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生利  拼音:shēng lì
1.产生利润、财富。《左传。成公二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韩非子。六反》:「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
2.有助于生存的利益。《墨子。节葬下》:「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
3.以本银生利息。如:「他把钱放在银行生利。」《欢喜冤家》第三回:「我有一亲戚乃忠厚人家,我为说媒,待他出礼银三十两,竟将此银交与我收,每月生利一两二钱。」
《國語辭典》:得采  拼音:dé cǎi
1.赌博得利。《水浒传》第一五回:「吴用叫一声道:『五郎得采么?』」
2.得采头、得胜。《荡寇志》第七回:「初次出马,便如此得采,我好喜也。」
《國語辭典》:中饱(中飽)  拼音:zhōng bǎo
官吏侵吞公款、压榨人民而获巨利。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君之国中饱。』……『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后泛指经手公款,以不正当的手段,从中牟利者。《明史。卷一七六。李贤传》:「卢中饱而不货,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漢語大詞典》:豁出
拼着;为获得利益或赚钱拿出 去冒险。例如:决定豁出船和我们的生命,朝左边走。
《国语辞典》:倒陪  拼音:dào péi
未得利益,还要另外拿出钱财或物品送人。《孤本元明杂剧。剪发待宾。第二折》:「我是一个巨富的财主,倒陪奁房,将我个描不成、画不就的女孩儿,与你儿子做媳妇。」也作「倒贴」。
《漢語大詞典》:燥急
(1).干渴得利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见一妇漉野菜,菜多水寡,盎中浓浊如涎。 张 燥急难堪,便乞餘瀋饮之。”
(2).焦躁不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湘裙:“一日,双媒来为 阿小 议姻,中馈无人,心甚燥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任秀:“ 张 在侧,又促逼令归。三客燥急。”一本作“ 躁急 ”。
《漢語大詞典》:损己利人(損己利人)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明 李贽 《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國語辭典》:损人利己(損人利己)  拼音:sǔn rén lì jǐ
使别人蒙受损失而让自己获利。元。高文秀《諕范叔》第四折:「则为你损人利己使心机,图著个甚的?」《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那本是损人利己的买卖,怎么能长享富贵呢?」也作「损人肥己」、「损人安己」、「损人益己」。
《漢語大詞典》:先下米儿先吃饭(先下米兒先喫飯)
谓先下手,先得利。喫,也写作“食”。《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奴当初怎么説来,先下米儿先喫饭。你不听,只顾求他。”《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婆子道:‘常言先下米先食饭。我的十两银子在外,休要少了。’”
《国语辞典》:名利兼收  拼音:míng lì jiān shōu
既得名又得利。《文明小史》第七回:「何如这个名利兼收,一举两得。」也作「名利双收」。
分类:得利
《国语辞典》:名利双收(名利双收)  拼音:míng lì shuāng shōu
既得名又得利。《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正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也作「名利兼收」。
分类:得利
《国语辞典》:利害得失  拼音:lì hài dé shī
获得利益或损失受害。如:「凡事应以整体为重,若太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整个社会就不容易进步。」
《国语辞典》: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拼音:zǎo qǐ de niǎo ér yǒu chóng chī
(谚语)比喻作事积极或及早者,能获得利益。如:「你没听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吗?你的惰性再不改,一辈子也不会出人头地。」
《国语辞典》:先下米,先吃饭(先下米,先吃饭)  拼音:xiān xià mǐ,xiān chī fàn
(谚语)比喻先采取行动,则可先获得利益。《金瓶梅》第八七回:「常言:『先下米,先吃饭。』千里姻缘著线牵,休要落在别人手内。」
《国语辞典》:以会养会(以会养会)  拼音:yǐ huì yǎng huì
参加许多互助会,利用标得利息较低的会钱来维持参与其馀互助会的能力。如:「他靠以会养会来理财,赚了不少钱,但前不久被倒会,也损失了不少。」