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和州乌江人,字晋彦,号总得翁。张邵弟。以兄使金恩补官。负气尚义,工诗文。赵鼎、张浚皆器遇之,与胡寅交最善。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子张孝祥举进士第一,秦桧子埙第三,桧怒,讽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桧死获释。累迁直秘阁,为淮南转运判官,谍知金人谋,屡以闻于朝,峙粟阅兵,为备甚密。言者以张皇生事论罢之。明年敌果大至。祁卜居芜湖,筑堂名“归去来”。晚嗜禅学。有文集。
全宋诗
张祁,字晋彦,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邵弟,孝祥父。以兄使金恩补官。祁负气尚义,为秦桧罗织下狱,桧死获免。累迁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谍知金人谋,屡闻于朝。言者以张皇生事论罢之,明年敌果大至。后卜居芜湖,筑堂曰归去来,自号总得翁。有文集,已佚。《宋元学案》卷四一、清嘉庆《芜湖县志》卷一五有传。今录诗十五首。
全宋文·卷四二八三
张祁,字晋彦,号总得居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邵弟。以兄使金恩补官,累为右宣教郎。绍兴二十五年,以子孝祥上疏辨岳飞之冤,忤时宰秦桧,桧诬祁谋反,将其父子下狱,桧死得免。二十七年以右承议郎知楚州。二十九年知蒋州,改淮南路转运判官兼淮西路提刑,知江州。三十年,直秘阁,次年人论其过恶,落职放罢。善为诗,有文集。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九、一六九、一七○、一七七、一八一、一八五、一八八,《宋史新编》卷一三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2—1183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梦锡。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授福州宁德簿。改知于潜县,有政绩。召对擢知常州。除太府少卿,奏募民耕合肥濒湖圩田,仿营田制,官私各收其半。除枢密院都承旨,措置江、淮民兵,时称得治兵之要。累拜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劝帝以《无逸》为鉴,考举磨勘录用人材。为汤邦彦所谗,罢相谪郴州。后复官与祠。
全宋诗
叶衡(一一二二~一一八三),字梦锡,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二十七(《绍兴戊辰同年小录》),调福州宁德簿,摄尉,知于潜县,擢知常州。入为太府少卿,迁户部侍郎。丁母忧,起复除枢密都承旨。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为淮西江东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历知荆南、成都。乾道九年知建康府(同上书卷一四)。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召为户部尚书,累迁右丞相兼枢密使。又次年,为汤邦彦所谮,罢,郴州安置。十年卒(《宋宰辅编年校补》卷一八),年六十二。《宋史》卷三八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八九三
叶衡(一一二二——一一八三),字梦锡,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知于潜县,擢知常州。除太府少卿、户部侍郎。丁母忧,起复,知庐州,未行,除枢密都承旨。知荆南、成都、建康府。除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以汤邦彦言,罢相,责授安德军节度副使,郴州安置,后复官与祠。淳熙十年卒,年六十二,赠资政殿学士。见《宋史》卷三八四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梦得。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官终永新令。尝作《补注杜诗》,搜剔微隐,皆前人所未发,未成而卒。其子黄鹤续成之,名《黄氏补注杜诗》。
全宋诗
黄希,字梦得,宜黄(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官终知永新县。事见明万历《永新县志》卷四、《万姓统谱》卷四七。
全宋文·卷四九五七
黄希,字梦得,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登乾道二年进士第,尝官永新令。著《补注杜诗》,搜剔隐微,多前人所未发。子鹤续成之,今存。见《万姓统谱》卷四七,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江昆山人,字少伊,号得闲居士。孝宗乾道初进士。累官工部架阁。工诗。有《惭笔集》。
全宋诗
马先觉,字少伊,号得闲居士,昆山(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调海门主簿,改常州教授,迁兵部架阁。出为浙西常平干官,主管台州崇道观。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九一。有《惭笔集》(《宋诗纪事》卷五三),已佚。今录诗八首。
沈复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误作“夏”。宋湖州德清人,字得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孝宗乾道间,历官太常簿、宗正丞、两浙运副、权工部、户部侍郎。九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又为同知。寻罢,以资政殿学士知荆南府。淳熙元年为四川宣抚使,旋知镇江、福州。所至风采耸然。致仕卒,谥简肃。有《四益斋集》、《奏议》。真德秀序其文,谓其议论不少绌,有古大臣体。
全宋文·卷四八七八
沈复,字得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官左文林郎。二十七年,以文行兼美荐,擢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历两浙运判、权工部侍郎兼临安府少尹、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迁同知。议论伉直,与张说多不合,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荆南府,改四川宣抚使,知镇江,移知福州,充福建安抚使。以中大夫致仕,卒谥简肃。有文集二十卷。见《宋史》卷二○八,《宋史翼》卷一三。
刘师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瑞州新昌人,字尧咨,一字元衡,自号戒得翁,又称玉坡老人。少力学,诣阙献书,陈古今理乱得失、足国裕民、养才取士、选将练兵制胜之策,不报。初授长沙司户参军,再授江陵府察推,廉洁无取。直忤上司,弃官归,诗酒自娱凡二十年。官至朝奉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206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字仲至。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嘉其论事,擢起居舍人,历中书舍人兼侍讲、权吏部尚书。因论宰相不能辅赞恢复大计,出知绍兴府,徙赣州、隆兴府。淳熙十三年,签书枢密院事,寻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光宗绍熙元年,进左丞相。在任谨法度,惜名器,尝引进赵汝愚、黄裳等,世号得人。宁宗即位,因与韩侂胄有隙,又数事失帝意,落职。嘉泰元年,累封魏国公。卒谥忠宣。有诗文、奏议、外制等。
全宋诗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今属福建)人,居惠州(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二)。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录》卷八)。因召对获孝宗嘉叹,累迁权吏部尚书。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绍兴府(《嘉泰会稽志》卷二)。历知赣州、隆兴府,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因平羌功,召签书枢密院事。十四年,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光宗即位,进左丞相。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卒,光宗以疾未能执丧,留正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议立太子事不合,以肩舆逃出国门。宁宗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开禧二年卒,年七十八。谥忠宣。《宋史》卷三九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粤诗·卷二八
