾


《汉书》卷三十四《卢绾传》
汉既斩豨,其裨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豨所。上使使召绾,绾称病。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绾,因验问其左右。绾愈恐,閟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者,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汉族淮阴,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称病不行。其左右皆亡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于是上曰:「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绾。

例句

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 杜甫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典故
木兰征戍女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十二首·木兰诗二首〉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典故
木兰徵戍女

相关人物
木兰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古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例句

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徐凝 和白使君木兰花

典故
中散送飞鸿
 
失飞鸿
 
手寄七弦桐,目送飞鸿
 
手挥七弦亦
 
手挥五弦
 
挥五弦
 
挥弦送鸿
 
断鸿远目
 
目送孤鸿
 
目送征鸿
 
目送归鸿
 
目送飞鸿
 
举双白眼送飞鸿
 
送目鸣琴
 
送飞鸟

相关人物
嵇康


《昭明文选》卷二十四〈诗丙·赠答二·赠秀才入军五首〉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例句

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飞鸿对豪贵。 任华 寄李白

鸿飞灭处犹目送,蝶舞闲时梦忽成。 权德舆 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

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 钱起 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顾况 送大理张卿(一题作送张卫尉)

典故
潘生赋
 
西征想潘

相关人物
潘岳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传》
潘岳自太傅主簿除名,「选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所经人物山水,文清旨诣。」

例句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岑参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北上频伤阮,西征未学潘。 郑愔 贬降至汝州广成驿

登高北望嗤梁叟,凭轼西征想潘掾。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征鬼方
 
扫鬼方


《周易》卷六《既济》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例句

鬼方生猃狁,时寇卢龙营。 储光羲 次天元十载华阴发兵作时有郎官点发

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 张说 将赴朔方军应制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 鲍溶 苦哉远征人(一本苦哉上有拟古二字)

典故
十徵不就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陈文》卷九〈徐陵·荅周处士书〉~3450~2~
辱去年三月二十七日告,仰披华翰,甚慰翘结,承归来天目,得肆閒居,差有弄玉之俱仙,非无孟光之同隐,优游俯仰,极素女之经文,升降盈虚,尽轩皇之图艺,虽复考盘在阿,不为独宿,讵劳金液,唯饮玉泉,比夫煮石纷纭,终年不烂,烧丹辛苦,至老方成,及其得道冥真,何劳逸之相悬也。又承有方生,亦在天目,理当仰禀明师,总斯秘要,岂如张陵弟子,自坠高岩,孙泰门人,竞投沧海,何其乐乎?圣朝虚心版筑,尚想丘园,若彼能赴嘉招,便当谨申高命。但其人往岁亦望至京师,观此风神,确乎难拔,故以忘怀爵禄,讵持牺牲之谈,高视公卿,独骋蜡蜡蛵之训?所恐有道三辟,公车十徵,若斯者终当不屈,此既然矣,请复详言。昔楚国两龚,同时纡组,汉阴二老,相携抱瓮,兄之幽贞,若其凿坯负石,方同形影,结绶弹冠,无容越楚,况乎粪土夔龙,膻臊名器,已行所不欲,非应及人,忽承来音,良以多感,何则?颍阳巢父,不曾令荐许由,商洛园公,未闻求徵绮季,斯所未喻高怀,而踌躇于矛楯也。唯迟山阿近信,更惠芳音,如或诚言,谨便闻奏,第夙劳比剧,不复多呈。徐君白。

例句

九徵书未已,十辟誉弥彰。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

典故
汤征

相关人物
商汤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
「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

例句

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 袁朗 赋饮马长城窟

典故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
「冬,作铜雀台。」南朝宋·裴松之注:《魏武故事》载公十二月己亥令曰:「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彊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例句

青春带文绶,去事魏征西。 韩翃 送戴迪赴凤翔幕府

典故
我见青山多妩媚
 
魏徵妩媚

相关人物
魏徵


《新唐书》卷九十七〈魏徵列传〉~3870~
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徵、王圭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尧、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徵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冷斋夜话》卷一〈的对〉
东坡曰:世间之物,未有无对者,皆自然生成之象,虽文字之语亦然,但学者不思耳。如因事当时为之语曰:「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则其前有:「雍齿且侯,吾属何患。」太宗曰:「我见魏徵常妩媚。」,则德宗乃曰:「人言卢杞是奸邪。」
典故
魏徵直言

相关人物
魏徵


《新唐书》卷九十七〈魏徵列传〉~3876~
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徵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國語辭典》:梦兰(夢蘭)  拼音:mèng lán
春秋郑文公妾梦兰而生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称妇人有孕为梦兰。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五。痴兰院主》:「婆子惊诧,翌告于朱之夫人,则正于昨夕生一女公子,梦兰而诞,彼此互述,始审生女之为素心后身,遂名曰纫兰。」
《漢語大詞典》:征兰(徵蘭)
谓取验于兰。语出左传·宣公三年:“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儵 。余,而祖也,以是为尔子……’既而 文公 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 穆公 ,名之曰 兰 。” 杜预 注:“惧将不见信,故欲计所赐兰为怀子月数。”遂用为典故,以称人有贵子。 唐 元稹 《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 王承宗 母 燕国 太夫人 吴氏 , 鲁 文在手, 燕 梦徵兰,道以匡夫,仁以训子。”
《國語辭典》:兰兆(蘭兆)  拼音:lán zhào
生男的预兆。参见「兰梦」条。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國語辭典》:兰梦(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使赐予兰,已而生子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引喻为生男的预兆。也作「兰兆」。
分類:征兆
《國語辭典》:兰梦(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使赐予兰,已而生子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引喻为生男的预兆。也作「兰兆」。
分類:征兆
《漢語大詞典》:望梅
(1).词牌名。即《解连坏》,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此调创自 柳永 ,以词有“信有早梅,偏占阳和,及时送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后因 周邦彦 词有“好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参阅《词谱》卷三四。
(2).犹言望梅止渴。 清 纳兰性德 《募建普同塔引》:“然而画饼奚裨,望梅曷补。”
《國語辭典》: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曹操率兵行军至途中,士兵乾渴难耐,曹操就骗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诱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却那里得这银子来!只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也作「说梅止渴」、「望梅消渴」。
《漢語大詞典》:梅林止渴
犹言望梅止渴。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北周 庾信 《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國語辭典》:止渴  拼音:zhǐ kě
消除口渴,解渴。如:「白开水最能止渴,含糖饮料则会让你愈喝愈渴。」《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术嫌饭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
分類:解渴
《漢語大詞典》:渴望梅
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载, 魏 军口喝而艰于行走, 曹操 诡称前有梅林,士卒闻之,口齿生津,得以前行。后因以“渴望梅”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搔首踟躕,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参见“ 望梅止渴 ”。
分類:行走曹操
《國語辭典》: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曹操率兵行军至途中,士兵乾渴难耐,曹操就骗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诱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却那里得这银子来!只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也作「说梅止渴」、「望梅消渴」。
《國語辭典》:说梅止渴(說梅止渴)  拼音:shuō méi zhǐ kě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参见「望梅止渴」条。宋。李清照 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漢語大詞典》:魏征西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作 铜雀臺 ” 裴松之 注引《魏武故事》载, 曹操 年轻时“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故以“魏征西”指 曹操 ,亦用以尊称军府长官。 唐 韩翃 《送戴迪赴凤翔幕府》诗:“青春带文綬,去事 魏 征西。”
分類:曹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