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本小利微  拼音:běn xiǎo lì wéi
资本额少,所得利润微薄。如:「卖口香糖是本小利微的生意。」《歧路灯》第四○回:「俗语说:『本小利微,本大利宽』也是没法儿。」
《国语辞典》:本大利宽(本大利宽)  拼音:běn dà lì kuān
资本额多,所得利润丰厚。如:「钱滚钱,本大利宽,真是个好买卖!」《歧路灯》第六九回:「异日再没法添些本钱,好干那本大利宽的事。」
《国语辞典》:补助商业(补助商业)  拼音:bǔ zhù shāng yè
能给商人便利,且本身虽不经营买卖也可从中得利的商业。如银行、堆栈、保险公司等。
《国语辞典》:揣合逢迎  拼音:chuǎi hé féng yíng
照个人的揣摩去迎合他人,以求得利。《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就是那贫贱儒生,又不过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
《国语辞典》:赶网儿(赶网儿)  拼音:gǎn wǎng ér
俗称牺牲自己而使他人得利为「赶网儿」。
《漢語大詞典》:蚌鹬相持(蚌鷸相持)
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 易水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后以“蚌鷸相持”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宋 秦观 《边防中》:“天方厌羗,内难屡起,权臣擅事,蚌鷸相持。”《秦併六国平话》卷中:“万一有隙可乘,如蚌鷸相持,祇为渔者之利耳!”参见“ 鷸蚌相争 ”。
《國語辭典》:鹬蚌相争(鷸蚌相爭)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如:「他俩为了这个标案,尔虞我诈,斗来斗去,最后被别人得标,这就是鹬蚌相争的结果。」
《漢語大詞典》:见世生苗(見世生苗)
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你苟图些紫綬金章,赤紧的见世生苗,我则理会的埋根千丈。”
《漢語大詞典》:净赢
净得;处于净收或净得利润的地位。例如:他在这一盘赌博中净赢十块钱。
《漢語大詞典》:龙断可登(龍斷可登)
谓可经营得利。龙,通“ 垄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崔 曰:‘奇货可居,龙断可登,鸟兽之羽毛可织而衣,其遗粒足食也。贪贾三之,廉贾五之,盍为贾?’”参见“ 龙断 ”。
分類:经营得利
《漢語大詞典》:龙断(龍斷)
垄断。龙,通“ 垄 ”。本指独立的高地。引申为独占其利。孟子·公孙丑下:“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於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赵岐 注:“龙断,谓堁断而高者也;左右占视,望见市中有利,罔罗而取之。”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通番之始:“ 大西洋 人,后至而思龙断焉。” 清 黄遵宪 《番客篇》:“龙断兼贋鼎,巧夺等劫掠。”
说所得利,以动人心
【三藏法数】
谓诸比丘,于彼得利,于此称说;于此得利,于彼称说,令人动心,而求利养,是为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