留正(一一二九 — 一二○六),字仲至。祖籍泉州永春。六世祖留从效,事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封鄂国公。父某,侨寓归善(今惠州市)之下郭,而正生,少游惠庠,守贫力学,里人徐敦实见而奇之,以为公辅之器,以女妻之,因落家焉。应惠州举,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登进士。授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以荐召对,获宋孝宗嘉叹。知循州,历起居舍人,累迁给事中,兼权吏部尚书。淳熙二年(一一七五),以显谟阁直学士出知绍兴府。历知赣州、知隆兴府。进龙图阁直学士、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平羌功,进敷文阁学士,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光宗受禅,进左丞相。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崩,光宗以疾未能执丧,正累乞早正嘉王储位,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不合,遂以肩舆逃去。宋宁宗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后复旧衔。嘉泰元年(一二○一),进封魏国公,复少师、观文殿学士。开禧二年(一二○六)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谥忠宣。有诗文集等二十卷行世,已佚。《宋史》卷三九一、明郑维新嘉靖七年《惠大记》卷三有传。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三九二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朝历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兼权吏部尚书。出知绍兴府,历知赣州、隆兴府,除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绍熙元年,累迁至左丞相。宁宗即位,出判建康府,旋罢。嘉泰元年进封魏国公。开禧二年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谥忠宣。尝编纂《寿皇圣政》,著有诗文、奏议、外制二十卷。见《宋史》卷三九一本传。
汪得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九年(1173)任宁国府知府。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谢尧仁,字梦得,学者称岭庵先生,建宁(今属福建)人。张孝祥门人,曾为《于湖集》作序(《宋元案补遗》卷四一)。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宏辞荐于乡。后徙家南丰市山以终。有《鹿峰集》、《岭庵集》,已佚。事见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四,《江西诗徵》卷一六。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二
谢尧仁,字孟得,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徙南丰。张孝祥门人。淳熙元年以宏词荐,学者称岭庵先生,著有《鹿峰集》、《岭庵集》。见《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
得轩漫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六四四
得轩漫叟,姓名不详,蜀人。高宗、孝宗时在世。
高得全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仲远。高闶子。居家孝友,恪守家法。宁宗嘉定二年知黄州,修新孔子庙,创建贡院五十余楹,士类欢奋,气象振发。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明,字无得,号竹院(《天台续集别编》卷六)。孝宗淳熙末住净慈寺,光宗绍熙初住天台天封寺,与陆游有交。事见《渭南文集》卷一九《重修天封寺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0—1223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孝宗淳熙五年进士。历太学正、博士,尝荐陈傅良等三十四人,后皆召用,时称得人。宁宗朝累官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开禧北伐,因力主抗金,为韩侂胄所重。曾数次派兵袭击江北金军,又于江淮措置屯田,修筑堡坞,以为战守之计。及侂胄败诛,被夺职。奉祠十三年,杜门著述,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后世推为永嘉学派之巨擘。卒谥忠定。有《水心文集》等。
全宋诗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为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为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冲佑观。起为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为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四六五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淳熙五年进士第,授平江节度推官,累迁太学博士。光宗嗣位,由秘书郎出知蕲州,入为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后为言者论列,降两官罢,主管冲佑观。起为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召对,乞销磨党偏,复合人才,宁宗嘉纳之,自是「伪学」禁网渐解。除权兵部侍郎,以父忧去。服除,召为权工部侍郎,改权吏部侍郎。时韩侂胄锐意开边而诸军屡败,遂除适宝谟阁待制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进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及北伐兵败,侂胄伏诛,御史中丞雷孝友劾适附侂胄用兵,遂夺职,自后奉祠者凡十三年。官至宝文阁学士、通议大夫。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谥忠定。著有《水心先生文集》、《别集》、《习学记言》等。见《宋史》卷四三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思叔。徐梦莘弟。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历官有声誉,部使者以廉吏荐。官至通直郎。有《左氏国纪》、《史记年纪》、《鼓吹词》、《郴江志》等。
全宋诗
徐得之,字思叔,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梦莘弟。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历仕州县。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以通直郎致仕(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二)。著有《左氏国纪》、《史记年纪》、《鼓吹词》、《郴江志》等,已佚。《宋史》卷四三八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五八二六
徐得之,字思叔,临江军清江(治今江西樟树西南)人,梦莘弟。淳熙十一年与其子筠同科进士,历仕州县。开禧初以通直郎致仕,嘉定中特转朝请郎。所著有《左氏国纪》二十卷、《史记年纪》、《鼓吹词》、《郴江志》、《静安作具》、《敝箧笔略》等。见《宋史》卷四三八本传,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一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五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梦得,临川(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事见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